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定了!中大永芳堂扩建改造在即,十八先贤铜像雕塑群将迁移


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的成名作中山大学永芳堂的改造工作又有新动态。5月11日,广州市建设工程项目代建局现对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永芳堂改造项目施工进行施工总承包公开招标,选定承包人。这意味着中山大学永芳堂扩建改造将进入实质性阶段。

改造后面积将扩大一半

永芳堂,由香港南源永芳集团公司董事长姚美良先生于1990年捐资1千万元人民币兴建。1991年2月28日,筹建处在《世界建筑》杂志上征集建筑设计方案,最后建筑界专家、校方领导和姚美良先生一致采用头奖设计方案,设计者为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孟建民、曹彬、张宏以及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陈宁,1992年11月落成。在改造前永芳堂为孙中山纪念馆、历史学系所在地。

四位设计者的创意在于:永芳堂外方内圆,舒展的两翼象征开放中的国门,直达三楼正厅的室外六十级台阶象征着国家的发展进步。室外向东台阶两侧置有近代中国十八先贤铜像雕塑群。

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永芳堂改造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园中区503栋。本项目主要的改造内容包括建筑外立面、内部构造及装修永芳堂原建筑面积6010平方米,建筑分为地上4层,地下1层,改造后总建筑面积9179平方米,其中地上8748.6平方米,地下430.4平方米,最大建筑高度约21.1米。

招标公告显示将对建筑东面广场上的铜像进行迁移,不过并不在本次招标范围内。项目也对工程的质量目标提出了高要求,提出争创国家优质工程奖。

“外方内圆”设计或将不复存在

去年11月,永芳堂改造项目进行批前公示。根据公示的规划,永芳堂建筑格局将彻底改变,建筑面积比之前大大增加,“外方内圆”设计也将不复存在,改造之后的永芳堂将具有“红砖绿瓦拱廊”等岭南建筑特点,与中山大学南校建筑风格更为统一。

为什么永芳堂要改造呢?根据此前的招标公告,此次改造是根据中山大学事业发展规划,为改善教学设施条件,满足使用单位历史学系学科建设需要,改善学校校园景观环境。根据公示的规划图,调整之后,孙中山纪念馆主厅将搬到一楼,孙中山纪念馆陈列馆将设置在二楼。三楼和四楼都将变成历史系的办公用房、教学科研用房、教师工作室等。另外,在永芳堂东面广场处,还将建一个约400平方米的地下辅助用房。

【记者】 柳时强

【校对】胡柔群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