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深圳新闻 > 正文

深圳科技馆(新馆)建设筹备进展如何?力争年底开工


深圳科技馆(新馆)位置图。资料图片

作为深圳“新十大文化设施”之一,备受市民期待的深圳科技馆(新馆)已落户光明科学城。深圳科技馆(新馆)建设筹备进展如何?9月16日下午,深圳市政协副主席王大平率科技界别政协委员到光明区开展新科技馆建设情况监督性视察,详细了解项目进展,委员们也纷纷提出建议。

据了解,深圳科技馆(新馆)位于2平方公里科学公园内,紧邻楼村水北岸,科学公园内将提供5万平方米的科普公园作为科技馆的室外展区。建筑工程方面,预计2019年10月完成建筑方案设计国际招标;2019年12月完成建筑设计方案深化设计定稿工作,开展建筑工程初步设计;2020年8月底前完成施工图设计;力争2019年年底开工建设,2023年12月底前,建筑工程竣工验收。

地处光明中心区科学公园核心位置

2018年4月11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将科学城布局在光明区,要求光明以最高水平、最高标准谋划建设科学城。光明科学城是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也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将布局一批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光明科学城的“一心两区、绿环萦绕”空间格局中,光明中心区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被定位为光明科学城国际化高品质公共服务配套区。

据了解,光明中心区将充分利用中心区优越的生态本底资源和轨道开发的基础,坚持集约发展、功能混合,贯彻TOD建设模式。该片区以2平方公里的科学公园生态绿核及由绿核延伸出的放射状绿色网络为生态本底,是绿色理念、生态技术探索实践的示范区。同时,围绕科学公园布局深圳科技馆(新馆)、深圳书城光明城、体育馆等一批大型文体设施,提供五星级酒店、特色餐饮、会议等商务服务,将中心区打造成为深圳北部商业、文化、游憩、休闲配套于一体的城市新中心。

其中,深圳科技馆(新馆)位于光明中心区科学公园核心位置,光辉大道与光明大道北段交界处,紧邻楼村水北岸,轨道6号线光明站西侧;总用地面积约6.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总投资21.14亿元。深圳科技馆周边将聚集一大批公用设施项目,项目选址片区具有良好的人文环境,将给前来科技馆参观学习和休闲体验的市民提供高品质的配套服务。科技馆周边的光明大道北段、光辉大道主干道正加快建设,轨道6号线将于2020年5月28日开通运营,将为科技馆提供高效便捷的交通保障。

深圳科技馆(新馆)规划7大功能区,分别是科技展示区、科普影院区、创新实践区、科技交流区、公众服务区、业务管理区、科普公园区。科技展示区建筑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是科技馆的核心区域,按受众年龄层次分为“童趣岛”“探索家”“创想城”,分别主要面向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及创新创业群体。

科技馆项目已具备进场施工条件

深圳科技馆(新馆)的建设情况备受市民关心,也是视察中深圳市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深圳科技馆(新馆)规划建设,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下称“市科协”)、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光明区政府三方共同成立了深圳科技馆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协调研究解决项目规划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市科协负责项目工作协调及展教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市建筑工务署负责建筑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光明区负责土地整备及周边环境的规划和建设。建筑工程与展教工程深度协同,共同推进项目进度。

土地整备方面,2019年5月初,光明区土地整备工作从科学城启动区转战光明中心区,对整个中心区土地整备实行挂图作战,明确工作目标、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同时将深圳科技馆项目列为区首批重点突破项目,深圳科技馆土地整备工作已纳入《深圳市2019年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计划》。目前,科技馆项目已具备进场施工条件。

展教工程方面,计划2019年12月开展展教方案国际竞赛和科技影院设备招标,2020年进入展示设计阶段,2021年进入展品制作阶段,2022年开展布展施工、展项安装工作,争取2023年底开馆试运营。

据了解,今年5月,市科协完成深圳科技馆展教内容设计咨询招标;5月9日,市建筑工务署发布方案及建筑专业初步设计国际招标文件,目前正继续开展建筑方案国际投标评标工作;6月4日,市科协完成可研修编项目招标,目前可研修编单位已开展相关工作;市科协正加快推进全过程项目管理(含监理)招标和全过程造价咨询招标工作。9月12日,为加快推进展教工程进度,提前谋划设计重大展项,市科协召开了重大展项创意研讨会,邀请相关专家、知名企业参与研讨交流,征集重大展项创意。

记者了解到,目前深圳科技馆(新馆)也面临用地选址尚未法定化、原可研批复投资额偏低等问题。

深圳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可研修编时参考了中国科技馆和上海科技馆的造价标准,但由于中国科技馆新馆建于2009年,上海科技馆建于2001年,至今已过十余年,其造价已与目前物价水平不匹配。而且如今深圳科技馆(新馆)的建设规模比可研批复时有所增加,投资额也应相应提高。建议根据近年科技馆建设发展趋势和国内大型文化设施造价标准,考虑科技馆实际需求增加投资。

高起点规划建设,给予充分投资保障

作为深圳“新十大文化设施”之一,深圳科技馆(新馆)将被打造成深圳市乃至大湾区重要公共文化设施的先行示范和新标杆;成为深圳市科学传播的殿堂,创新培育的摇篮,城市宣传的封面,休闲旅游的地标,塑造成为推动光明科学城与中心区建设发展的新引擎。

承载了如此高期待的深圳科技馆(新馆)该如何实现标杆的目标呢?参加活动的深圳市政协委员们纷纷表示,一定要高起点、具备超前眼光规划建设好深圳科技馆(新馆),要给予充分的投资保障。

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涵渠提出,馆址定下来后,重点是设计和建设,要对标世界一流的科学馆,采取国际上的先进设计理念,保障可以支撑50年甚至更长时间。

深圳市政协常委马建文表示,深圳是以创新驱动为引擎的年轻城市,有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完全有条件建设一流的科技馆,要让新馆不仅吸引深圳市民,也在华南地区乃至全国都有吸引力。因此一定要对标世界一流,变成子孙后代值得骄傲的事情。

深圳市政协科教卫体委主任杜勤表示,市政协要一直关注深圳科学馆(新馆)直到建成,也希望相关单位的设计等前期工作越细越好。

深圳市政协副秘书长曹亚良认为,要打造成为新标杆,除了外观建设要有特色,最关键的是要把内容找准,要具备开放性思维,以内容为牵引撬动其他环节,“将来科学馆不是一个固定内容放在里面,可以和国际国内的知名科技馆开展合作,常态化引入新内容。”

深圳市政协副主席王大平说,凭借光明科学城,光明区有很好的定位,来了光明科学城一定要到科学馆,他建议项目建设要高端大气上档次,“高就是设计理念、建设要国际化标准。科技馆不但要加快速度,设计规划也非常重要。要50年后看起来都不落后,是一个让人必去且流连忘返的地方。”

【记者】柳艳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