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佛山市公布上半年经济数据:2021年上半年GDP为5474.12亿元,同比增长17.3%。
纵向对比,佛山经济发展稳中加固、稳中向好,亮点纷呈。从全国来看,佛山干得怎么样?
近日,同为万亿级城市,无锡、南通、泉州也于近日公布了上半年数据。这三座城市的经济总量接近佛山,并均为普通地级市,与佛山之间构成了天然的城市坐标系。
让我们在四座优秀的城市间进行一场横向对比,重新解读上半年佛山经济。
根据GDP总量大小,四地排名为:无锡、南通、佛山、泉州。
上半年,这四座万亿级城市普遍发挥良好,增长稳健。
其中,上半年无锡是其中唯一GDP超过6000亿元大关的城市,达6499.21亿元。
新晋万亿城市南通,去年全年GDP排名在佛山之后。但今年上半年,南通以9亿元的微小优势超过佛山。不过,十亿级的领先优势,也很容易被再次反超。
在四座城市中,佛山GDP增速第一,同比增长17.3%,比其他三个城市高出几个百分点。
相比其他城市,佛山这个成绩更显珍贵。这是因为,上半年佛山是四地中唯一经历过本土疫情的城市,全市一度采取了严格的管控措施。在这种情况下,佛山仍然能够保持较快增长,这充分证明了佛山经济的韧性。
纵观四地,除无锡外,南通、佛山、泉州三地的经济总量“咬”得很紧,下半年谁更领先,尚属未知。
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是佛山的王牌。上半年,根据第二产业增加值大小,四地排名为:无锡、佛山、泉州、南通。
无锡、佛山均超过3000亿元,排在前两位。其中,无锡领先佛山不到12亿元,两市几乎平手。
泉州总量也逼近3000亿元关口,仍落后佛山约70亿元。南通总量最低,与佛山还有200亿元以上的差距。
从增速看,佛山最高,是上半年唯一同比增长超过20%的城市。
上半年,佛山在产的33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2个实现同比增长,正增长行业个数比2019年同期多7个。
同时,佛山工业中的主导行业保持较快增长,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汽车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速均超过了30%。
制造业的旺盛增长态势,是佛山今年经济最重要的“压舱石”。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佛山工业投资增长59.6%。只要制造业保持状态,今年佛山就能够做到“心中有底”。
根据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大小,四地排名为:无锡、南通、佛山、泉州。
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排名第一的无锡优势巨大,比排名第二的南通高出700多亿元,比排名第三的佛山高出1000多亿元。
事实上,无锡与佛山的GDP差距,也正是1000亿元左右。这1000亿元,主要就是服务业上的差距。
从上半年情况看,其实佛山服务业出现了很多亮点。例如,代表新兴服务业的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多式联动和运输代理业三个大类行业实现高速增长,增速分别达到94.0%、43.2%和50.8%。
不过另一方面,佛山的消费热度表现一般。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74.63亿元,同比增长18.1%,比2019年同期下降2.8%,两年平均下降1.4%。佛山要振兴服务业,必须提振消费。
总体上看,佛山服务业经济规模,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根据上半年出口总额大小,四地排名为:佛山、无锡、南通、泉州。
其中,佛山以2587.9亿元的总额遥遥领先,比南通、泉州高出一千多亿元。单独从增速看,泉州的增长也很快,但总量远远比不上佛山。
家电、灯具等佛山传统制造业是出口旺盛的最大受益者。根据佛山海关的数据,上半年佛山传统优势产业出口全线快速增长,工业原材料和中间品进口增速明显。出口机电产品增长49.9%,占同期佛山外贸出口总值的54.1%,其中出口家用电器361.5亿元,增长26.2%,出口灯具143.7亿元,增长98.5% 。
出口的好成绩,反映了佛山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强大竞争力。
根据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四地排名为:无锡、泉州、佛山、南通。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是一座城市“财力”的直接反映。税收是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这个指标越高,往往城市的经济活力就越强。同时,这也意味着政府有更充足的资金,可以投向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支出。
四座城市中,无锡不仅总量排在第一位,而且领先优势明显,比第二名的泉州高出140亿元以上,“财力”与GDP保持了一致。
从总量看,泉州、佛山分列第二、三位。单看增速,佛山比较理想,在四座城市中排名第二。
从上述五个指标的对比来看,佛山共有1项排名第一、1项排名第二,分别是出口总额、以及第二产业增加值。这两个指标的领先,符合佛山制造业大市的特点。
无锡、南通、泉州都是全国经济强市,各项指标与佛山互有高低,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回看佛山,上半年经济亮点纷呈。此次进行比对的GDP、二产、三产、出口以及公共预算收入,只是众多指标中的一小部分。由于四座城市公布的数据指标不完全一致,无法全部横向对比,因此也无法反应佛山经济的全貌。
但在对比之中,佛山经济的长板与短板的特点,仍然非常清晰。
作为佛山经济长板的制造业,依旧很强,但也需要提升。在佛山上半年5474.12亿元的GDP里,二产占比达到了55%以上。但需要强调的是,此次横向对比的其他几座城市制造业都不弱,特别是无锡、泉州与佛山不相上下,佛山并没有形成绝对优势。
要保持制造业的持续领先,必须拿出超前引领的大手笔。
前不久,佛山发布了《佛山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若干措施》,坚定不移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这正是佛山市委、市政府创造制造业新优势、新动能的一项长久之计。相信随着这项工程获得阶段性进展,佛山制造业将再上一个新台阶。
而佛山的短板则仍然是服务业。
从上半年数据看,佛山服务业经济规模,与其经济总量不相称;横向对比也远低于无锡、南通这样的万亿级地级市;对泉州的优势也不明显。
但这也正是佛山经济总量实现结构性上升的空间所在。
制造业、人口是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的需求基础。在这两方面,佛山基础都颇为雄厚,超过很多城市。
以无锡为例,其制造业规模与佛山处在同一水平;但无锡常住人口并不多,“七普”结果为746万人。而佛山达949.8万人,高出无锡200万人。
从上述对比来看,佛山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市场需求可能与无锡相近,生活性服务业的需求有接近、甚至高于无锡的可能。
但在现实中,上半年,无锡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佛山高出1000亿元以上。有朝一日,当佛山的服务业达到无锡的水平,佛山的经济总量将实现结构性上上升。
【南方日报记者】赵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