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小孩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专家建议劳动教育分年龄阶段融入学校特色


劳动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如何才能把劳动教育课程开足、开好,避免形式主义和唯分数论?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说,各地各学校要把握好劳动教育的学段要求,用好各类资源,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地区特征、学校特点的劳动教育模式,有效推进劳动教育工作。  

遵循发育规律适当劳动  

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人生理想,是每个青少年成功成才的必经之路。在不同的学段,劳动教育有不同的要求和形式。  

近日,广州市教育局出台《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和《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各年龄段开展劳动教育的目的和措施,提出用两年左右时间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这是全国首份市级层面的劳动教育指导纲要。  

“要让孩子在实践中创造劳动成果,而且让他们享受到自己创造的成果。”广州市荔湾区广雅小学校长郑闽秋介绍,该校为低、中、高年级学生设立了生活劳动、校园服务、社会服务等不同的劳动教育目标,让学生明白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以广绣、广彩、剪纸等荔湾非遗文化技艺为劳动教育主题,让孩子在设计和制作中传承美、创造美,树立劳动观念和文化自信。  

教育人士普遍认为,在小学低年级,要求学生明白人人都要劳动,初步学会自我服务、家务劳动等;到了中高年级,就要明白劳动最光荣的道理,积极主动参与家庭、学校、社区的劳动。初中学生要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初步养成吃苦耐劳精神;普通高中要掌握一定的生产和服务型技能,建立劳动自立意识;中职学校要增强职业荣誉感和应用技术能力,培养爱岗敬业精神。  

广东实验中学(下称“省实”)的初中部学生在每个上学日早晨都坚持打扫自己班级的“包干区”,这个制度已实施了30多年。  

“高中的要求则更高,会将班级日常卫生和学生宿舍内务相结合,进行德育管理量化考核。”省实副校长黄建伟介绍,该校还积极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定期组织烹饪、宿舍内务技能比赛等,培养“爱劳动、会劳动”的省实学子。

  

劳动教育不断创新方式  

要开好劳动课程,要注意劳动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不能让劳动教育陷于形式主义,成为“摆拍式”劳动。  

“吾等城中学子,家境殷实,衣食无忧,未尝历农人之苦;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此非新青年之应所为也。”这是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下称“华附”)高二1班学生冯宣瑞参加学农活动时所写的《学农小序》。在清远市飞来峡镇,冯宣瑞和同学们一起住进了农户家,帮农民干农活、除杂草、喂养鸡鸭,还会和村干部一起走访贫困户,了解村里劳动力外出打工的情况。  

华附从1990年开始,先后在清远市源潭镇大连村和清远市飞来峡镇龙埗村建立基地,组织开展农村社会实践活动,至今约有1.5万名学生参与其中。  

“学农深刻影响着华附学生的人生。有的校友毕业后仍常回学农基地探望居住过的农家,有的校友在事业有成后回学农基地进行投资。”华附党委书记、校长姚训琪说,在参加过学农的学生中,有90.6%表示感恩意识增强,95%认为吃苦耐劳能力得到了提升。 

 

要跟其他学科有效融合  

经济社会一直在发展,劳动课程也不能一成不变,生搬硬套。学校应结合校园文化、周边环境、校友资源等条件,开展有特色的劳动课程。  

“我们充分调动家长资源,从中选择合规经营的皮革企业、工厂,让学生进行参观和实践。”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冠华小学副校长毕艳薇说,该校的很多家长都从事皮革加工行业,能提供很好的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资源。  

“校园面积不大,课程时间紧张,怎么开展好劳动教育?要跟其他学科有效融合。”天河区华融小学校长郭文峰认为,要给教师输入“大劳动”的观念。“比如校园足球课,下课以后要求学生把自己的球收好,培养自主劳动的习惯。”  

广州市增城区高级中学校长周丽红介绍,该校处于城乡接合部,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近年来,该校结合研学旅行和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实地考察中认识本地中草药,并尝试提取其化学成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记者】钟哲 吴少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