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佛山新闻 > 正文

比拼“广场武”、建美食博物馆…佛山文广旅体“十四五”计划这么干


3月10日,佛山市文广旅体局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工作会议,全面总结“十三五”和2020年全市文广旅体发展成就,研究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

“‘十四五’时期是佛山文广旅体行业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佛山市文广旅体局局长陈新文介绍,佛山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紧抓“双区”驱动契机,立足城市文化品牌,讲好岭南文化故事,加强公共文化建设,促进文广旅体融合,努力塑造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文化优势,为佛山争当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作出积极贡献。

哪些内容与你息息相关?一起来看!

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工作会议现场。通讯员供图

●重点打造20个以上个景区化村落

推动禅城区、高明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红色旅游发展,推动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繁荣。争取再申请认定一批省级乡村旅游精品路线、省级文化和旅游特色村,重点打造20个以上景区化村落。

新增5家3A以上旅游景区

抓好全域旅游形象化设计,完善交通接驳系统。丰富优质旅游产品供给,新增3A以上旅游景区5家。推动研学旅行和工业旅游等特色旅游业态发展,组织开展佛山市工业旅游示范点认定培育评定、研学基地认定。

完成不少于100个社区体育公园

推进南海文化中心、南海体育中心、德胜体育中心等20余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快社区体育公园建设,2021年全年完成社区体育公园(新建或改建)不少于100个。推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大剧院等公共文体设施改造升级。全力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推动邻里图书馆、“祠堂+文化”示范项目通过终期验收。

发展“云上”服务和“嵌入式”公共文化服务

推进“粤书吧”“两中心融合”试点建设。开展城市音乐季、艺术季惠民演出,打造十大群众文体品牌活动。推进“知新阅易”“知书达里”等创新探索,发展“云上”服务和“嵌入式”公共文化服务。

深化广佛公共文化服务同城化

设计“政府+市场+社会”对外交流合作机制和平台,与广州打造岭南文化“双核”,深化广佛公共文化服务同城化,夯实佛山市图书馆同广州图书馆通借通还机制建设。加强与深圳合作,主打“佛山非遗+深圳设计”。把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打造成为“引领珠三角、辐射粤港澳”的全省公共文化服务先行地、高端艺术社区、中央活力带。

筹办首届澳门·佛山节

加强广佛深港澳合作,筹办首届澳门·佛山节。广泛开展城市旅游营销,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旅游展会,在粤港澳大湾区、高铁沿线等旅游目的地城市及部分境外客源地城市开展形式多样的城市旅游形象宣传。

推动国家武术研究院岭南武术研究中心落地

举办武林大会、全国武术散打职业联赛、佛山传统武术国际邀请赛、广东省武术精英大赛、“百姓英雄”功夫搏击赛等。推进世界功夫之城建设,推进功夫主题景区和功夫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推动国家武术研究院岭南武术研究中心落地,积极协调功夫小镇建设工作。

支持禅城建设佛山功夫集聚中心,支持顺德打造李小龙故居功夫文化保护实验区。

开展“广场武”活动

举办系列武术赛事,深化建设功夫角,开展“广场武”活动,开展武术进机关单位100个,进村居50个,进企业20家。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打造一批全民健身活动品牌,科学评估疫情影响,视情况举办篮球赛、龙舟赛、龙狮武术等群体赛事和活动,开展全民健身线上系列活动。

推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普通市民开放

进一步加大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力度。加强“体医融合”研究,推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普通市民开放。做好参赛备战和后备人才培养,围绕备战奥运会、全运会和省运会,提前谋划项目布局,深入推进体教融合,抓早、抓小、抓细、抓实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探索发展冰雪运动。

佛山市博物馆新馆2021年底建成开放

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以及佛山革命文物展,印发《佛山市博物馆之城规划》,加大非国有博物馆扶持力度。佛山市博物馆新馆2021年底建成开放。探索筹建“佛山状元文化博物馆”,打造博物馆群落。推动市、区博物馆“云展览”建设,促进与博物馆教育、传媒推广的深度融合。

加快推进市、区美食博物馆建设

以“佛味全席”为抓手推进粤菜粤厨名城建设。推动“佛游味劲”文旅餐饮融合发展和乡村旅游粤菜美食点建设,加快推进市、区美食博物馆建设。依托非遗项目、民俗活动、历史名人等佛山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涉外文旅交流活动,搭建文旅对外交流平台。

大力发展电子竞技、电子音乐等新兴产业

开展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提高文旅产品、服务供给品质,培育文旅消费新的增长点。持续打造九大文化产业集聚区,支持创建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合作试验区,加快影视企业集聚,重点扶持网络影视,大力发展以电子竞技、电子音乐、网络视听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继续跟进东洲鹿鸣、电竞文创园、岭南千古情等已有项目建设。创新推动夜间文旅业态发展和项目落地。

力争培育10家以上文化产业领域瞪羚企业

加快文旅产业升级,建设产业科技融合新平台。打造9大文化产业集聚区,力争推动1个珠宝玉器行业产值超800亿元,包装印刷、玩具制造、创意设计、工艺美术等4个行业分别超300亿元,影视传媒、体育休闲、视听设备制造等3个行业超100亿元,力争到2025年培育10家以上文化产业领域的瞪羚企业。鼓励建设2个以上高科技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项目和1个以上产业基地(园区)。

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泛组织开展“党的光辉照我心”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推进《闯广东》《红色卫士》《郁郁葱葱》《陈铁军》等重大题材文艺创作生产,开展系列主题展览、主题文艺演出等文化活动,努力推出更多更优秀的文化产品、文艺作品、旅游手信,当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红色文化的弘扬者、先进文化的践行者。

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深挖历史文化内涵,高质引领城市发展新辉煌。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活动内涵,保护并利用红色革命遗址,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营造和谐善治的社会氛围。加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创作,提升本土原创能力,繁荣新时代文艺。

推出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

搭建非遗传承与活化平台,推出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助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现代审美、现代科技和现代产品。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UCCN),打造“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活化利用文物资源,推进文物等级申报工作。开展古籍普查和保护工作,加强古籍版本和内容研究。


数读佛山文广旅体“十三五”成绩单

NO.1

“邻里图书馆”项目获国际图联国际营销奖第1名。全民阅读发展水平指数全省第3。6部优秀作品获得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100%

全市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达100%。佛山广电、电视覆盖率达100%。

33家

全市对外开放A级景区33家,较2015年增加17家。成功创建2条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国家级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基地,1个国家级研学旅行基地。

143家

旅行社143家,较2015年增加35家,其中5家进入全国百强社,12家进入广东省30强。

238家

全市已有及在建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145家、美术馆(艺术馆)93家,共238家,其中5个博物馆被评定为国家二级、三级博物馆。

396个

新建、改建完工旅游厕所396个,建成民宿190家,50条古村落活化任务圆满完成。

1700家

共有影视相关企业超1700家,与南方影视中心成立前65家相比增长近30倍。

1768.89平方米

全市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室内面积1768.89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81平方米,人均公共藏书1.4册。

3360亿元

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以上,旅游业总收入五年累计3360亿元,共接待游客2.47亿人次。

【南方日报记者】王雅铄

【通讯员】邹红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