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癌是我国发病排名“前五”的癌症,但是南北区域却有差异,在广东省地区,肠癌较为常见,北方地区,胃癌比较多。
2017年,深圳市常住人口新发胃肠癌3800例,其中,肠癌达2000多例,占发病人群的10.45%,在深圳癌症发病图谱中排第二。
南北方胃肠癌发病为何会存在如此大差异?胃肠癌治疗目前有什么新技术?老百姓如何进行预防?4月13日-15日,首届国家癌症中心(深圳)胃肠肿瘤诊治进展与争鸣与高峰论坛在龙岗区中海凯骊酒店盛大召开,论坛以"胃肠道肿瘤的预防和治疗"为主旨,来自中山大学、上海瑞金医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西京医院、上海同济大学东方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等国内近百位著名专家共同分享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探讨最好的治疗方法。
深圳肠癌发病排第二
在海南博鳌演讲时,中国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介绍,2017年全国肿瘤登记最新年报显示,中国癌症发病是380万,死亡是260万。在排名前五位的癌症中,男性是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女性是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和胃癌。可见胃肠癌症的发病率无论在男女群体中都位列“前五”。
大会执行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胃肠外科主任王天宝教授介绍,深圳由于是移民城市,其发病图谱与全国相似。2017年深圳市常住人口新发胃肠癌达3800例,比2016年增加400多例,增长率高达10%。从地域看,广东省地区肠癌较为常见,北方地区胃癌比较常见,深圳3800例胃肠癌中,肠癌达2000多例。
王天宝教授说,癌症的发生除了与基因有关外,还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相关。“从饮食结构来看,北方人吃得比较粗糙,腌制食品吃得多,吃得越粗糙,胃癌就多,肠癌就少。相比之下,南方人吃得比较精细,吃的肉多菜少,胃癌少肠癌多。”王天宝分析道。
在深圳,肠癌也被称作是“富贵癌”。“肠癌的发病,与患者的社会经济地位呈正相关关系。”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慢病防治科雷林医生说,在物质生活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和人群中发病率比较高,人们生活条件好了,但是生活方式不够健康。通俗点讲,就是深圳人的餐桌上酒肉多,果蔬少,肠癌发病就直线上升。
“微创中的微创”让腹部无瘢痕
随着科学技术和医学的进步,我国癌症的治疗技术也日新月异。此次论坛上,全国各地的胃肠道肿瘤专家就带来新的治疗理念、新的技术,其中有腹部无瘢痕的微创手术技术。
所谓腹部无瘢痕微创手术,就是经自然腔道标本取出手术,它指的是使用腹腔镜器械完成腹腔内手术操作,经自然腔道(女性经阴道或直肠,男性经直肠)取出标本的腹壁无切口手术,术后腹壁仅存留几处戳孔瘢痕。这项手术被誉为“微创中的微创”,术后康复快、美容效果佳,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同时,还有专家带来了“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通过对患者围术期优化举措,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加速康复,达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以及降低再入院风险和死亡风险的目的。其终极目标是达到手术无痛无应激无风险。据介绍,“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是一系列有效措施组合而产生的协同结果,包括围术期营养支持、重视供氧、不常规应用鼻胃管减压、早期进食、应用生长激素、微创手术等各个环节的协同。
此外,会议还带来很多让人“大开眼界”的医学前沿技术和知识,比如机器人下的NOSES、单孔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3D腹腔镜腹部无切口手术、直肠癌的神经保护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减少患者术后的并发症,能提高患者的保肛率。
40岁以上最好做胃肠镜检查
如何预防胃肠癌?王天宝提醒市民,40岁以上的人做胃肠检查,可以发现早期胃肠道恶性肿瘤,如果检查没有问题的话,可3-5年再复查一次,不必每年都检查。
此外,饮食和生活习惯上:要戒烟,多吃新鲜水果、新鲜鱼,少吃腌制食品,还有多增加有氧运动,比如走路、游泳等,每天保持好的心情,“临床发现,经常抑郁和焦虑的人,容易得癌症。”王天宝说。
【记者】向雨航
【通讯员】李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