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佛山新闻 > 正文

武林新故事:武者、武术、武馆共护“平安佛山”


连日来,在佛山多个地方,不论是巡逻,还是防范诈骗宣传活动上,都能看到一群“特殊”的身影:他们是习武多年的“武林高手”,在现场配合警辅人员守护大家平安。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呼——佛山功夫平安志愿者。习武15年的功夫教练张恒就是志愿者之一,“能为守护大家平安付出一份力,是我们习武之人的荣幸。”

今年已有上千名像张恒这样的“武者”,参与“平安佛山”建设。与此同时,咏春技法融入警拳并广泛传播,武馆升级为社区平安驿站,就近接受群众的紧急求助,也在佛山各处上演。

作为中国唯一获得“武术之城”称号的城市,佛山武林正通过人、技、空间三条路径,融入“公安+物联”群防群治体系,为“平安佛山”加上多层保护罩。

佛山功夫平安志愿者配合警辅人员开展巡逻、交通管制等工作。南海丹灶供图

武者:“武林高手”成平安志愿者

像张恒这样的佛山功夫平安志愿者,他们或是武馆教练,或是功夫爱好者,个个“身怀绝技”,守护着市民的平安。这是今年以来,佛山推进“功夫文化”融入“平安佛山”建设的创新探索。

最近两个多月,由佛山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文广旅体局、团市委共同管理,吸纳佛山众多习武人员组建的“佛山功夫平安志愿队”不断扩大。截至5月31日,共组建佛山功夫平安志愿队支队5支、分队66支,吸纳功夫志愿者1101名。

佛山功夫平安志愿队将“功夫文化”与“平安佛山”建设深度融合,让武者传习佛山传统功夫文化的同时,也志愿肩负起参与群防群治的社会责任。

今年中、高考期间,佛山各个考点也出现了佛山功夫平安志愿者的身影。他们在现场配合警辅人员进行巡逻、路人劝导、交通管制等工作。高考期间的三天护考,让佛山精武体育会会长吴德明深有感触。作为佛山功夫平安志愿者,“看到考生们能平平安安完成考试,我觉得我们的护考很有意义。”

吴德明(右一)作为佛山功夫平安志愿者,助力平安高考。受访者供图

吴德明(右一)作为佛山功夫平安志愿者,助力平安高考。受访者供图

时针再往前拨。5月12日,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小塘派出所还联合佛山市功夫平安志愿队小塘咏春分队,走进狮山中心小学,为师生组织了一场功夫反诈讲座。小塘咏春分队队长董崇华将咏春套路融入反诈骗安全教育,从传统武术文化角度层层踢破骗局,助力“平安校园”建设。

佛山,武术之乡,拥有各类拳种52个,武术馆近200家,功夫角102个,有超过1万名武术从业人员和10万名武术人口。在不少武者看来,今后如能充分吸纳这些“武林人士”融入佛山群防群治体系,将助力佛山创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武术:咏春技法融入警拳

除了“武林高手”参与群防群治,实现“人”的融入。最近,一些佛山武术也融入其中。

撤步、变掌、提拳、拉肘、抱摔……近日,在一套首度亮相的“佛山警拳”中,就出现了佛山传统武术——咏春拳的“身影”。

吴德明与警辅人员、治安联防队、保安员等人一起展示佛山警拳。受访者供图

这套“佛山警拳”是由佛山市公安局教官团队设计研创的,共分16个招式,既借鉴了军警部队擒敌拳的技术动作,也融合了咏春拳的精粹技法,拳打脚踢、摔擒合一,防反一式。

今年5月17日,佛山警拳首次亮相“功夫文化”融入“平安禅城”主题培训活动现场。在吴德明的带领下,警辅人员、治安联防队、保安员等人一起向市民展示了这套拳。每个动作都刚劲勇猛、整齐划一,赢得了现场市民的阵阵掌声与喝彩。

据了解,咏春拳的招式与擒敌拳差别较大。擒敌拳讲究先发制人和力度,要求快、狠、准、稳和一招制敌,对体力消耗较大。咏春拳则不同,它靠的是一股巧劲,拳快而防守紧密,马步灵活,攻守兼备及守攻同期,注重刚柔并济,气力消耗量少。“二者结合,具有很强的实战价值和鲜明的佛山公安警体特色。”吴德明说。

不仅能有效“治敌”,这套拳法还能“防身”。王艳是佛山一名物联会队员,日常工作内容是参与社区的矛盾调解和一系列的便民帮扶。“这套拳让我在处置突发情况时,能很好地保护自己。”王艳告诉记者,跟着武术教练学习“佛山警拳”半个多月后,她的身体素质也提高了不少。

这套佛山警拳简单易学,很好上手。”吴德明透露,他计划接下来先在佛山精武会内部推广这套拳,然后教给更多市民。

武馆:晋升“社区平安驿站”

近日,佛山多家武馆也开始“变身”,成为“社区平安驿站”,就近接受群众的紧急求助。

佛山鸿胜纪念馆是佛山禅城首家试点升级为“社区平安驿站”的武馆。禅城公安治安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日常生活工作中,大家遇到需要紧急救助的情况,第一反应就是拨打110或者奔赴派出所报案,而武馆成为社区平安驿站后,给就近有紧急求助需要的群众提供了新的渠道选择。

据悉,武馆升级为“社区平安驿站”后,将在前期完成武馆人员相关法律知识学习和业务指导培训的基础上,配齐一键报警、图文传输、应急处突等装备,主动设置求助通道,就近接受群众的紧急求助。同时,武馆也将被纳入公安派出所“公安+物联”群防群治最小应急单元进行统筹管理,接受派出所统一指挥调度。

这些武馆将参加治安巡防、电动车安全隐患排查、特殊人群人文关怀、担任兼职公交车安全员等志愿工作。它们还被打造成反诈、禁毒宣传阵地,成为传递知识的“平安课堂”。近日,禅城公安联合多个新晋为“社区平安驿站”的武馆,请市民前来体验“功夫+反诈”“功夫+禁毒”系列活动。

截至6月1日,佛山已有21个武馆通过这种方式试点升级为“社区平安驿站”,佛山武馆正成为守护街区的“平安堡垒”。

【南方日报记者】刘明 刘佳伦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