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佛山新闻 > 正文

当非遗艺术铜凿剪纸遇上醒狮, 佛山“纸上狮艺 ”联合活动匠心独运


良工锻炼凡几年,错镂金环映明月。9月7日下午,由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和佛山龙狮文创馆合作举办的“纸上狮艺”联合活动拉开帷幕。金碧辉煌的铜凿剪纸和威风凛凛的醒狮形象相得益彰,为观众带来独特的艺术观赏体验。

铜凿剪纸作品《斗舞》。庄晓莹 摄

开幕式上,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设计总监陈建珊介绍了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的发展和铜凿剪纸的历史,讲述艺术研究社和龙狮文创馆合作的机缘。陈建珊介绍到,佛山民间艺术研究创办于1956年,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岭南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培育优秀的工艺人才。铜凿剪纸是佛山剪纸艺术的重要分支,起源于宋代,发展于明清,拥有独特的工艺和悠久的历史。她表示,这次艺术研究社和龙狮文创馆的合作是一次铜凿剪纸向另一个维度的探索,希望通过这次合作让更多人了解佛山剪纸历史,关注民间艺术发展。

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设计总监陈建珊介绍作品。受访者供图

禅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谭炎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他表示,此次联合活动是对本地文化发展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的有益探索。面对如何将传统技艺、工艺与当代设计相互交融,将传承与创新有机交织,广聚资源推动非遗保护与薪火相传等问题,本次龙狮文创馆与民间艺术社的跨界合作为佛山剪纸乃至佛山非遗项目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佛山剪纸非遗传承人茹新梅在开幕式现场进行了铜凿剪纸展演。以箔代纸,以凿代刻,茹新梅用木槌轻轻敲打特制的小圆珠凿刀,在铜箔面上敲击出一点点的小圆珠,连接成图案线条,活灵活现的醒狮形象跃然纸上。茹新梅介绍道,传统的铜凿剪纸制作,是先设计好图案,然后在一订铜箔面贴上图样并在铜箔上钻孔,用细漆包线订好;图样凿完后,用板凿镂刻出图样外轮廓,整订揭起完成铜凿工序;再根据图样色彩设计,用细狼毫笔醮舔颜料准确填写于铜箔图面上,完工后,成为色彩丰富多彩,铜箔金光闪闪、工艺独特的铜凿剪纸。

佛山剪纸非遗传承人茹新梅现场展演。受访者供图

佛山剪纸自古就是南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创造了中国剪纸艺术多项不可替代的巅峰。其中,铜凿剪纸在全国乃全世界仅佛山独有,它地皆无。早在2006年佛山剪纸已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次“纸上狮艺”展览将持续到10月11日。

【见习记者】庄晓莹 

【记者】孙景锋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