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深圳人,从设计周到摄影大师,“五一”期间15个展览等你来


“五一”小长假,在深圳,最不缺的就是“展览”。

小南整理了“五一”期间,深圳可以看的15个展览。这里既有“深圳设计周”的精彩延续,也有“水墨”主题的国际双年展。大家既可以在深博看到澳大利亚树皮画,还能在深圳找到各种新媒体创意展。

而且这15个展览中有13个是免费的哦~

此外,小南曾经整理的深圳四月展讯里,还有《“无一不造”——不造BUZAO物质感知展》《绳墨彰华·纪念韦远柏诞辰九十五周年艺术成就展》《语言的窸窣》《“从未止步 ”披头士时尚艺术展》《设计互联:设计的价值》这五个展览还在进行,可以关注。

(一)深圳设计周 | 对未来的善意:设计可持续案例展 | 5月4日截止 | 免费

时间: 10:00 - 18:00 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展览地点:深圳市南山区南山大道2093号 南山博物馆

呼吸避难所,设计师:孙晓天。通过呼吸来缓解城市中的压力,连接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本次展览将展出9组/位设计师的作品,涵盖时尚与配饰、产品与包装、建筑与空间等不同设计领域,一方面实践了可持续的设计意识,另一方面也为日常消费领域带来更多美的体验。

展品大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消费相关,不论是回收面料制作的时装设计,还是有趣又环保的包装材料,亦或让自然融入起居环境的建筑室内设计,都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启迪了一种更美和更绿色的生活方式。

参展人包括中国设计师张娜、邓绮云、黄小黛、Gia & 冯志炫、孙晓天、于雷,日本建筑师小嶋伸也,瑞典国际新锐设计团体 M.U.S,纽约女装品牌 LOOP 的设计师 Heather Kaye 与 Itee Soni。

(二)看得见的西方灵魂——欧洲职业版画家四人联展 | 5月4日截止 | 免费

时间:4月4日-5月4日10:00-17:00(周二闭馆)

地点:中国版画博物馆(龙华区观澜牛湖裕新路)2号展厅

本次展览作品来自于四个艺术家——他们是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伊丽娜·寇祖布、白俄罗斯的罗曼·苏斯托夫、德国的约亨·库布里克、捷克的杰瑞·巴拉兹达。

虽然这些艺术家出生于不同的时期和国家,在享有盛誉的学校里,受到了不同文化的熏陶和教学理念的教育,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对版画艺术的热爱和浓厚的兴趣。他们通过掌握的各种工艺技巧,如凹版、平版、凸版等制作版画,以此来呈现他们的内心世界。

(三)满绣新章——传统非遗技艺的另一个维度 | 5月5日 | 免费

时间:4月23日-5月5日

地点:深圳市南山博物馆二楼

本项目以“满绣”为课题,展示从传承到发展,从新技术的引进到产业化探索,新产品的研发和社会化合作,非遗文化推广与市场化运作结合,教育引导和回馈社会等方面的案例与经验。

通过实物展品,图文资料,主题论坛的形式,全面呈现满绣这一非遗传统技艺在当下的发展状态和产业前景。

(四)“美学启蒙 价值延续”深圳设计周国际亲子设计展 | 5月5日截止 | 免费

时间:10:00-17:00

地点:深圳市南山博物馆一层

21位奶爸设计师,他们很多人曾经获得过德国红点奖、iF设计奖,美国IDEA金奖,也有人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最具潜力设计师top30;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领域,产品设计、玩具设计、编程设计、机甲设计、舞台美术设计、人工智能设计;他们工作繁忙,但他们不约而同在进行一项相同的工作,为孩子设计一件作品。

他们希望可以通过作品和孩子对话,“一起重新了解这个星球,或者征服丛林里的怪兽”,“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为孩子们留下想象力的种子”。

在展览上,你可以看到适合儿童编程体验的百变小强机器人、孩子和爸爸共同完成的装置作品“水怪”、培养孩子自主能力的迷你坐便器、让儿童感受到平等和尊重的沙发、可以DIY的海胆笔筒、用搪瓷盆为孩子制作的摩天轮、矿泉水瓶子组合设计的环保摇摇木马、启发孩子动手乐趣的保温杯、巨型棒棒糖、让孩子感受传统文化的机甲“大圣号”,儿童户外营地设计模型……

(五)深圳首届女子图鉴 | 5月17日 | 免费

时间:10:00~19:00

地点:深圳市福田保税区红柳道2号,289数字半岛一楼中庭

本次品牌服装艺术展,通过展示深圳女子的生活百态,将故事融入服装,赋予服装新的面貌,诠释都市女性的生活之美,为都市生活注入新的能量。

不一样的故事献给特别的你,婚纱、礼服、西装三大系列展示十一个主题。不同角色、不同年龄、不同场景、不同境遇,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主题都有专属的服装,并营造应景的情境空间,让观众来一场身临其境的深度体验。

