“魔改”集装箱建成的酒吧屋、春节前出现的钢结构布幔展销会、藏在小树林里的浪漫玻璃房、借着运动场所的名义大胆兴建的攀岩运动场和真冰溜冰场……这些充满魔幻现实意味的建筑物,均出现在佛山岭南明珠体育馆内。
其实它们,通通都是违建。最近它们都被一一查处、拆除。
怎样管住违建建筑?如何依法拆违为城市赢得更合理的发展空间?佛山中心城区禅城既是老城区又肩负着承载高端服务业等新使命,需要城市面貌的进一步提升和对城市更精细化的管理。禅城从建章立制、铁拳行动等切入治违的前端和末端,既致力存量治理又遏止新增违建,为禅城未来的发展空间,找到了突围之路。
为禅城未来的发展空间,找到突围之路。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建章立制,禅城“消违”时间不断缩短
今年7月底,某村村民偷建抢建,禅城区城管执法人员发现后立即切断施工现场水管,拉断电闸,并对施工现场进行了查封;而还有某村村民趁周末在广佛环线东侧地块偷偷违法搭建钢架棚,还没等铁柱搭建完,执法人员已申请来吊车全部吊起放倒在地。
这一“神兵天降”,在3个工作日内消除了违建的影响,让抱有侥幸心理的偷建当事人“无力招架”。
禅城快速“消违”的时间在不断缩短。
“前几年按照规划法等,消除违建需要进行行政立案,按照程序我们发现了违建,要到现场核实,找当事人查证,还要给当事人6个月的诉讼期等。”禅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违法建设管理科科长杨红强表示,以前要处理一宗两违案件最快需要一年半时间。“等走完所有程序,违建都已建好了,这个时候再来拆除,执法成本很大,阻力也很大。”
把两违行为遏止在萌芽期,禅城下了痛心。
2017年禅城拟定了《快速制止消除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机制》。针对2018年4月1日后产生的新增违法建设,禅城区城管部门按照《佛山市违法建设查处暂行办法》和《快速制止消除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机制》,要求10个工作日内快速制止违法建设,消除安全隐患。
在该快速查处机制运行两年后,2019年禅城再次细化拟定了《禅城区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快速查处程序工作规程》,重点打击在建拒不停工、拒不改正、涉及“五线”、恶意阻挠、危害公共安全五类违法行为。该规程把快速“消违”的时间,从原来的10个工作日内,缩短至3个工作日内。
3个工作日内快速“消违”,需要各种创新手段作为支撑。禅城区各镇街、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遏止违法建设的新增蔓延,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管,形成了共管共防共治的新格局。
2019年,禅城城管撸起袖子“铁拳”拆违112万平方米。这背后,禅城区查违办共发出16份交办通知,落实部门监管职责;区执法通报14宗公职人员涉违案件,督促落实整改;区规划开展批后监管,发现7宗施工围墙超出规划审批范围;区国土对507宗小区违法搭建房产进行了冻结;区建设对7家混凝土公司发出限制提供混凝土通知;区供电、水业集团积极配合查违行动,现场断水、断电187宗。
针对承接了80%违建投诉量的禅城各小区,禅城区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今年3月,还出台了《物业服务企业对住宅小区正在实施违法建设行为履行发现、劝阻、报告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要求小区物业加强违法建设的巡查,如有发现违建不报,将实施扣诚信分处理,给小区违建行为再上一个“紧箍咒”。
从体制机制等建设中可以看出,禅城对城市的精细化治理,已深入城市肌理,深入百姓的生活中。
“以前是我们追着违建者跑,现在是违建者追着我们跑。”杨红强表示,如今治理违建可以对其进行房产冻结、停水停电等,违建即便建好了,也无法正常使用。“违建者必须消除了违建影响,才能正常使用自己名下的建筑物。”
禅城区季华路沿线。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做好违建存量治理“啃骨头”
拆违难免遇到难啃的“硬骨头”。这些“硬骨头”该怎么啃?
2017年8月,禅城召开了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查处工作推进会,部署以高压态势整治“两违”。自此开始,针对每个阶段两违不同的特点,以及镇街搞不定的“疑难杂症”等,禅城区查违办坚持每两个月开展一次“铁拳”专项整治,集合各方力量,把各种有阻力的案件“消除掉”。
截至今年3月,禅城区的“铁拳”治违品牌行动,共举办了12次专项行动。经过今年的“铁拳12号”三个月攻坚,禅城区城管部门拆违超过3万平方米,重点整治了一批社会影响恶劣的典型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案件。
据悉,通过近两年多的“铁拳系列”专项整治行动,禅城共327宗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项目被依法强制拆除或覆土复绿,共拆除违法建设面积超过31万平方米。行动重点整治了31宗住建部下发的1-10期遥感卫星强制图斑和国土资源部卫片执法监督检查案件,157宗偷建抢建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被发现在初始,及时消除在萌芽状态,91宗存在安全隐患违法建设被依法拆除。
“铁拳”行动还拆除了一批重点违建图斑,2018、2019年禅城城管部门各分局拆除了TI醒群仓库、石湾M-14澜石不锈钢市场等一批违建图斑。从住建部下发各期图斑以来,禅城已持续累计拆除、整改住建部1-10期遥感卫星图斑面积99余万平方米。
禅城铁拳治理两违,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为禅城承载高端服务业等新使命,找到了城市面貌和更合理发展空间的突破口。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在铁拳治理新增违建的基础上,2018年8月,禅城继续做好存量违建的工作。禅城区在全市最先出台了《对违法建设纳入安全监管备案的处理流程(试行)》(下称“流程”)以及一系列的配套文件,推动把符合条件的违法建设纳入安全监管,当事人通过补缴处罚、聘请日常监管等方式,可正常使用违建及取得收益。
按照流程规定,在2018年4月1日前产生的违法建设,被有关部门认定为不能补办手续又暂时不能拆除的,在不涉及违反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规章等的情况下,经过相关部门专家组或者专业机构进行论证后,可纳入安全监管对象。
禅城区查违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样的存量违建将被处以工程造价5%的罚款,并需每两年开展审核。日常将由第三方安全监管机构、各镇街、区各职能部门形成三级同步监管,确保安全使用。监管到期后,当事人须无条件自行拆除或向属地镇街申请延期。
“该流程可解决历史存量违法建设监管缺失的困境,避免酿成大患。”他说,禅城铁拳治理两违,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为禅城承载高端服务业等新使命,找到了城市面貌和更合理发展空间的突破口。
【南方日报记者】李晓莉
【摄影】戴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