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点赞茂名之名村】白土村 充满革命传奇的红色热土


茂名市茂南区金塘镇白土村委会位于粤西二十四岭来龙落脉之地,处于金塘镇西北部,与高州市金山街道接壤。风景秀丽,绿水环绕,山水田园错落有致,有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也有独特的人文风光。该村方圆4.5平方公里,现有 14 个村民小组,5000多人。

这是一方红色热土。这里是南路特委著名领导人、革命烈士朱也赤的家乡;又是茂名县临解放时,县委县政府的临时驻地。1949年11月1日,茂名县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在白土迓谷岭村升起,因而这里又被誉为“茂名的西柏坡”。白土村委会的迓谷岭、大村、新村、沉陂圩、面前园、方田屋、石头屋等7个自然村被评为革命老区。

说起白土村名的来历,还有不少传说故事。传说满清入关后,大明朱姓王朝灭亡了,皇室贵族四散奔亡。在逃亡时,为了互相间便于联系,相约以“白土”作为联络暗号。因朱姓皇朝已亡,“皇”字拆开为“白”“王”两字,“王”字上面一横作为皇冠,拿掉上面一横,即不再是“王”,如此一来,便是“白土”了。这样口口相传,几成定论。然而,据市文联研究员、文史专家朱仁中考证,白土朱氏是南宋理学家、思想家朱熹后人,与朱明皇族不沾边;况且白土先祖在宋末从福建迁粤,后从增城迁电白,再迁白土。《白土朱氏族谱》记载:“于明朝嘉靖(1522—1566)年间,由增城迁徙茂邑,卜居白土,迄今四百余载。”这样一来,则与所谓明末清初,朱明皇族逃亡时相约而称“白土”不相符。朱仁中认为,因为白土朱氏是朱熹后人,他们在明代时,就是为了与当朝皇族相区别,头上没有官帽,把“王”字上面的一横去掉,就成了“土”字。这样解释白土的来历更有依据,也更符合史实。

▲茂名县临时人民政府(旧址)碑记

正因为白土朱氏是南宋文公朱熹的子孙,耕读传家,民风淳朴。到了清代道光嘉庆年间,村中才俊参加科举考试,一房之内,竟有父子、兄弟、叔侄皆中举人的佳话。这样一来,白土朱氏在当时的茂名县,甚至高州府,都很有声望,被人称羡。

清末民初,白土村出了一位名重高雷的名士朱振基。他满腹经纶,其书法、诗词、文章誉满一时,是当时岭南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和教育家。白土后来出了革命烈士朱也赤、民主斗士朱耀权,以至白土后来成为中共地下交通站和县委县政府临时驻地,与朱振基都有莫大的关系。其起点,就是于1905年由他创办的肇南小学(现白土小学),朱振基亲任校长,开启民智,培育英才。南路著名农民运动领导人,白土新村的朱也赤就是他的学生。朱也赤从肇南小学毕业,就读高州中学,之后到广州就读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投身革命,后任南路农民革委会主任,南路革命总指挥。1928年12月,因叛徒出卖告密,朱也赤被捕后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从不动摇,对党忠诚,决不叛党,英勇就义。(朱也赤烈士事迹参阅本书名人系列相关内容。)

朱振基、朱也赤和朱耀权,被誉为“白土三杰”。朱振基因是书法名人,朱也赤因是革命烈士而广为人知。而民主斗士朱耀权,人们对他的了解不是很多。朱耀权在茂南中学读书期间,参加过朱也赤在公馆领导的茂南全区反贪官污吏斗争,受进步思想影响,在读中学时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考入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就读。毕业后,曾在本地农校任教和到粤西军垦糖厂任技士。其间,朱耀权与父亲一起创办家庭小农场。1935年筹办明德农场,引种爪哇蔗,获利颇多。1937年始,朱耀权受聘省立高州农校教务主任、推广主任等职务。1939年3月,抗日名将张炎担任广东省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即聘朱耀权兼任行署建设科技士,筹办南路文化合作社。1945年1月,张炎由于不满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粤西起义,成立南路人民军,后起义失败被杀害。朱耀权因与张炎关系密切,同年2月被捕,7月1日被反动派枪杀于高州东门外,终年36岁。