(六)第十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主题展——水墨无疆 | 5月19日截止 | 免费

时间:10:00 - 17:30(逢周一闭馆)

地址:深圳南山区华侨城恩平街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南区F2栋OCAT深圳馆

2019年的“第十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以“水墨现在”为主题。该主题展共邀请32位国内外及港澳台艺术家参展,旨在构筑一个水墨的精神文化场域,并透过“水墨无疆”所营构的开放墨场,彰显当代社会的知识场、文化场,也是在新时期中,艺术家对中国在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的思考与表达。

展览透过墨质、墨境和墨像三个子单元,突显在“水墨无疆”所带来的关于水墨边界、水墨身份、水墨定义及墨场之中水墨现在的纷纭变化。

该主题中,参展艺术家的视觉实践不约而同地以当代水墨元素来表达自我的文化立场和思考。但又迥异于传统的水墨媒体,有时虽然沿用传统的媒材,但表达的观念又和当代社会有着密切关联。

所以参展作品呈现多样化,运用水墨多媒体、灯光装置、影像等方式,使水墨从二维走向三维,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平面走向立体,也尝试使水墨走向广阔的公共空间,从而改变人们对水墨的惯常认知,营造一个异彩纷呈的水墨场域。

(七)澳大利亚国博 x 深博「大师:澳大利亚树皮画艺术家」 | 5月26日截止 | 免费

时间:2019年4月13日 - 5月26日

地点: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第一专题展厅(福中路市民中心A区)

澳大利亚的原住民文明历史悠久,虽然没有文字记载,但依靠歌唱、会话、口头故事等形式流传至今。树皮画是人类一项古老的艺术,也是澳大利亚原住民延续保留至今的一种艺术形式。

“大师:澳大利亚树皮画艺术家”选自世界上最丰富的树皮画馆藏。这批文化瑰宝由位于首都堪培拉的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维护和修缮。在澳大利亚北部的阿纳姆地传承了上千年的树皮画,在二十世纪末,作为世界艺术中的伟大传统得到认可。

本次展览中的作品创作于1948-1985年间,这批画家大多出生在欧洲移民入侵他们的家园和文化之前。他们肩负绘画这一氏族传统,还是祭祀和氏族的首领、哲学家、土地权和人权的倡导者、氏族代表和政治家。他们笃信艺术是架起原住民与外来社会桥梁的最有说服力的手段。原住民的绘画把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传统传延至今,并使之在世界艺术舞台上拥有一席之地。

(八)“南粤墨话——深圳博物馆藏清代广东书画展” | 5月26日截止 | 免费

时间:2019年4月26日- 5月26日

地点:深圳博物馆

岭南文化是中国南方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清代岭南上承明代遗风,下启近代变革之思。繁荣与活跃的海外贸易为文化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动力,加之翁方纲、阮元等文坛领袖又先后督学广东,岭南文化由此迅速崛起并逐渐影响全国。

清中后期尤其是嘉道、同光年间,官僚仕宦、文人学者、豪绅巨富乃至洋商、洋人艺术家等多元文化往来频繁,金石书画与碑帖收藏、画社雅集、文献考据、书籍收藏与刊刻等文艺活动蔚然成风,书画名家辈出。

本次展览主要遴选深圳博物馆藏清代广东书画家作品33件(套),包括黎简、谢兰生、吴荣光、陈澧、居廉、康有为、梁启超以及富绅潘仕成、伍德彝等书画作品,展示清代尤其是中后期广东书画艺术及其创新求变的可贵精神,相信这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九)法国摄影大师——马克·吕布镜头中的中国 | 5月26日截止 | 免费

时间:10:00 — 17:00(逢周一闭馆)

地点:深圳罗湖美术馆 (深圳市罗湖区南极路6号罗湖美术馆)

琉璃厂古玩店的橱窗,北京,1965

马克·吕布,最有影响力的法国摄影师之一,从其1957 年第一次踏上中国这片土地,到最后一次2010 年上海之行,他镜头中的中国独具一格。上世纪70 年代末,其摄影原作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巴黎市现代博物馆和世界其它地方展出。

观看马克·吕布的中国肖像作品系列,如同亲身感受中国近半个世纪的的巨变。此次展出的36 幅摄影作品追述中国50 年发展的历史,见证了马克·吕布对这个国家,对亚洲深深的热爱。

(十)美成空间:收藏级画廊展《煤分五色》 | 5月30日截止 | 免费

展期:03/30 - 05/30

地点:深圳西环路文博宫 3 号馆 201-208(美成空间)

该展览由品唐出品,所有作品采用哈内姆勒纯艺术硫化钡、收藏级输出装裱。此次展览共展出三组作品《小煤窑》、《矸石山》和《花非花》。 前面两个系列是关于煤矿及其周边环境和劳动条件的记述;《花非花》是关于露天塑料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主题。

