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档案
朱明健,77岁,广东省公安厅原副厅长,从警40年,先后指挥、带领广东刑侦团队参与侦破了“6•13”东星轮千万港元大劫案、“12•22”番禺持枪抢劫银行1500万元解款车案、“4•15”中山持枪抢劫储蓄所案、“9601”亚洲第一宗贩毒案、“9810”张子强严重暴力犯罪集团案、“9898”特大走私受贿案和“9901”杀害23名远洋船员特大海盗案等一系列曾在境内外引起震动和关注的重特大案件。
1998年12月,公安部给朱明健记一等功;1999年6月,广东省委授予他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称号;1999年8月,获“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称号;1999年9月,获公安部“全国人民警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
77岁的朱明健,被全省公安民警亲切地称为“朱老总”,退休十多年,他“警色”未褪,始终心系警队、胸怀群众。
这位小个子警察,一辈子都在与不法之徒斗智斗勇。他的从警生涯,交织着刀光剑影,激荡着叱咤风云,用他自己的话说,“有时还是提着脑袋干活的”。
他负责侦办的不少都是广东公安史上的大要案件,而他的从警经历,恰恰浓缩了改革开放几十年广东社会治安由乱到治的变迁,也见证了广东公安一路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守护南粤平安的奉献和牺牲。
广东公安评选百名英模,朱明健的名字当之无愧。广东公安百名英模肖像摄影展开幕前夕,南方+记者专访了这位警界大V。
谈从警经历
“没想到,我这个小个子可以当警察”
南方+:朱老总您好!对您的这个称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叫起的呢?
朱明健:1986年,我担任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副总队长,那个时候就有人叫我“朱老总”,90年代初我回到刑事侦查处,当了刑警总队总队长,“朱老总”的名字就叫开了。1995年我当省公安厅副厅长,分管刑侦、治安、经侦、监督处、法制处、出入境等多项业务,从那个时候,“朱老总”的称呼就传开了。
南方+:您学的是中文,为什么后来当了警察呢?是什么机缘让您进入这一行?
朱明健:我当时的家庭比较困难,母亲双目失明、父亲残疾,1961年,我考上韩山师范专科学校(即现在的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科,也是山区里唯一的一名大学生。当时我的想法就是毕业后回到家乡当一名语文老师,回到老家龙川,靠近家庭、照顾父母。1963年,因为国内对敌斗争形势严峻,省委决定从当年大学应届毕业生中抽调毕业生充实到政法队伍,因为我出身比较好,没有海外关系,在学校表现比较好,就被分配到省公安厅当了一名刑事侦查员。因为党组织需要你,你就得服从组织需要。
南方+:您还记得刚入行那时的情形吗?
朱明健:我是1963年7月底报到的,到省政法干校培训四个月后就到单位上班,当时还没有给我们发警服。1964年,厅里要给新入警的同志发新衣服,由于我的个头小,没有适合我的码数,只得专门去定做。
南方+:您的身高?
朱明健:一米六!(笑)没想到,我这个小个子可以当警察。不过那时候对身高要求不严,主要还是考核社会背景和政治表现。
南方+:刚穿上警服有什么感受?
朱明健:说实话,刚刚穿上警服那会儿,感触不太深。对这身服装、对这份职业的感情,是随着工作后才慢慢加深的。真正投入到其中了,对警察的情怀也就出来了。穿上这身警服就意味着,你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警察事业,要对得起这身警服,对得起头顶上、帽子上的警徽。
谈张子强案
靠智慧制胜,靠法律制伏
南方+:您一直在办案一线,从警40年,办了很多大要案件,而且有不少复杂、棘手的案件。对警察来说,是不是特别过瘾吗?
朱明健:谈不上过瘾。其实在一线办案很“命苦”,但我们身上有责任、有担当,无论多么复杂、棘手,都要全力以赴,才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南方+:改革开放后的广东,尤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治安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那时的治安是一个怎样的状况?作为广东刑警队伍的主要负责人、省公安厅的领导干部,您压力大吗?
朱明健:改革开放后,当时有句话叫“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很多内地的人南下来到广东创业打工,而广东的南面又毗邻港澳,所以治安环境比较复杂,处在“南北夹击”的态势。不少案件的作案人员和受害者都是流动人员,破案难度很大。
南方+:协助港澳破案也是当时一项重要任务吗?
朱明健:是的,我说一个案例。1992年5月香港发生了一起瑞兴麻将馆抢劫案件,杀害了几个牌友,逃跑时与警察发生枪战,打死打伤了十几名警察和群众,制造了香港开埠以来最严重的暴力案件。主犯外号叫“肥公”,作案后带了2支手枪和2枚手雷逃到了广东,在韶关又杀害了一名刑警。我当时就下定决心,绝不能让战友白白牺牲!我们抓获了“肥公”手下一名马仔,经审问,他交代“肥公”就藏在广州滨江东路某一间出租屋。你知道,滨江东那一带人很多,如果直接围捕或使用催泪弹,很有可能伤及无辜群众。怎么抓“肥公”?很难办。后来我们联系了出租屋的业主,凌晨3点制定了行动方案,成功抓到了“肥公”,在他的枕头下和床头柜中分别搜出2把上了膛的手枪和2枚手雷。
南方+:那时候粤港警务合作情况如何?
