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顺德做教师是幸福的,可以安心地教书育人,可以在教育领域获得更多资源支持,去探索教育专业问题。”
“在这教育大提速、大发展的大好时机,教育工作者应该抓住机会,为顺德教育再创辉煌竭尽全力!”
“顺德教师队伍是坚守前线、不辱使命的顺德铁军。我们坚信顺德教育高质量发展、顺德教育荣耀归来指日可待!”
9月9日晚,2019年佛山市顺德区庆祝教师节暨教育基金奖教奖学晚会举行,一大批先进教育工作者受到表彰。而上述话语,也是桂洲中学校长刘中良、顺德启智学校副校长申承林、顺德一中教师鲜瑜等代表全体顺德教师群体,发出重塑教育辉煌的宣言。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教育发展的最大变量。顺德教育铁军掷地有声的宣言,就是顺德迈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底气。顺德教育铁军担当有为的激情,也必将开启顺德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篇章。
高规格表彰
全区致敬教书育人先进典型
作为“三十年教龄奖”获得者,吴建辉大学一毕业就到了顺德工作,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顺德教育事业。在她看来,顺德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从持续多年坚持高规格举办的奖教奖学大会就能充分体现。
据介绍,顺德教育基金会成立26年来,在广大乡亲、企业家的支持下筹资上亿元,表彰和激励了一大批先进教育工作者,对推动顺德教育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顺德区、镇两级共投入6800万元奖教奖学,对2018年度获奖的先进教师代表、“三十年教龄”教育工作者、优秀学生代表、优秀学生家长代表、尊师重教先进单位及先进个人、先进学校、教育先进镇(街)进行了表彰。容桂街道、伦教街道、均安镇、大良街道在教育投入、教育改革等方面表现突出,被评为“教育先进镇”。
顺德社会各界支教助教,蔚然成风,每年都涌现一大批支持教育发展的单位和个人。如顺德农商银行连续多年支持举办教师节奖教奖学晚会。同时,今年有广东省德胜社区慈善基金会、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等12个单位获得“尊师重教先进集体奖”。
跟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奖教奖学晚会在顺德先后召开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全区教育大会之后举行,此前顺德区委、区政府出台推进顺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从体制机制、队伍建设、资源配置、初中“壮腰”等多方施策,也让社会各界对顺德教育未来无比期待。
前晚,顺德区四套班子领导出席晚会,既体现了顺德区委、区政府对教师队伍的关心和感谢,落实把教育当作“一把手”工程的担当,更让顺德教育界对办好顺德教育充满信心。
一流师资队伍是成就辉煌教育事业的关键。顺德区区长彭聪恩表示,顺德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体教育工作者兢兢业业,积极进取,帮助千千万万的学子实现梦想,特别是启动教育综合改革以来,全体教育工作者聚焦教育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推动了顺德教育稳步提升,为顺德和谐社会的构建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彭聪恩还代表顺德区委、区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顺德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致以衷心的谢意,并表示将在近期再次举行顺德教育基金公开募捐活动,以慈善募捐的形式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做大做强顺德教育基金,充分发挥其在教育项目、奖教奖学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为顺德教育发展添砖加瓦。
全员大冲锋
谱写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此前,在多个公开场合,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都强调,顺德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校长队伍,党委政府充分信任他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办好高质量教育。
的确,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追求、有情怀、有能耐的教师队伍默默耕耘,呕心沥血,是顺德教育不断迈上新台阶的重要基石。
扎根特殊教育一线19年,为智力障碍儿童融入社会打牢基础的申承林是其中的典范。历时16年,申承林带领团队开发出了一套适用于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的60多万字的校本课程,填补了我国智力障碍教育领域的研究空白,并在广东、湖南、四川、海南多地特殊教育学校实验推广,为推动全国特殊教育专业化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今年,申承林入选“2019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并当选2019年度十大“最美教师”。“学生能在我们的帮助下融入社会,这种获得感与成就感不亚于带出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申承林说,用爱和专业点亮特殊学生的未来,他还将终身奋斗。
带领高三团队实现了顺德一中高优投档线上线率突破90%佳绩的鲜瑜也是其中的典范。鲜瑜表示,顺德教育大会提出推动顺德教育高质量发展,这点燃了教师队伍的热情,鼓舞了教师队伍的信心。“我们相信顺德把教育作为‘一把手工程’,通过加大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实施‘壮腰工程’等系列措施,必将推动顺德成为高层次教育人才聚集高地。”鲜瑜说。
坚持多年担任初三毕业班教学任务赢得学生和家长一致好评的龙江里海学校教师白彩云也是其中的典范。登上讲坛十四年来,白彩云总是早出晚归,以校为家,细致关怀学生心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辅导,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教书育人先进教师等。今年白彩云获评2019年顺德区“师德标兵”,她说:“面对自己用心经营的圣洁教育事业,无怨无悔,矢志不渝!”
