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家政工作“小切口”,满足民生“大需求”。12月3日上午,深圳市“南粤家政”工程促进就业启动仪式在深圳人才园举行。活动上,启动了“南粤家政”工程专项能力培训教材。
记者获悉,近日深圳市出台了《深圳市实施“南粤家政”工程促进就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到2021年扶持建设市级家政服务培训示范基地10家以上,开展家政服务培训12万人次以上,满足社会不同层次对“一老一小、一家一医”家政服务需求。
作为一座新兴移民城市,深圳家政服务项目、家政人才等缺口很大。据统计,目前全市家政服务机构约2300家,从业人员总数只有约32万,8所职业院校开设的家政相关专业仅有在校生2400多名,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缺口约40万,严重供不应求。
为进一步促进深圳市家政就业“提质扩容”。《方案》提出,2021年建设市级家政服务培训示范基地10家以上,开展家政服务培训12万人次以上,完善家政服务业技能培训标准和评价体系,全面实现深圳市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素质有提升、就业有渠道、权益有保障。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孙福金介绍,“南粤家政”工程有4大建设内容:一是实施“南粤家政”技能提升行动计划,支持本市职业院校开展家政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加大粤港澳大湾区家政服务培训合作力度,打造家政服务行业互联网学习平台;二是实施“南粤家政”就业创业行动计划,扶持家政服务新业态发展,在创业孵化基地探索设立家政服务初创企业专区;三是实施“南粤家政”深圳品牌建设计划,鼓励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大力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四是实施“南粤家政”权益保障行动计划,建设家政行业信用体系,维护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权益。
接下来,深圳将重点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是实施大规模技能培训,联合多个部门,出台母婴、居家、养老和医疗护理四个重点培训项目实施方案,纳入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工作范畴。
二是高标准建立家政行业技能培训标准和评价体系,联合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共同开发多个方面专项能力评价标准,编写培训教材。
三是倾力打造“鹏城管家”高端服务品牌。发挥区位优势,鼓励本市家政龙头企业与港澳家政服务机构合作,培养专业居家照护、私人管家等高端人才,推进家政服务职业化、国际化发展。
【记者】李定
【通讯员】张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