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广州新闻 > 正文

砌筑项目金牌选手陈子烽:“把最简单的砖块砌成梦想的模样”


4天比赛,600多块砖,5面艺术墙。“最后一个模块大约有248块砖,其中的148块要在2个小时内完成,平均下来48秒砌好一块砖。”来自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2016级工程测量专业的21岁青年陈子烽说。  

把最简单的砖块,以几乎极限的速度搭建成特定的艺术墙面,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是不可思议,却是陈子烽600多个日夜的“普通操作”。  

在今年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巅峰对决上,陈子烽在全球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砌出五面高质量、高颜值的艺术墙,得到各国专家的一致青睐,以81.5分的最高成绩摘得砌筑项目金牌。  

夏天训练不到5分钟全身就会湿透  

陈子烽此次出征俄罗斯喀山世赛,就是奔着蝉联冠军而去的。  

2年前,他的师兄梁智滨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夺得砌筑项目冠军,为祖国捧回世赛砌筑项目的第一枚金牌。回到学校后,梁智滨带着自己的夺冠经验留校,成为了陈子烽的教练。  

出生普通家庭,辗转多次终重返学校,下决心要有一技傍身……这是陈子烽进入现在学校之前的人生剪影。2017年6月,入学不到一年的他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拿到中职组工程测量一等奖,崭露头角的他翻开了人生的全新篇章。  

在学校老师推荐下,陈子烽开始接触世赛,并在2017年陆续开始的第45届世赛砌筑项目校园选拔赛、省赛、国赛中顺利晋级,以第2名的身份进入国家集训队。又经过多次考核和无数次练习,他最终成为正选选手,代表国家出征喀山。  

“平均每天训练七八个小时,训练基地里没有空调,夏天不到5分钟全身就会湿透。”陈子烽说,砌筑项目并不是简单地搬运砖块,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要想获得评委青睐,必须格外精益求精。  

“在砌筑项目上,陈子烽的悟性非常好,学习和接受能力也很优秀。”冠军教练梁智滨说。对此,陈子烽坦言自己只是比别人多想一点,“我会在平常的训练中边做边思考,一直埋头苦干是不行的,世赛考验着选手很多方面,不仅要有技术,更要同时兼顾特种环节,是对能力的全面考验。”他说。  

“每一步都在控制中”  

什么样的全面考验?这要从世赛砌筑项目的特点说起。  

砌筑项目与一般意义上的“砌墙”绝然不同,其基本功包括砌砖、抹灰、切割、勾缝和铺砂浆等手法,对于精确度、艺术美观度上都有着较高的标准,每一面墙都是一件艺术品。具备精湛的砌筑技艺,在园林绿化和古建筑修复领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一直以来是欧洲国家选手的强项。  

从第43届世赛砌筑项目上,中国选手邹彬获得优胜奖,实现了我国在该项目上奖牌的“零突破”;2年前梁智滨斩获首金,近年来中国选手在砌筑项目上实力日益增强。但在世赛这种世界最高技能竞技舞台上,各国实力均不容小觑。  

面对巨大的压力,陈子烽也坦言自己紧张到“赛前没吃好饭”,但只要抵达赛场,便全身心投入工序:放样、切砖、抄平放线、立皮数杆、摆砖撂底、盘角、挂线、砌筑、勾缝、抹灰、清洁……每个细微环节都不能有丝毫马虎。“不管是水平还是垂直方向和角度测量,都不允许超过1毫米的误差,在墙体的清洁度以及艺术美观上,也有严格的标准。”他说。  

比赛中,他也曾面临速度落后于其他选手的情况,但这并未使他慌乱。“速度不是最重要的,只要每一步都在控制中,就没问题。”调整节奏稳扎稳打,陈子烽最终进度反超并以高出第二名4分的优势夺取砌筑项目金牌。谈到制胜绝招,他说:“这项技能没有绝招,有的只是无数次的苦练和刻苦的学习。”  

【记者】李欣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