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佛山新闻 > 正文

开通运行17年接听热线百万次,佛山这趟直通车成效不一般


日前,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局长陈爱贞上线《问政佛山·2022开新局——民生直通车特别策划》融媒体系列访谈。佛山各区如何推进15分钟步行核酸“采样圈”建设?如何实现“家门口的医养结合”?针对佛山疫情防控、老人康养服务等市民关心的一系列问题,这期节目进行了详细解读。

《民生直通车》是由佛山市直机关工委统筹策划、携手本地媒体制作推出的一档党风政风行风融媒体系列访谈节目。每期节目会围绕不同的民生热点话题,邀请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上线,解读宣传政策,回应群众关切。

佛山市直机关纪检监察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持续办好《民生直通车》是市直机关工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机关效率提升与作风建设走深走实的一项重要举措。

接下来,围绕佛山市委“515”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市直机关工委将继续以该节目为抓手,搭建政民“连心桥”,推动机关作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听民意解民困

接听市民电话数量达百万次

“希望东平隧道能尽快通行公交车,提升汾江南路段居民出行的便捷性”“希望各个镇街能把桥下空间利用起来,让市民有更多的娱乐空间”……近日,佛山市交通运输局上线《民生直通车》节目,围绕“全力推进城市畅通工程”等话题,不少市民踊跃参与交流。

倾听民意、关注民生是《民生直通车》的重要功能定位。市直机关纪检监察工委负责人表示,从节目选题与话题设置上,《民生直通车》会重点关注教育、医疗、交通、城管等与群众衣食住行紧密相关的领域。针对市民在节目中反映的诉求,相关部门负责人都会及时现场反馈,并在节目结束后尽快推动解决。

例如,在佛山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杨舜上线《民生直通车》期间,有市民投诉禅城江湄路某小区南门口的消防通道长期被车辆堵塞,多次反映均未得到解决。

节目播出后,佛山市消防救援支队马上派出人员到现场进行排查整治,发现市民投诉的消防通道是物管自己规划的,而小区原有消防通道已被截断等相关情况。随后,消防救援支队针对系列问题给出了整改方案,也获得市民一致好评。

每年5月是“通信月”。在此背景下,《民生直通车》邀请广东广电网络佛山分公司上线,节目中,有市民反映目前广电的开机界面对老年人“不太友好”,建议增加针对老年人的使用设置。目前,该公司正针对这一诉求对产品相关功能进行优化升级。

群众之事无小事。“虽然市民反映的大多是一些具体问题,却与其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上述负责人表示,通过这档节目,政府部门可以进一步了解群众诉求,将其作为找准问题、改进作风的重要抓手,同时也能让群众感受到政府部门“为人民服务”的诚意与温度。

从2005年底开播至今,《民生直通车》已走过17个年头、播出约800期、解决问题近5万个。“从开播至今接听市民电话数量已达百万级。”节目组相关负责人表示。

既接地气也通天线

强化部门抓落实的过硬作风

17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市民参与互动的渠道也在不断更迭。节目组相关负责人介绍,节目上线之初,电话热线是市民参与节目互动的主要渠道,“每期节目都要接入一两百个市民电话”。

近年来,顺应媒体融合浪潮,《民生直通车》从传统广播节目升级为音视频同步直播。在互动渠道方面,除了电话热线,市民还可通过手机客户端、网站、微信等各种线上渠道参与。值得一提的是,该节目还与佛山“12345”热线、市长直通车平台打通。这意味着,群众在节目平台提出的诉求可直接传递到上述两个平台,并在规定时限内得到部门反馈。

与技术手段同步升级的还有节目形式。今年,在市直机关工委主导推动下,《民生直通车》创新推出“问政佛山”融媒体系列访谈特别栏目。聚焦市委、市政府各项中心工作与热点话题,该栏目会邀请政府相关部门“一把手”接受问政。目前,已有14个部门的“一把手”上线节目。《民生直通车》系列访谈通过融媒体手段进行传播,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每期系列访谈均截取直播视频制作出不到一分钟短视频产品,在佛山本地主要网络平台播放。其中,佛山市轨道交通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卫东的短视频,短短5天内,总播放量超过35万。

当前,佛山正锚定“515”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奋力前行。这就要求各个政府部门强化抓落实的过硬作风,练就抓落实的“铁肩膀”。市直机关纪检监察工委负责人表示,通过邀请“一把手”上线节目,一方面能更全面地向外界展示部门正在推进的各项重点工作,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拉近部门与群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提升市民对各类政策的理解度。

“《民生直通车》节目能持续推出17年,归根结底是其始终秉持心中有民的情怀。”上述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市直机关工委也将多措并举持续推进机关作风效能建设,进一步提振机关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撰文】王芃琹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