牛国政是一位前警察,他把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来见证记录多年来工作中每日面对的境况,他坚信这些现象消失(已随时间被证实)后,他的摄影将对八十年代以后中国历史的了解做出重要贡献。他那坚持不懈独自进行且“令人不自在”的诚实工作的确是一个伦理的典范,且不说其摄影上的极高价值。

(十一)蜂巢当代艺术中心:直到长出青苔 | 6月2日截止 | 免费

时间:2019.4.20-6.2

地点: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创意园北区A4 栋101-105 号

“直到长出青苔”援引自“日本诗经”之称的和歌总集《万叶集》,此前被杉本博司引用作为其文集的名称,大抵是表达艺术家本人渴求将永恒进行压缩的一种颇具禅意的等待状态,在此“青苔”较之相邻的物种通常是最不易被觉察与发现之物,将目光驻于此物,其表达了东方“物哀”的美学意境和一种对淡然的沉溺。

“青苔”所表达的美学品格暗合了女性水墨艺术家品性中最为突出的“隐秀”。基于当代社会与当代艺术的语境,对于“水墨”与“女性”两个话题的过载讨论使得有意无意地将这个范畴内的艺术家置于了一个弱势的境地,过度的标签层面的讨论使得艺术家本身的价值被遮蔽或者矮化。

在此我们决不能忽略的是,不少女性艺术家坚持用这种传统的艺术手段去试图将恒古永久的事物用其个人的崭新方式传达,以生命、时间、历史为轴心,去创作与思考当下的生活、文化的兴衰,探讨这项传统艺术在当下被“复照”的刹那与永恒,蕴含了既是传统又是当代的思考与智识。

(十二)2019深圳新媒体艺术节<释放全景> | 6月16日截止 | 20元

时 间:平日10:00 - 20:30;节假日10:00 - 21:30

地点:深圳坪山文化聚落展览馆

本次深圳新媒体艺术节,由中国、德国、韩国、爱尔兰、荷兰、哥伦比亚、英国、美国、丹麦、瑞士、加拿大、新西兰...共38位国际艺术家/艺术家团体/艺术机构50件经典及全新作品构成。

展览以开放式的创作集合为中心,呈现全球媒体艺术领域的最新思考、重现文化/当代艺术领域杰出的创作与项目,深入探究有关媒体艺术本身以及与其他领域共生的可能性的尝试:一场媒体艺术的迭代实验。

(十三)启蒙者·石汉瑞——“香港设计之父”内地首次个展 | 6月20日截止 | 50元

时间:4月20日-6月20日

地点:深圳市南山区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著名平面设计师石汉瑞被誉为「香港设计之父」,他的设计融合了东西方文化,触发了中国香港与内地平面设计的意识觉醒。

《启蒙者·石汉瑞》是石汉瑞在中国内地的首次个展,也是他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展览。

展览将完整呈现他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逾半个世纪的设计实践历程,汇聚85套品牌设计案例以及书籍、杂志、钱币等实物设计与多套珍贵手稿,全方位展示石汉瑞的跨文化设计理念,生动体现其国际视野对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启蒙影响。

(十四)另一种光 - iADC新媒体艺术展 | 6月30日截止 | 58元

时间:10:00 - 18:00

地点: 深圳市宝安区松福大道与107国道交汇处国际艺展中心

这是一场以“光”为主题的新媒体互动艺术展。本次展览灵感来自博物馆建筑的设计理念,iADC 博物馆是由华人建筑大师严讯奇先生亲自操刀设计,建筑外观采用“打开的盒子”的核心设计理念,通过内部空间与“光”的协作,为 iADC 设计博物馆带来与众不同的变幻与生机。

此次展览展出7名国内外新媒体艺术家带来的14件作品,通过不同形式、材质与媒介表达各自对光影世界的诠释。

人类对光的理解,随着时代文明的变化而变化。贝聿铭曾说:“光与空间的结合,使空间变化多端, 没有光的变幻,形态便失去了生气,空间便显得无力。”《另一种光 - iADC 新媒体艺术展》开启我们对世界的多维度视角与思考,让我们精彩的人生,活在当下,与艺术之光同行。

(十五)法国传奇摄影师Gérard Rancinan / 大世界小小人系列作品展 | 7月3日 | 免费

时间:11:00-19:00

地点:深圳市南山区招商局广场38楼ARTCLOUD艺术之心

Gérard Rancinan出生于法国波尔多地区。他的足迹遍布全球,亲眼见证着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事件:自然灾害、内战与种族战争、城市暴乱等。他直面人性的复杂性和由其引发的各种事件。对自我表达的急切需求让他用绝妙的手法揭露世界的利害关系,创作出不断演变的美学棱镜。

在《大世界小小人》系列中,Gérard Rancinan运用象征手法,通过玩弄几何形式来描述人类对世界的态度。他突破了界限,寻找人类与世界之间的基本分界线,以及他们之间时而团结、时而动荡的紧张关系。这是一个对世界轴心、人类存在意义的永恒探索。

【整理】何雪峰 郭悦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