朱也赤在白土点燃的革命火种,并没有随着朱也赤的牺牲而熄灭。虽然再次点燃革命的烽火,是过了多年之后的1946年。当年8月,受高州城地下党领导人林其材安排,共产党员冯柱朝到肇南小学担任教导主任,以教师职业为掩护,秘密开展革命活动,他在学校里成立党的组织,不断扩大革命队伍。1948年冬,地下党在肇南小学的活动被敌人猜疑,党组织被迫撤离肇南小学。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同年冬,党组织决定在白土迓谷岭村朱至唐家设立交通联络站。朱至唐即朱耀权的儿子,他当时已投身革命,组织任命他为白土交通站站长。当他回家跟母亲江正清商量时,得到母亲的坚定支持。多年之后的2001年8月,当年的地下党员丁仁体在《茂名日报》撰文《革命母亲江正清》,追述当年筹款筹粮,做好接待和安全保卫工作的江正清如母亲一般照顾来来往往的革命同志,发出“来寻故地思潮涌,革命难忘一母亲”的感慨。

白土迓谷岭地下交通联络站比较大,联系的网点较多。向北通高州城、曹江、大井,南连公馆、合水,东与分界、西与沙田地联络站连接。利用便利条件,为接送来往的地下党员,选送高州城和茂北区撤退的同志到粤桂边纵队工作,接送参加培训的骨干分子及进步知识分子,都做了很多联络工作。特别是在1949年1月,中共茂名县委在白土迓谷岭朱至唐家成立。当年茂电信工委和茂名县委的领导人林其材、龙思云、梁昌东、车振伦、梁振初、陈以大等人,经常来往于白土交通站,指导开展地下工作。从县委成立到高州城解放,短短的10个月时间里,对茂名地区革命斗争起到了首脑、中枢的作用,为茂名县的解放做好思想准备和打下组织基础。

1949年10月,经上级批准,茂名县人民政府成立,梁昌东任县长,周梦吉、熊夏武任副县长,县政府临时设在白土迓谷岭朱至唐家里。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人常驻这里,指挥工作。

▲茂名县临时人民政府(旧址)

1949年10月31日,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十三军南下大军压境,当时国民党茂名县长等已望风而逃。

11月1日,茂名县委、县政府在临时驻地白土迓谷岭村的祠堂岭上举行升旗仪式。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同志,来自全县各游击区的负责人、代表,白土少先队员及肇南小学师生共300多人参加。他们齐集在交通站屋后的祠堂岭上,高唱《义勇军进行曲》,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随着嘹亮的歌声冉冉升起。这是当年茂名县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历史在这里定格,记下了白土迓谷岭村作为党的地下交通站,作为县委、县政府的临时驻地,留下的光荣和不朽的印记。同日,南下大军先头部队在副军长陈康的率领下到达茂南白土村,与县委书记龙思云、县长梁昌东等县委、县政府工作人员会合,共商进入茂名县城事宜。

11月2日,茂名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龙思云、梁昌东和十三军副军长陈康、参谋长朱尤林,带领县委、县政府机关的同志、县武装队伍,解放军先遣部队300多人,乘坐卡车从白土向茂名县城进发,当天上午,进入高州城,宣布茂名县解放,县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成立,县政府印发了《告茂名县各界人士书》《告同胞书》。后来,11月2日定为茂名县解放日。

这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一段白土人民为茂名县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贡献的历史!今天称白土为“茂名的西柏坡”,既是形象的比喻,也是对当年这一段历史的最好表述。

白土村有得天独厚的人文优势,是一方红色热土,结合新农村建设打造乡村旅游名村正当其时。著名烈士朱也赤墓园,位于白土新村栖凤岭,占地十多亩,被列为茂南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园内已有烈士雕像、烈士纪念亭、烈士纪念碑,并种有龙柏、杉树、红棉、杜鹃、细叶榕等花木,刻有前中组部部长张全景的留言,以及时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廖盖隆、时任深圳市委书记李灏、解放军中将景学勤、陈超的题词、诗赋,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去年,增建了朱也赤纪念馆,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陈超题写馆名。茂名县人民政府旧址已修复,布展了图片文物。作为高雷名士朱振基故里,有独特的文化魅力。白土小学内还有朱振基代表作“山绿四周梅雨过,一抹荔云景色新”的墨宝遗迹。该村重修了有400多年历史的白土冼太庙,弘扬巾帼英雄冼夫人的爱国爱民好心精神。作为朱熹后代,白土朱氏宗亲成立了朱熹文化研究会,修建了朱氏宗祠,弘扬朱熹家训文化,吸引众多参访者。

以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努力发展白土的红色旅游及近郊农村特色旅游,如果加大投入和引导,一定大有可为。

文 | 何火权

图 | 丘立贺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