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广州港志》今日首发!改革开放40年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2783倍


广州港有志书了!12月5日, 《广州港志》首发暨广州港航发展成就图片展揭幕仪式、广州港航发展座谈会系列活动在港口中心举行。

《广州港志》是广州市在编的101部部门志行业志丛书中第一部首发的志书,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正式面世,意义非凡。作为广州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奠基之作之一,《广州港志》编纂工作于2015年正式启动,志书采取内外结合的形式,由港务局、集团抽调人员组成编委会、成立专人负责编辑部,邀请广州大学、暨南大学和中山大学的专家学者成立课题组参与编纂工作,八易其稿,最终于5日正式首发。

“《广州港志》作为权威性资料文献,把广州港的历史和现状,完整、系统、真实、准确地记载下来,对传承和发扬广州港厚重的历史文化,推动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广州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黄小晶表示。

同日举办的广州港航发展图片展,通过图表、新旧照片对比等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广州港航人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不断加强港口能力建设、不断推进企业改革调整、不断拓展与世界的经贸联系、不断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了广州港从内河港向海港的跨越,再造一个广州港的奋斗历程。

在广州港航发展座谈会上,港航各界代表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港航事业取得的成果,围绕全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等发展机遇集思广益、建言献策。

记者从会上获悉,改革开放40年来,广州港货物吞吐量由1978年的1686.2万吨发展到2017年的5.9亿吨,增长33倍,年均增长9.54%。集装箱吞吐量由1980年的7317TEU发展到2017年的2037.2万TEU,增长2783倍。

展望未来港航高质量发展前景,广州港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陈洪先表示,要提升广州港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港航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完善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布局,拓展内陆腹地辐射功能;其次要积极谋划航运要素集聚区建设,在南沙、黄埔、沿江路滨江路一带谋划推进航运要素集聚区建设,形成分工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航运要素集聚平台。

此外,陈洪先还提出要积极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继续推动降低货物港务费、港口设施保安费、引航费,对进口南沙港区的国际国内集装箱班轮实施引航费优惠;全面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香港、深圳等港口实现错位发展、协同发展,加快推动建立粤港澳大湾区航运联盟,与区域内港口群形成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协同发展格局。

相关链接:

改革开放40年,广州港取得了哪些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港航功能日臻完善,港航经济快速发展,港口地位日益凸显,已逐步发展成为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国际集装箱运输干线港之一;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功能拓展和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依托;华南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和能源、原材料等重要物资的主要中转港;华南和西南地区广泛连接国际市场、全面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支撑。主要成绩有:

(一)港口生产不断实现跨越,国际大港地位进一步巩固

1978年,港口货物吞吐量1686.2万吨。

2017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5.9亿吨,位居中国沿海港口第三位、全球港口第五位,集装箱吞吐量首次跨越2000万TEU大关,达到2037万TEU,位居中国沿海港口第四位、全球港口第七位。

2018年1-10月,港口货物吞吐量5.15亿吨,同比增长6%;集装箱吞吐量1807万标箱,同比增长7.7%。

改革开放40年来,港口货物吞吐量由1978年1686.2万吨发展到2017年的5.9亿吨,增长33倍,年均增长9.54%。集装箱吞吐量由1980年的7317TEU发展到2017年的2037.2万TEU,增长2783倍。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航运枢纽能级进一步提高

1978年-2017年,广州港累计投资377.3亿元进行码头基础设施建设,新增泊位80个,新增通过能力2.39亿吨。从1996年开始,已累计总投资63.44亿元进行出海航道建设。

截至目前,广州港已拥有各类码头泊位807个(万吨级以上泊位76个);锚地88个,最大锚泊能力30万吨;浮筒23个。其中, 生产用泊位631个, 是1978年的4.9倍。

(三)集运体系获得新拓展,港口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

截至2017年底,广州港已开通集装箱航线197条,其中外贸班轮航线91条,内贸航线106条。已在全国各地布局了33个内陆港办事处。已开通160多条水上驳船支线。开通广州至长沙、昆明等地的海铁联运班列,广州-满洲里-俄罗斯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广州港-营口-欧洲、广州港-连云港-欧洲海铁联运货运通道,实现了“陆上丝路”与“海上丝路”的融合。

(四)集聚效应迎来新突破,港航产业活力进一步激发

2016年6月,全球规模最大的散货运输船队中远海运散货运输有限公司在南沙落户。2016年11月,中国外运华南区域总部在黄埔揭牌。2016年12月,全球规模最大的特种船运输船队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在黄埔注册,亚洲规模最大的集装箱船队中远海运集装箱公司之华南区域总部在南沙注册。2017年3月,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挂牌上市,广州港集团发展再上新台阶。

截至2017年底,广州港口经营企业共计200多家,广州地区在册水路运输及辅助企业836家,广州水路运输企业经营船队规模达到3500万载重吨,广州拥有营运船舶1379艘、总运力975.7万载重吨。

(五)航运服务提升新水平,港航创新业态进一步发展

航运物流近年来发展迅速。集聚了900多家跨境电商企业涉及18万种商品。2016年1月,南沙开辟香港、越南、日本等国际邮轮航线,开启广州国际邮轮母港新纪元,首年旅客吞吐量达32.6万人次,跃居全国第三;2017年旅客吞吐量40.36万人次,保持全国第三。成立广州南沙航运产业基金,基金总规模50亿元,首期已与平安银行签约。

(六)对外合作开创新局面,国际强港战略进一步深化

目前,广州港已与世界44个港口建立了友好港合作关系;相继设立广州港欧洲、北美办事处,进一步加强境外营销和拓宽揽货渠道。近年来,举办了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圆桌会议、国际海运年会、国际港口合作交流会等国际航运关联会议,成立了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城市商协会联盟。2017年5月,成功争取2019年(第31届)世界港口大会举办权,广州成为继上海之后中国第二个举办这一国际港口盛会的城市。

【记者】宾红霞 

【通讯员】李鸿斌 徐源雾 郑志珣

【图片】黎其骏 何鸿坚

【校对】杨远云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