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为进一步了解佛山巩固疫情防控成效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从5月13日起,《南方日报·佛山观察》、南方+佛山频道推出“夺取双胜利 对话一把手”栏目,对话各部门一把手,敬请垂注。
无论是防控疫情,还是复工复产,佛山青年的身影总是无处不在。
近日,共青团佛山市委书记王树斌接受南方日报专访透露,自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开展以来,团市委、市志愿者行动服务中心、市志愿者联合会发动全市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参与防疫工作。截至5月31日,全市共有855个志愿服务组织参与抗疫行动,上岗志愿者19605名,开展服务项目或活动21812个,累计服务时长超过88.65万小时。
王树斌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共青团佛山市委将从为党培养建设者和新接班人的角度出发,以打造全国“志愿之城”试点城市为契机,将全市108万名登记在册的志愿者组织起来,通过行动进一步讲述“佛山大爱”,助力佛山建设高质量“志愿之城”;同时发挥好佛港澳三地青年人才服务站平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家园。
全方位参与
佛山做法入选团中央推荐案例
南方日报:共青团佛山市委是如何有效动员并组织广大佛山青年参加抗疫工作的?
王树斌:从1月27日起,共青团佛山市委就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工作中。当时我们分析口罩等防疫物资会比较紧缺,便立刻成立专班专组,24小时值班,通过国内、国外等渠道筹措防疫物资,共获得捐赠资金599.22万元,口罩74.06万个、手套16.38万双,主要用于佛山市防控一线及志愿服务保障工作。
在抗疫过程中,我们发动全市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组织,参与交通站场及村居、小区防疫工作,提供体温检测、心理疏导等服务。此外,我们还与中国人保公司合作,为志愿者购买中国人保疫情防控志愿者专项保险,每人最高保障达50万元。
针对佛山很多医护人员去湖北支援抗疫准备比较仓促,我们组织募捐了1125件羽绒服、一批N95口罩、红外线消毒机灯、干衣机、取暖器等物资,累计价值超120万元。同时,组建关爱红领巾志愿辅导队,依托佛山市红领巾示范校的师资力量,总计为200多名一线医护人员和警察的子女提供远程学习辅导和心理健康辅导;市青少宫明确今年对全市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随队记者及其子女免除学费。
此外,团市委还联合市相关部门发起了“阻击疫情 温暖聆听”疫情防控心理援助行动,协同联动佛山市12345热线将心理咨询电话转接至12355热线,创新性探索建立“团委牵头+政府协作+志愿服务”模式。作为全省首创项目,心理援助热线采取24小时运作机制,共接听市民有效求助来电10954个。
令我们欣慰的是,团中央推出的第一篇地方防疫经验总结,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全国只有两个地级市入选,佛山是其中之一。
今年3月,共青团佛山市委开展“爱心助农 致敬医护”活动,向佛山市中医院捐赠一次性医用口罩并派发爱心水果。
南方日报:疫情期间,共青团佛山市委是如何克服困难,助力复工复产复学的?
王树斌:我们采取主动、精准对接需求策略,助力复工复产复学。首先针对佛山市防疫物资生产紧缺情况,各级团组织主动对接防疫物资生产企业需求,协助企业招募各类志愿者,有效缓解企业人手不足等问题。如为南海九江必得福无纺布有限公司紧急招募“制衣大妈”赶制防疫物资;为顺德北滘康正卫生材料有限公司生产口罩招募电工专业志愿者。同时,我们还组织志愿者为全市1324个单位提供免费消毒作业,累计消毒面积达2346万平方米,累计服务时数22632小时。
3月30日,佛山市青年商会与广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行签订10亿元信贷合作备忘录,专项用于支持市青商会会员企业抗疫防疫和复工复产的融资需求。广州银行佛山分行将为市青商会会员单位提供不少于10亿元的信贷规模,其中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不低于2亿元,并在信贷政策、贷款规模、业务效率、金融渠道建设、人力及科技资源配置上给予优先和优质的支持,保障复工复产企业资金需求。
团市委还有序推进市青少宫复工复课,通过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重点对进出通道、环境卫生、场所内清洁消毒、员工个人防护和家长与学员的服务等方面实施严格管控措施。佛山青少宫7个分宫在6月3日通过上级部门的检查验收,符合线下复课标准,并于6月6日复课,满足了疫情防控常态化环境下、校外辅导教育资源紧缺的需求。
志愿者+党员
让“佛山大爱”遍布每一个社区
南方日报:青年人朝气蓬勃,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对进一步激发青年力量,共青团佛山市委有哪些工作计划?
