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3D打印制作大型户外雕塑,把工期缩短至28天;利用“全自动陶艺窑炉”与手机物联,时刻监控陶瓷烧制过程……从“泥与火之歌”到“泥与科技之歌”,中国陶谷正在打破一个个“不可能”。
4月18日,南国陶源艺术设计创新工场在中国陶谷柒号仓正式揭幕,该工场由广东陶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中国陶谷联手共建,是佛山首个陶文化主题文创设计孵化器。工场将为青年陶艺设计师和文创从业者提供一个集创作、研发、试验、生产、培训、展览、版权、营销、交易于一体的陶文化文创产业孵化生态链。
陶艺链上“黑科技”,3D打印“做公仔”
工场目前已建成面积3500㎡,由创意研发区、艺术设计培训区、文创产品展示区、观光体验工场、精品展示交流区、艺术设计共享空间、艺术仓库、户外休闲公园等主要功能板块组成。
18日下午,记者走访该工场发现,在工场的创意研发区,集结了多种高科技现代设备。
陶泥3D打印机在工场的一隅,默默地工作着:空气压缩机为陶泥原料加压,利用塑料导管传导至螺杆处,再把陶泥挤出来,此中气压阀将调整陶泥挤出的速度,如此便可精准打印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作品。
工场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陶瓷↓↓↓

“以往一件艺术品的诞生,需要经历设计构思、泥稿塑型、翻模等多道工序无数个昼夜,现在借助3D打印机技术将传统从塑型到翻模等工序所需耗费的时间大大缩减。”据工场负责人何江海介绍,“第27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的吉祥物“飞飞”正出自工场的创作,创作者利用这种技术,将原需半年制作工期缩短到28天。一座高3米的户外雕塑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成功面世。
该工场还引进了“全自动陶艺窑炉”,这个体积只比家庭烤箱大一点的新科技解决了传统窑炉烧制过程繁琐的问题,操作简单,能自动完成整个烧制过程,全程无需人员值守,只需通过WiFi连接互联网,创作者无论身在何处都能使用微信监测到烧制进度和可能出现的故障信息,并可远程遥控窑炉开启和关停。
同时,工场设置了专门的釉料产品研发空间,空间内摆放的近百种釉料都是出自入驻在创新工场的陶艺青年之手,新潮的釉色彰显着青年陶艺设计师的与众不同。
另外,工场与蓝创网合作首推石湾陶塑线上AI展示,市民通过手机就可以360°观赏一件陶塑作品,解决了展览、交易过程中的地域限制,推动石湾陶塑轻松走向世界各地。
何江海表示,工场将为广大青年艺术设计师及文创工作者解决缺场地、缺设备、缺团队、缺营销、缺资金的五大痛点问题。“我们期待通过创新工场的打造,进一步激活石湾陶文化资源,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艺术设计爱好者来中国陶谷创作和创业,推动石湾陶文化的产品化、品牌化和国际化进程。”
形成陶文化文创设计产业链生态系统
在工场的启动仪式上,中国陶谷、南国陶源、佛山美术家协会、佛山市陶艺设计行业协会、佛山恒程代表分别与创新工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他们将在各自的领域与创新工场达成合作。
与此同时,创新工场与首批10名青年陶艺设计师签订入驻协议,共同打造“陶源优品”的品牌,并与日本电通集团签订文创产品开发合作协议,与国家级陶艺大师钟汝荣、庞文忠、周炳基等签订艺术导师聘请协议。
“这些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创新工场已经打通文创设计孵化所必需的上中下游各个环节,已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陶文化文创设计产业链生态系统。”一位在场的中国陶谷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工场于创建之初就已为阿里体育的WESG世界电竞运动会、佛山金鸡百花电影节设计了以石湾陶为载体的吉祥物,也正是因为之前的成功案例才吸引日本电通集团有关负责人慕名前来洽谈合作事宜。
“正是借助创新工场这个大平台我才有机会接触到像阿里体育、金鸡百花电影节这样高端的‘客户’,也因为创新工场这个大平台我才能毫无后顾之忧地专心创作。”创作这两款吉祥物和首批入驻工场的青年陶艺师伍薇薇说。
另据介绍,中国陶塑——佛山“画陶”原创作品展在精品展示交流区开展,展出数十件“画与陶”完美结合的作品,包括以中国国画家戴敦邦的画作为原型的石湾陶塑,这些跨界艺术的结合让人流连忘返;佛山市美协当代陶艺培训基地正式挂牌创新工场;第四届佛山市中青年当代陶艺培训班举行开班仪式。
这预示着将来会有更多的艺术资源在工场内实现互通共享。
将推动陶艺融入泛家居产业
拉动相关产值超10亿元
石湾镇街道党工委委员陈树凯表示,建设创新工场是为了响应禅城区政府以“设计助推智造”、引领跨界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推动石湾建设中国陶谷特色小镇及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工场将在推动石湾泛家居、陶文化文创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上注入新动能,石湾将把工场打造成助力全产业链发展的重要推手。
“我们希望通过推动工场的发展,将石湾西片区中众多陶文化资源、产业资源、人才资源更好地结合,搭建起平台品牌,牢牢占据陶文化文创产业链的前端——创意、设计和后端——展览、营销、交易等。”陈树凯说。
“为了推动石湾陶文化文创产品与泛家居产业进一步融合,广东陶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将充分整合集团内部资源,包括佛山最大的民营艺术馆——东方印象艺术馆、佛山首个陶文化艺术酒店——南国陶源文化酒店,作为创新工场的重要载体支撑,直接对接市场,实现产业化。”何江海说。
未来,工场还将进一步整合中国陶谷柒号仓片区闲置厂房,计划通过两年的建设,将这些厂房打造成为中国陶谷专业文化艺术园区——柒号仓现代艺术园。
据悉,该艺术园区规划面积超过25000㎡,计划引进超过50位青年艺术家、设计师及文创企业入驻,将与佛山泛家居产业进行深入融合,预计拉动相关产值超过10亿元。
【记者】李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