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再出新招!深圳首创城中村文明养犬自治共管模式


彩色海洋球池、滑梯、高低杠、梯阶洞......在福田环庆文化广场上,一块临时搭建起来的小型“汪星人”游乐场,吸引了市民驻足围观。在义工的照看和陪伴下,十余只待领养的狗狗们正在它们的专属乐园中打滚、追逐。


“这些都是我们从街上收治的流浪犬。这次希望它们能有与潜在领养人亲近的机会,为它们找到未来的家。” 深圳市犬类保护协会志愿者周女士说。

11月28日,深圳市城管局与福田区城管局举办“文明养犬联合共建,众贤之力话养犬”主题活动。现场,双方正式启动了“文明养犬”联合共建工作。

据了解,此次市、区城管部门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共建合作:

○ 以福田村为试点,启动深圳城中村"一办两队"文明养犬自治共管联动模式;

○ 创新“流浪犬只临时收容机构”模式,委托辖区内25家宠物医院作为临时收养点,倡导“领养代替购买”;

○ 在福田区建立深圳首个文明养犬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 首推文明养犬免费送保险活动,力促宠物经济健康发展

市区联合:首创“一办两队”特色城中村养犬管理模式

“城中村是养犬管理的薄弱地带。 此次共建项目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城中村里的犬只得到规范管理。” 深圳市城管局副局长冯增军说。

据介绍,深圳市城管局与福田区城管局共建内容中的 “一办两队自治共管联动模式”,正是针对深圳城中村养犬治理而提出的创新机制。

其中,“一办”是指依托股份公司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文明养犬自治共管办公室”,“两队”则是指组建“社区文明养犬志愿服务队”、“社区文明养犬巡查督导队”。

在福田区副区长朱伟华看来,住户多、人员流动性大、管理力量相对薄弱,这些都是城中村养犬管理面临的多重制约。

“一办两队"联动机制正是为上述难题提供了解题思路。

该机制充分结合了深圳这座志愿者之城的优势,通过创建志愿者服务队和志愿者督导队,来弥补城中村管理力量不足的问题;以稳定的管理架构设置解决城中村人员复杂、流动性大的问题。

接下来,福田街道办辖区的福田村将作为“一办两队"的试点,以期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特色城中村养犬管理模式。

此外,福田区还将选址深圳中心公园,创建深圳第一个文明养犬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福田区城管局监督中心主任黄旭红透露,该基地占地面积约为140平方米,分设养犬知识科普教育区、多功能服务区、临时放置待领养区等不同区域,预计将于2020年春节后和市民们见面。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教育基地,带动犬主们文明养犬、科学养犬、责任养犬。” 她说。

 代表建言:从犬主做起、借力社会力量拴紧文明“养犬绳”

不文明养犬顽疾如何破?在圆桌会议上,深圳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代表分别就文明养犬问题进行深入讨论、给出“金点子”。

“文明养犬,首先要人文明。” 深圳市人大代表胡春华表示,相比农村,在城市里的养犬更强调处理好邻舍关系。养犬人在日常生活中就应培养起养犬登记、遛犬栓绳等文明养犬的习惯,加强对狗的训练,帮助人和狗建立起和谐关系。

此外,她还建议给犬只植入宠物芯片。这样一来,通过比对犬只的登记信息,主人可及时找回走失的宠物犬,从而降低犬只走失的概率,减少流浪犬数目。

狗吠扰民、大型犬只伤人、让狗随地“方便”、因狗引发交通事故.....城市的“狗患问题”成为了当下社会治理亟待破解的一道新考题。深圳市政协委员张学虎表示,一年中,深圳市的涉犬纠纷大约就有3000多起。

“城市养犬管理需要保险公司、宠物医院等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和协助。”张学虎说。

具体而言,他认为,“宠物犬主责任保险”等保险机制的介入,对于缓解”人犬冲突“、城市文明建设有助推作用,也给宠物、养犬人和居民多一份安全保障。

“目前城市里有大约20万只犬,如果保险的普及率能够达到80%,对于营造文明养犬的氛围环境将会是很大的贡献。”他说。

本次活动还邀请了宠物医院的专业兽医为现场犬只进行爱心义诊,现场还提供养犬办证指导服务,并对当天到场进行养犬登记的养犬人赠送责任险。

【撰文】刘越亚 杜艳

【通讯员】崔蒿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