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东莞40年40事(37)|挺进创新型一线城市!2017年发力广深科创走廊建设


查看专题:40年40件事

2017年9月,广东省委常委会议原则通过《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要求集中力量推进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沿广深轴线形成高度发达的创新经济带,广州、深圳、东莞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规划范围内的所有产业、项目都要围绕创新进行布局,把重点创新战略平台和创新节点一个一个建设起来。

图为中国散裂中子源。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承载着改革开放40年来最优质的创新资源,是广东链接全球创新体系的门户。在这条科技创新走廊上,广州带来的知识流动、深圳的创新活力以及东莞等地高效快速的产业化优势,多种元素聚合叠加下,一条创新经济带应运而生。

10月,东莞市高规格召开推进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工作动员会暨系列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及规划发布会议,贯彻落实省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暨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建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会议明确提出东莞向创新型一线城市挺进的战略目标,将与广深并肩参与世界城市群的竞争,实现在新一轮发展中的历史性跃升。围绕这一目标,东莞重点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升级版,出台了《关于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升级版的行动计划》,围绕“一廊”“两轴”“三带”总体思路,实施“科技创新平台‘支撑计划’”等十大行动计划,用以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支撑力。

图为东莞中图半导体的无尘车间里,大量的刻蚀设备不停的运转着,大量自动化设备的采用减少了工人的数量。

2018年2月,东莞深化创新驱动、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高规格召开,展示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启动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并发布一揽子高含金量“政策包”。会上,《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段)空间规划》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段)空间规划实施工作方案》公布。这是对接东莞“创新驱动升级版”,指导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段建设和发展空间的纲领性文件,同时是下一阶段创新平台和创新节点规划建设的指引文件。

通过高水平的规划设计、高标准的建设实施,搭建创新平台与节点,为前瞻性新兴产业布局;优化广深科创走廊东莞段的环境品质,为加速聚集全球优质创新要素提供空间保障。

vivo研发中心内,正在进行手机自由跌落测试。

东莞还率先启动了广深高速创新带“1+1+11”示范建设,以广深高速公路、滨海湾新区及沿线11个镇街为重点,打造包括水乡新城、石鼓片区等在内的13个科技创新载体。投入290亿元推进沿线14个产业类连片改造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沿线环境和科技平台建设水平。同时,在广深高速跨越的9镇街,东莞将加快实施133项沿线环境品质提升工程。

为了使规划蓝图加快成为现实,东莞还重点推进加快平台节点建设、集聚科技创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升空间环境品质、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强市际协同合作六项实施行动,探索构建有利于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空间政策体系,为东莞成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中部脊梁提供空间载体。实施工作方案则排出了“一年起好步、三年见成效、五年大提升”的时间表,落实六大行动下的17项具体工作任务,制定周密的规划建设指引和保障措施。

【策划】靳延明 郭文君

【记者】郭文君 欧雅琴 陈琬莹

【摄影】孙俊杰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