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中山新闻 > 正文

健康频道|在这里读懂博爱中山!


幸福的基础是健康;

而守护人们健康的是每天街头疾驰而过的救护车;

中山

是黑夜里依然灯火通明的诊疗室;

是白衣天使与死神争夺赛跑留下的印记;

中山

过去的2020年,病毒来袭,划破了中山人平静的生活。无论是2003年的“非典”疫情,还是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不平凡的抗疫路途上,一批批白衣天使挺身而出,汇聚萤火之光,照耀了患者的人生。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那些不断挺身而出的中山医护值得被记录!

中山

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医护数量攀升

截至2020年底,全市医疗卫生机构1079家,其中:医院6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8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0家,临床检验等其他机构3家。与上年相比,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量增加93个,增长9.4%。全市医院中,三级医院10个,二级医院27个,一级及未定级医院31个;基层医疗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57个,门诊部(所)705个,村卫生室16个。

中山

截至2020年底,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总数3027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6389人,与上年相比,分别增加1104人、991人。全市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9859人,注册护士12244人。

中山

中山报告发病率、死亡率大幅下降

据中山市卫生健康局统计,2020年,全市医疗机构总诊疗2789.93万人次,受疫情影响,与2019年相比,全市总诊疗人次减少952.06万,下降25.44%。全市医院住院病人手术人次数达28.23万人次,与2019年相比,全市医疗机构的手术人次减少4.00万人次,下降12.41%。

中山

2020年(2020年1月1日零时至12月31日24时)中山市报告法定甲、乙、丙类传染病24677例,死亡45例,报告发病率为730.09/10万,死亡率为1.33/10万,病死率为0.18%。与2019年同期相比,报告发病率下降了66.22%,死亡率下降了19.88%。

截至2020年8月31日,中山市的百岁老人有114位,同比去年增加了23人。2019年中山市人均预期寿命为80.93岁,高于国家平均预期寿命77.3岁,15.9%的人群均在60岁以上。可见,中山人民的健康水平、城市的医疗水平正逐年提高。

中山

中山医疗健康发展,未来可期

中山拥有一家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为危重症患者护航。

中山

今年3月13日,广东省第二期20家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名单出炉,中山市人民医院入选名单。未来三年内,中山市人民医院将获得省财政厅拨付的3亿元资金,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建设资金由重点建设医院自主预算管理及使用,更侧重用于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和教学科研平台建设。此外,早在2020年7月,中山市卫生健康局局长梁卫华透露,中山市财政将在3年内拨付3亿元用于支持中山市本地高水平医院建设,中山市人民医院成为首个试点单位。

对于高水平医院建设,中山市人民医院早有规划。《中山市人民医院高水平医院建设方案(2020—2022)》(下称“建设方案”)出台,该建设方案透露,2020年—2022年医院将重点打造ECMO中心、先进诊断与先进治疗临床研究中心、内镜微创治疗中心、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肿瘤诊治中心、智慧医院六个中心,重点提升疑难重症及高精尖诊疗技术水平及高水平科研能力。

中山拥有一家能提供国家级母婴安全服务的三甲医院,为妇幼群体护航。

中山

去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表扬中山市博爱医院。该院成为中山市唯一一家获国家级母婴安全优秀服务通报表扬的单位。(广东省仅7家单位获选)

作为中山市孕产妇救治中心、新生儿救治中心,近几年来,中山市博爱医院年分娩量万余人次以上,分娩量居于全市助产机构榜首。

中山市博爱医院年分娩产妇1万余人,高危产妇检出率50%以上;全市产科急危重症每年转诊500余人次,医院接诊400余次,占全市同类转诊、接诊90%以上;年接诊及转诊乡镇医院的高危妊娠病种40余种,高危妊娠病人约占总住院病人的50%;年危重抢救病人次超过600人次,抢救成功率达100%。

博爱医院一直将母婴安全保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据了解,在母婴安全行动计划开展以来,中山市辖区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上儿童死亡率均大幅下降,母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中山拥有在全省中医院考核中排名前5的中医院,抗击新冠疫情,它至关重要。

中山

在2020年新冠肺炎救治中,中山市中医院从未缺席,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医疗救治中,中山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的独特作用,组建专家组制定了新冠一号二号两方剂,通过中医药早期介入,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来自中山市中医院的中山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中医专家组李乐愚、赖海标、缪灿铭、缪英年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施治。中山69例新冠肺炎治愈病例中,中医参与救治67例,中医参与率达到97%,确诊病例100%实现治愈。

据了解,近年来中山市中医院近来发展势头良好,已建成国家级重点专科6个,省级重点专科28个,拥有全国中医专科名专家2名,省名中医6名。中山市中医院在全国三级中医院绩效考核中排名前100名,在广东中医院绩效考核中排在第5。

中山的镇街也拥有高水平的三级综合医院,市民在“家门口就能看病”

中山

去年9月,火炬开发区医院从医疗技术、学科建设、人才梯队到服务工作取得质的飞跃,得到了市民群众以及政府的认可。经上级主管单位通知批复,火炬开发区医院核定为三级综合医院,成为中山第6家公立三级综合医院。

作为一家坐落在中山区镇的三级医院,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按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建设,总投资超过10亿元。医院配备与诊疗项目相关的仪器设备,总价值约3亿元,其中价值百万元以上设备达到46台(套)。

过去4年,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引进专业技术人才331人,技术骨干68人,其中23人为学科带头人;新增了18个学科,医院目前共设有40个临床医技学科,内外科系统各二级分科,辅助检查科室逐步完善,学科架构已基本达到综合三甲医院标准。

四年来,医院反映治疗病例技术难度水平的“CMI指数”大幅上升,CMI指数从全市同级医院第5名上升到首位。2019年火炬开发区医院门诊诊疗人次,同比上涨22.17%。2019年,全市公立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里,火炬开发区医院名列第一名。

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生命健康;

生命健康是中山城市转型、发展的关键;

更是普罗大众最本质最朴实的共同追求。

中山

“城市的发展及竞争是多维度的、综合的,地方的医疗水平一定程度代表了地方幸福指数。”中山市卫生健康局局长梁卫华曾说。为了民生福祉,今年以来,中山医疗服务领域要聚焦做好三件事:“强基层”“建高地”“登高峰”。

“强基层”方面,要进一步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提升镇街的诊疗水平,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安全有效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建高地”方面,要进一步推动区域优质医疗资源的布局,促进更多医院等级的提升,进一步提升综合医院诊疗服务的能力,为市民提供更好的优质诊疗服务。

“登高峰”方面,要进一步加大高水平医院建设,特别在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和创新平台方面,要进一步提升,向省级和国家级迈进,促进中山市成为大湾区西部的医疗高地。

为营造健康中山,不断推进的医疗改革事迹值得被记载!

读懂健康中山,守护博爱中山,诚邀您关注南方+中山健康频道!(点击看相关报道)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曾艳春

【摄影】叶志文

【统筹】吴帆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