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佛山TC改革十年:让公交回归公益,让公交服务更人性化


十年前,佛山公交驾驶员工作缺乏激情,对待乘客较为冷漠,线路较少,飞站情况时有发生;十年后,公交驾驶员主动热情与乘客打招呼,线路越来越丰富,管理也更加规范了……

佛山公交备受市民欢迎,事实上与十年前的TC公交改革密不可分。2008年,佛山市委市政府就已开始积极推进公交体制改革,试水政府购买公交服务改革,在全国率先实行TC模式。为了让更多市民了解公交发展历史,近日佛山召开TC改革十周年纪念活动。

公交出行分担率将达45%

近年来,佛山中心城区机动化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提升明显。2011年,佛山城区公交分担率逐渐从前一年的15%提升至22%,2014年达30.1%,至2016年中心城区机动化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已经超过40%。今年,佛山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将达到45%,并且提出公交车正点率达85%,中心城区公交线网比率达62%。

禅城已经逐步推行新能源公交车,营造绿色低碳出行环境。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而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的禅城,在提升公交效率方面也做了不少尝试。截至目前,禅城区内共有常规公交线路93条,拥有公交车达到1491辆,公交行驶总里程为1864公里。今年以来,禅城公交日均客流量约为69.8万人次,公交分担率达到40%,公交服务已延伸到村居和园区。其中禅城区内最繁忙的120公交线路,每年客流量超过567万人次,日均客流量1.55万人次。随着公交网络的完善以及公交服务质量持续提升,越来越多市民选择公交出行。

“禅城将继续完善公交专用道建设,实施公交扩容提速,计划开展第四期公交专用道建设的前期工作,逐步实现中心城区公交专用道成环成网,把各条公交专用道连接成网。”禅城区交通运输局局长沈育民说。

与此同时,禅城区不断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尤其关注常规公交与地铁、轻轨等交通模式的无缝衔接。根据城市发展和市民实际出行的需求,禅城区交通局在已开通的魁奇路站和澜石站,结合常规公交资源重新配置、线网优化布局的客观要求,优化公交的线网、服务、运力,实现更便捷的换乘、更完善的接驳。

在全国率先实行TC模式

佛山公交之所以能得到众多市民认可,事实上源于十年前的一场公交改革。

2008年,佛山市委市政府就已开始积极推进公交体制改革,试水政府购买公交服务改革,在全国率先实行TC模式。

佛山公交行业的发展,和其他很多城市一样,经历了国有、承包经营、股份转制市场化经营的过程,至2007年底,全市共有13家民营或股份制公共交通运营企业。

完全市场化的佛山公交,出现了管理部门缺位、过度竞争、公益服务功能被弱化的问题,发车不准时、候车时间长、尾气黑烟大、拒载飞站、冷线少走热线扎堆等情况日益严重,公交行业成为市民投诉多、意见大、社会反映强烈的服务行业。

为了破解以上问题,2008年12月,佛山市政府正式率先在禅城区启动公交“TC”(交通共同体)模式。此后,通过布点、调整线路、更换新车等方式,禅城开通历史上第一条夜班公交线路,打造了多条干线网络。同年11月,禅城区内所有线路全纳入TC。

据了解,TC是为解决公共交通的过度市场化,让公交回归公共事业的一种新模式,它标志着禅城公交行业管理进入一个新时代。

与公交资源全部收回国有不同的是,TC最大的优势在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了一种既能让政府有充分主导权,又能最大限度发挥市场机制优势,将“决策层、监管层、营运层”分开,各司其职,特别是营运层,“成本+利润”的模式,解决了公交企业生存发展问题,让公交回归公益,推进公交服务的人性化发展。

“佛山公交体制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关系错综复杂,但我们坚持了一个大原则,就是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既要突出公交公益性,又要尊重成熟的市场现状,特别是要发挥多年培育出来的、具有丰富市场运作经验的民营企业的作用。”回顾改革,佛山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时任佛山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高荣堂说。

新能源公交推广走在前列

不仅是运营模式的变革,佛山公交在新能源汽车应用方面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早在2014年,禅城将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替代了137路公交线的所有传统公交车,是佛山首个大规模推广新能源公交的区域。

2017年起,禅城区新增和更新的公交车全部采用纯电动公交车,去年共淘汰更新了213辆公交车。根据计划,到今年年底,禅城区将完成全部柴油公交车的淘汰更新。到2020年,禅城区将完成全部LNG公交车的淘汰更新,全部使用纯电动公交车。

禅城区公共交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金伟介绍,未来中心城区的公交线路还将与多种交通工具相连接,比如地铁等,出行模式也将改变为“地铁+公交+自行车”。“自TC模式应用后,每年我们都会对公交线路进行调整,之前全区只有58条线路618台车辆,到如今的93条线路1400多台车,还有4条夜班线路。”

“佛山TC模式十年来取得的效果值得肯定,但还有些待完善,比如,公交服务有待提升、TC管理公司与经营企业良性沟通互动,协同发展有待加强等。”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交通规划研究所所长曾小明说。


■链接:

解密佛山公交界的“老大哥”

佛山公交TC改革的十年也是佛山粤运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成立的十年。

在推动佛山禅城公交TC模式的大发展中,作为禅城区最大的公交企业,佛山粤运无疑是这场改革的执行者和得益者。

2008年10月27日,佛山粤运正式注册成立。该公司由广东粤运交通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为“广东省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和佛山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共同组建。

“从公交改革开始,我们就一直在考虑,要引入优良资本,使佛山公交行业在新起点上再出发,有力地推动公交TC模式的落地。”佛山市人大办公室主任、时任佛山市禅城区交通局副局长朱文锋说。

据了解,过去十年,佛山粤运公交营运线路从36条增加到43条,增长19.44%;营运车辆从530辆增加到807辆,增长52.26%;客运量从每日21万人次增加到最高近50万人次,增长138.09%;百万人服务投诉率由17.68下降到1.8,大幅下降近10倍。投诉方面,佛山粤运公交百万人投诉率从2008年的17.68下降到2018年的1.86,降幅为89.48%。

在新能源推进方面,粤运公交于2010年率先在珠三角城市投放使用LNG公交车,到2013年全面淘汰柴油车,实现全面LNG清洁新能源化。随后于2014年在佛山率先投放运营28台纯电动公交车,预计到明年,该公司将实现运营车辆全面电动化,完成车辆第二次整体升级。

【记者】高绮桦

【摄影】戴嘉信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