王树斌:共青团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必须密切联系青年、有效吸引青年、广泛团结青年,把最大多数青年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
自疫情发生以来,我们除了在物资上给予保障外,还引导青年开展线上主题团课。3月,团市委组建佛山中学共青团线上导师团,开展“线上微团课”,为团员学生提供每节15分钟左右的线上微团课。5月4日,“五四精神·传承有我”——“青春在战疫中绽放”主题宣讲活动在“南方+”APP等主流媒体平台同步上线直播,通过抗疫一线青年的故事分享和阳光积极的文艺表演,向全市广大青少年和志愿者们传递正能量,活动在线观看人数超102万人,获得超58.5万点赞数、20543条线上评论,引起广泛社会影响。6月1日,市少工委开展了主题为让“红领巾更鲜艳”的“六一”云活动,展示了少先队抗疫成果和优秀少先队员风采,吸引了超15万名少先队员在线观看。
在此基础上,建设高质量的“志愿之城”是我们的重点工作。佛山是全国“志愿之城”第三批试点城市。我们将以试点城市为契机,将全市114万名登记在册的志愿者组织起来,通过行动进一步讲述“佛山大爱”,并为此制定出台《佛山市建设高质量“志愿之城”行动计划》。
所有志愿者在“i志愿”系统上登记注册后就可以参与活动。尤其是今年,佛山要全力以赴夺取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其中,志愿服务在总评中占了很大分量。近期,佛山已要求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为社区提供服务。实际上,这些党员干部也多是从事志愿服务工作,所以我们想探索搭建“志愿者+党员”的志愿者工作机制,让“佛山大爱”遍布全市每一个社区。
同时,我们还要建设高质量志愿服务阵地和项目,深化志愿V站、好人工作室联建模式,突出“一站一特色”,提升志愿服务线下阵地的示范性功能;举办“益苗计划”项目大赛,打造疫情防控常态化志愿服务特色项目,全面提高民生类项目运作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建设高质量志愿服务激励保障,为志愿者提供保险、装备等必备保障,依法维护志愿服务权益;出台文明城市志愿服务站点规范化工作指引,规范全市志愿服务站点,树立城市文明新形象;以“12·5”国际志愿者日为契机,打造全市志愿服务品牌宣传日,让志愿服务成为佛山市民的生活习惯、成为享誉国内外的佛山名片。
2020年母亲节,团市委、佛山市志愿者行动服务中心联合多部门开展“2020漂亮妈妈特别行动——‘万朵鲜花送妈妈’活动”。
做好联系与服务
支撑佛港澳青年创业创新
南方日报:青年也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力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要支持港澳青年和中小微企业在内地发展,对此,团市委有何计划?
王树斌:佛山实施了20多个跟大湾区发展有关的项目,团市委承担了2个。完善港澳青年的创新创业基地和大湾区青年家园的建设是我们工作重点。佛山市青联作为全国18个试点地区之一,我们要发挥佛港澳三地青年人才服务站平台作用,有效联系和服务在佛山学习工作生活的港澳青年和佛山籍在港澳青年。
一是做好“健全地方青联组织社团基础”的试点工作,探索新形势下佛山市青联组织有效覆盖新兴青年群体、培育吸纳青年社团的方法路径,更好发挥佛山市青联在青年组织体系中的枢纽作用。
二是不断丰富青年家园的服务内容和统一视觉化的布置,并在佛山市内继续探索建立新一批青年家园阵地。
三是继续围绕“青年同心圆计划”,推动粤港澳青少年交流合作。
南方日报:在服务本地青年方面,团市委有怎样的计划?
王树斌:除了针对港澳青年的活动外,我们对本地青年的培育也是不遗余力,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就业创业条件。
一是开展“千校万岗”行动,紧密围绕就业工作大局,积极助力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二是实施“圆梦计划”,每年为1100名新生代产业工人提供继续教育机会。同时推动该计划服务升级,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开展技能提升、就业推荐等帮扶行动。
三是全面深化“展翅计划”。在佛山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基层一线等单位中开发高质量实(见)习岗位,为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搭建广阔平台,目前已超额135%完成优质岗位开发指标。
四是今年的佛山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奖金较去年大幅提高,总额高达250万元,希望能吸引更多优秀青年来佛山市创业。
【南方日报记者】尹辅华
【统筹】张培发
共青团佛山市委供图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