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产业发展格局下,汽车和交通领域正在经历百年未有的快速变革。汽车产业正在从传统的机械制造业转变成新一代数字产业、人工智能产业与新能源产业相结合的未来产业形态。
在此背景下,广州传统车企国企广汽集团如何顺应时势实现数字化转型,打进智能汽车市场?12月21日,在广州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中国未来汽车与交通大会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表示,数字化转型使传统汽车行业焕发新活力。
汽车产业数字化的“三大变革”
曾庆洪认为,数字化带给汽车产业三大变革。
一是产品的智能化。
“通过数字化手段,传统汽车已经进化成智能汽车,可类比为‘汽车+超级电脑’,是一种全新的移动终端,在实现智能驾驶的同时,也为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数字化服务,也就是常说的‘软件定义汽车’。”他说。
但大部分企业的自动驾驶汽车还有进步空间。曾庆洪说:“我们常说的自动驾驶汽车,按照国际的推荐标准分为六级,L0-L5,其中L3到L5级别的智能驾驶均被称为自动驾驶,但是目前L3级汽车存在极大模糊性,当前大部分企业都处在L2++阶段。”
二是研发和生产的智能化。
在汽车研发设计的过程中,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测试。通过数字化仿真模拟技术,在超高的算力和大量的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很多试验可以通过仿真模拟得到精准的实验结果,不仅可以大量节省人力、物力,还能大幅缩短研发周期,加快产品升级迭代。
曾庆洪介绍,一辆汽车的生产需要经过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涉及多个部门。现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化技术,已经走进汽车生产车间,各个要素的互联互通让原本繁多的制造流程、复杂的应用场景、大量的劳动力等化繁为简,从而转向智能、高效、绿色的智能制造新模式。
三是营销的数字化。
传统汽车销售严重依赖于线下的销售服务模式。在数字化的浪潮下,“线上+线下”的消费模式,已逐步成为营销新主流,比如线上展厅、AI看车、网上成交等,尤其疫情更是加速了这一趋势,消费者可以足不出户,就完成从购车到交车的全过程。
传统车企的数字化转型
“我们认为,数字化就是通过数字手段为传统业务赋能,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价值。”曾庆洪说,“作为汽车行业,我们当前正在经历数字化转型,传统的产业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数字化将重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传统汽车行业将赋予新动能,焕发新活力。”
在推进自主品牌产品的智能化方面,广汽集团推出了全新纯电车型AION LX Plus,可以实现城市高速领航等L2++辅助驾驶功能,自研的L4级别自动驾驶汽车预计也将于2024年前实现商业示范运营。
在人机交互方面,目前的产品搭载了ADiGO第四代智驾互联生态系统“超感交互智能座舱”,可以带来全场景、全过程的智能交互体验。
大量的数字化智能化设计验证技术被采用。广汽建立了智能驾驶仿真测试系统,通过“场景库+算法训练”,不断升级迭代,稳步提升智能驾驶水平。
从设计论证,再到试制装车,广汽也采用了大量的仿真分析手段,实践中,实际指标与设计指标高度吻合。广汽自主开发的第四代2.0ATK发动机热效率达42.1%,刷新了中国品牌发动机公开认证的最高热效率。
当前,广汽的智能化制造与数字化工厂走在行业前列。广汽埃安已经建成了全球领先的智能纯电专属平台汽车工厂,也是智能绿色工厂。通过数字化手段,在运营管理、柔性生产、智能决策、定制化生产、能源综合利用等众多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20年获评“中国标杆智能工厂”。
对未来,曾庆洪也提出了两点建议:
一是在智能驾驶安全方面,建议加快相关安全法规、标准的落地,尽快明晰智能驾驶事故责任认定、归属相关细则。其次,引导第三方保险公司设计相关产品,为智能驾驶功能提供保障,降低智能驾驶应用风险。
二是在数据生态方面,建议各方一起携手构建汽车数字化产业链,在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下,进行数据的共享和循环。
【南方日报记者】郑慧梓
【摄影】梁钜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