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广州新闻 > 正文

濒危中草药石牌藿香“重生”!番禺“药王谷”就藏在化龙这个山坳


多年前,生长在广州石牌一带,可能对抑制肿瘤细胞有特殊疗效的石牌藿香濒临灭绝,仅存两株。如今,在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一个山坳里,“叁加壹”濒危中草药拯救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已将这一濒危中草药扩繁至9000多株。

包括石牌藿香在内,这个基地种植的珍稀和濒危中草药多达近百种。因为地处密林深处的山坳里面,所以这里又被称为番禺的“药王谷”。

濒危中草药石牌藿香已扩繁至9000多株

石牌藿香自古就被誉为质量最优的广藿香品种,享誉全国,因产自广州石牌一带而得名。20世纪70—80年代该地区进行城区改造使石牌藿香失去生存家园从而被剥夺了道地品种繁衍。目前广东省产业化的广藿香品种仅见湛香、肇香等,而石牌藿香有效成分远优于其它品种,这种藿香也成了其家族中的珍品。

基地内的濒危中草药石牌藿香自古就被誉为质量最优的广藿香品种。

基地内的濒危中草药石牌藿香自古就被誉为质量最优的广藿香品种。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通过气雾栽培取样检测,石牌广藿香(酮型藿香)被检测到很高含量的广藿香酮成分,广藿香酮是广藿香油中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对于胆囊癌细胞SGC-996、大肠癌细胞HCT116和前列腺癌细胞DU145有特殊的抑制作用和抗肿瘤活性作用。

然而,多年来城市化扩充和发展,广州石牌早已成为繁华市区,失去道地种植,再加上成株成材时间长,农民不愿意种植,石牌藿香也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2017年3月1日《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条例》把广藿香列为保护品种,其中石牌藿香被列为濒危品种。

到了2018年,除了有可能零星散落于民间的之外,石牌藿香纯种母苗仅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尚存2株。

目前基地里的石牌藿香已经扩繁至9000多株。

“这个品种药用研究价值很高,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选取其中的一株石牌藿香母苗,剪了一段枝条,委托我们进行雾培快速生根技术扩繁。”基地负责人曾烦金介绍,他们试验了多种方法,最终发现利用母苗剪枝扦插和雾培快速生根技术进行扩繁后,石牌藿香药性相对最为稳定,生根速度快,存活率也很高。

从2018年开始,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的一个博士团队也驻扎在基地两年,与中山大学及各科研单位生物专家精心研究及指导,石牌藿香在“叁加壹”濒危中草药拯救基地扩繁成功。

“目前基地里的石牌藿香已经扩繁至9000多株。”曾烦金表示,他们将继续扩繁更多的石牌藿香供医药学科研使用。

珍稀和濒危中草药多达近百种

曾烦金还介绍,“叁加壹”濒危中草药拯救行动宗旨是一颗种苗+一份爱心+一份责任=一个濒危中草药活体资源库。

“我们计划将石牌藿香的拯救经验,用于化橘红、广陈皮、阳春砂、广藿香、巴戟天、沉香、广佛手、何首乌等岭南中药材保护种类上。”曾烦金透露,包括石牌藿香在内,基地里种植的珍稀和濒危中草药已多达近百种。

对于未来的发展,曾烦金表示,根据目前中药材种质资源匮乏,种苗扩繁能力不足,濒危品种拯救不及时及科技人才短缺等问题,他们将在番禺区设立中药材种质资源中心及科技培训中心,联合高校及科研单位尽快过渡和转化科研成果,发动化龙镇和番禺区有条件农户参与种质资源产业化实施。

基地里种植的珍稀和濒危中草药已多达近百种。

该基地还将利用番禺区的优势,推进中药材非遗传承、 加强国际交流力度。设立中草药与非遗岭南押花传承标本博物馆和中草药活体博物馆;积极开展与港澳高校中医药学院的战略合作,促进精准医疗技术和中医药创新成果的研发转化,推进科技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发展。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刘怀宇

【摄影】吴伟洪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