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惠州新闻 > 正文

大亚湾区委书记范志益:加快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


近年来,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大亚湾区”)的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今年1—10月,其固定资产投资279.3亿元,增长24.4%。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等数据也呈现两位数增长。

高含金量的经济数据表明,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中,大亚湾区越走越稳。日前,大亚湾区委书记范志益接受专访时表示,大亚湾区将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机遇,加快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推动高质量发展。

把握“双区驱动”机遇推进高质量发展

作为深圳的近邻,大亚湾区面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以及惠州交通大轴线建设等多重利好,凭借着交通区位、产业基础和发展空间的优势,被外界广泛看好。

范志益表示,大亚湾区将把握“双区驱动”重大发展机遇,以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招商选资促进年、改革深化提速年、基层组织力提升年、作风建设加强年“五个年”活动为重要抓手,加快推进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大亚湾区将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积极落实“六稳”措施,加强监测分析和调度,落实企业服务“直通车”制度,加大企业服务扶持力度,支持企业稳定运行、增产扩能,推动更多项目加快建成投产、形成新的增长点。同时,狠抓项目建设,继续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把重大项目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加快推进埃克森美孚、中海壳牌三期、慧聪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开展“招商选资促进年”活动,为高质量发展增强后劲。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事关发展、事关全局、事关长远。今年以来,大亚湾区开展“改革深化提速年”活动。下一步将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行预审制和承诺制,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完善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大通道带动大发展,抓住全市规划建设“丰”字形交通线路的契机,加快交通互联互通,积极对接轨道交通,加快建设亿吨大港,提升和发挥惠大铁路运力运能。

“大亚湾区要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统筹起来。”范志益表示,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从源头控制污染,加快淡澳河、坪山河等重点河涌治理,全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对全区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流域进行综合施策,持续开展扬尘污染精准治理、石化区VOCs整治等专项工作,不断改善全区生态环境质量。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大亚湾区继续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力提升年”“作风建设加强年”活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组织力,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打造过硬干部队伍,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

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社会治理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结构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结构深刻变动,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近年来,大亚湾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做好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等工作。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补齐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短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大亚湾区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范志益表示,大亚湾区将加强全区基层网格化治理,防范与化解重大社会风险,加快平安大亚湾、法治大亚湾建设。

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安全生产意义重大。大亚湾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提升安全监管水平,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持续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狠抓安全生产问题整改,重点抓好石化区、港区、建筑工地、交通道路运输和海上运输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

【记者】马发洲

【摄影】王昌辉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