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生腌火遍全网。打开各类短视频平台,在搜索框输入“生腌”,不是美食博主试吃生腌的视频,就是自制生腌的教学视频。
看了视频后,不少人大胆跟风尝试,觉得是“人间美味”;也有人跃跃欲试,担心有健康风险。生腌为何让人又爱又恨?到底能不能吃,会有哪些健康风险?
8月24日,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内分泌科、脾胃病科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罗国亮表示,生腌食物可能存在多种寄生虫,是引发肝吸虫病的最大原因,应尽量少吃生食。

生腌走红网络 让人又爱又恨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里面有一句流传甚广的文案: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认为简单的烹饪方式更能释放食物本身的风味。
生腌恰恰就是这样的美食,它几乎不需要任何高超的烹饪技术,只需把鱼、虾、蟹等海鲜或河鲜,用酒、姜、蒜等调料腌制,再冷藏或冷冻即可上桌。
今年夏天,生腌成了“网红”美食,自制生腌、试吃生腌的视频在网络平台大量传播,不少人看完后大胆跟风尝试,也有人跃跃欲试。

▲鱼生的配料。图/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很多网友在尝试过后,感觉很新鲜、奇特,其口感和平时菜肴区别很大,让人越吃越“上头”。然而也有不少网友表示不太敢吃,担心生腌引发健康问题。
三水市民刘俊慧是生腌的忠实粉丝。在她看来,生腌是海鲜界的冰淇淋,冰冰凉凉的太适合夏天了。“有点酸、有点甜、还有点辣。”刘俊慧说,夏天很开胃。
刘俊慧坦言,虽然无法抵挡美味的诱惑,但也会担心引发健康问题,尤其是看了很多生吃海鲜、鱼生患上肝吸虫病的新闻报道后。为了解馋,她偶尔会找家干净卫生的餐厅吃一顿,但不会自己在家腌制。她认为餐厅有严格的制作标准,一定程度上比自己制作更安全。
市民梁女士大学四年在潮汕度过,从此便爱上当地的生腌,最爱生腌虾。“不同于生虾的爽滑、香脆,生腌虾口感软糯、有回甘。”梁女士如此形容生腌虾的口感。同样因为担心健康问题,梁女士不敢贪嘴。她告诉记者,虽然自己偶尔吃一两次没事,但是家里有人第一次尝试便“中招”,引发了肠胃不适。
或有健康风险 不要轻易尝试
生腌到底能不能吃?为什么有人吃完后安然无恙,有人却不幸“中招”?
罗国亮表示,吃生腌后是否一定会致病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从外部因素来讲,跟食材是否干净卫生、制作过程规不规范等有关;而内部因素则取决于每个人的体质,比如肠胃虚弱、体质偏寒的人群更容易致病。
鲜美的潮汕生腌、顺德鱼生是颇具特色的广东美食,但在罗国亮眼里,此类食品存在很大健康风险。在广东,生吃海鲜、河鲜是引发肝吸虫病的最大原因。

▲三水一家餐厅制作的鱼生。图/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罗国亮解释说,肝吸虫喜欢“躲在”鱼虾等水产品体内,如果吃了此类未煮熟的鱼虾食品,肝吸虫就会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内,寄生在肝胆管内,从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不少人认为,鱼虾体内的寄生虫可以通过白酒、芥末等调料“杀死”。罗国亮表示,这种认知有误区,并且大量相关研究也予以证明,白酒等并不能消灭寄生虫,因此生吃海鲜、河鲜存在风险。
罗国亮介绍,肝吸虫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严重时会有腹痛、腹泻、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等临床表现。预防肝吸虫的最佳办法是不生吃任何鱼虾等水产品,吃鱼虾之前一定要将其彻底加工煮熟。罗国亮提醒,有生食习惯的人群,每年应到医院例行检查肝吸虫抗体。
此外,海鲜带寒凉性质,酒制及辛辣的调料虽能减轻一定的寒性,但仍需根据体质慎重选择,体寒、脾胃虚弱者不宜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