数据也能直观说明顺德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成效。2018年,顺德8人入选广东省特级教师,约占佛山市30%,18人入选南粤优秀教师,1人入选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8人入选广东省新一轮(2018-2020年)中小学幼儿园名教师、名校(园)长工作室主持人;2019年,1人入选全国十大最美教师,1人入选全国模范教师,4人入选广东省名班主任。目前,顺德有在职特级教师23人,正高级教师10人,副高级教师2849人。
9日晚,在全程观看了顺德教育界精彩的文艺演出后,郭文海心潮澎湃地走上舞台,与一线工作者即兴交流。他表示顺德全区上下对教育工作都寄予厚望,顺德有很好的教育基础,基础教育、均衡教育做得非常好,更有一批优秀的教师、优秀的校长,他们有理想、有情怀、有奉献精神,完全有能力把顺德教育办好,做到群众满意。“这是大家的责任,是你们的责任,也是区委、区政府的责任。”郭文海说。
“顺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明天一定会更好,大家有没有信心?”郭文海问。
“有!”台下的教师群体响起的热烈回应,正是顺德开启新篇章、创造更大辉煌的最强音。
◎聚焦
“强师工程”为顺德教育装上“新引擎”
“因为顺德对教育的重视,近年来我们对优秀师资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今年我们就吸引了10多名优秀新老师加盟,其中包括两位副高职称的骨干教师。”桂洲中学校长刘中良说。
用最优秀的人才能培养更优秀的人。近年来,瞄准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目标,顺德按入职教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名师—教育家的梯级路径完整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层级体系,全面实施“青蓝”“骨干”“名师”“教育家培养孵化”工程。
青年教师是生力军,是顺德教师的未来主流力量。过去两年,顺德实施青年教师成长“青蓝工程”,通过师徒结对等方式引导青年教师成长,并以每年评选区教坛新秀为抓手,力促青年教师培养出成效。
骨干教师是学校各学科的业务尖子,是全区名师队伍建设的后备力量。顺德每两到三年评选一批区骨干教师,至今已评选认定1100名骨干教师。目前正与高校开展第七批100名区骨干教师3年培养工作。
名教师是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学科领军人才。2017年12月,顺德印发《顺德区中小学“名师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启动顺德区中小学“名师工程”建设首批名师认定工作,2018年已评选认定顺德区首批名校长(园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分别为29名、150名、66名,进一步激励名师发挥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今后每3年认定一批区名师。
为了搭建教师专业成长高端平台,加速名师孵化,培育教育家型人才,顺德不断加强区特级教师工作站建设,目前完成了80多个省、区名师(班主任)工作室和名校长(园长)工作室建设,新建成区特级教师工作室22个,今年下半年将启动第三批区名师工作室建设,今后每三年认定一批区名师工作室。
此外,顺德还构建不拘一格吸纳优秀人才的良性机制。一方面坚持实施区级统筹的教师公开招聘制度,近年来每年完成600多名教师的招录工作,为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源源不断注入生力军,且来自名校的或研究生学历的优秀毕业生占比不断攀升。
另一方面,顺德不断吸引和培育高层次人才,强化示范引领。目前已完成区内3768名高层教育人才确认工作,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接近200名。
顺德区区长彭聪恩表示,顺德将研究制定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方案,打造更高素质的校长队伍、教师队伍,为教师营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也希望全体教师按照党委政府的部署,聚焦质量,潜心育人,为实现顺德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撰文】蒋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