朱明健:上世纪90年代初,广东警方查获了香港被盗的高档小汽车200多台、集中箱车200多台、5艘高级游艇,全部无偿移交给香港警方,同时还抓获了200多名通缉犯移交香港警方处理。粤港两地警方警务合作创造了历史,创造了辉煌。
南方+:跟那些心狠手辣的劫匪、歹徒较量,您觉得棘手吗?
朱明健:跟这些人交手,要靠智慧去制胜他们,靠法律去制伏他们。张子强很聪明,也很狡猾。1998年1月底,他持伪造的假护照、以商人陈庆威的名义从曼谷进入广东。我们抓了他,第二天就审问他,他说,你们广东警方抓错人了,我不叫张子强,我叫陈庆威,是香港守法的商人,快点把我放了!但我们都清楚,这就是张子强。我就提出审讯工作“突破三号、冷却一号”方案,先突破三号对象张志峰,把张子强“冷却”了将近三个月。把所有犯罪证据搜集到七七八八的时候,我们再提审他,他还振振有词地说:不是关一个月吗,怎么关了我两三个月还不放呢?你们违法了哦。我们就说,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侦查羁押期限自查清其真实身份之日起计算。也就是说,这两三个月是白关了。张子强说,我败给你们广东警察了,从那时起他就开始慢慢招供了。
南方+:有传言,当时因为办张子强案,他的死党要花几百万买您的人头,有此事吗?
朱明健:我原来用的那个电话号码,是公安厅发给我的,有一天就接到一个电话:“你是朱老总啊,小心啊,500万买你的人头!”你说是真的还是假?公安厅领导很重视,专门派了一名武警守在我家楼下。谁知道是真是假?就算假的,也要当成真的来对待,就是提高警惕。我家属小孩非常紧张,每天晚上都会打电话问我在哪里,确定了我在办公室时,他们才放心。为了安慰家人,我倒是常常开玩笑说,500万就想买我的人头,开价太低了!(笑)
南方+:办这宗案件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期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工作状态?
朱明健:我们整整吃了半年盒饭,都不回家,一天三顿都在指挥部解决,晚上就睡在办公室。办理这宗案件,责任重大,压力特别大,也很不容易,既然中央和省委领导那么信任我们,我们就一定要把它办成“铁案”,彻底摧毁这个跨境犯罪团伙。
南方+:在张子强等人被绳之以法后,您是什么感受?
朱明健:(摊开双手摆出邀酒手势)拿酒来!我们要好好庆祝一下!当年12月5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张子强犯罪集团案作出终审判决,维持原判,判处张子强5名案犯死刑立即执行,在番禺靶场执行枪决,大快人心。成功结案,那种心情难以言说,非常激动,也是百感交集,所以,我们拿酒庆功。后来公安部授予我们9810专案组“特别能战斗”荣誉称号。这么多年来,我们专案组的队友们每年都会定期聚会,回忆往事、聊聊近况。20年快过去了,当年专案组里的小伙子们,很多都走上了领导岗位,在公、检、法等各个部门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谈办案体会
要总结经验,更要总结教训
南方+:如果案件一直破不了,您会发脾气吗?
朱明健:这种情况下我不会发脾气,但是,案件搞错了,我会发脾气。1996年,某市曾发生一起银行抢劫案,杀害了三名银行营业员和一名司机。现场技术员勘查时没有把建档枪支鉴定出来,影响了我们的侦查方向,我很生气,就狠狠批评了他。
南方+:鉴定错了,会影响到什么呢?有必要那么生气吗?
朱明健:是建档枪支,侦查范围就很小;不是建档枪支,范围就很大,大海捞针,到哪里找去?我非常生气,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了案件的侦查方向。后来别人告诉我,这位技术员刚工作不久,技术还不熟练,我的气也就慢慢消了。马上调动省厅的技术力量进行鉴定,很快确定就是建档枪支,当天晚上12点采取行动,把案犯缉拿归案。
南方+:2016年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番禺大劫案的主犯陈恂敏没能落网是您的一大遗憾,您说这句话没多久,最后一名逃犯就在当年12月份落网了。这起跨度长达21年的大案,也是让您感触很深吧。
朱明健:1995年12月22日,番禺发生了武装运钞车抢劫案,1500万元的运钞车被劫,两名押运员被杀,这是当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涉案金额最大的一起武装劫钞案。根据案发现场枪弹痕迹检验,这支枪来自清远,我当机立断,连夜就把指挥部搬到清远市公安局。专案组用了10天侦破了这起案件。但是,主要嫌疑人陈恂敏、陈海强潜逃,始终成为我的遗憾。2016年9月,我还沿着当年侦查办案的路线重新走了走,去清远见了当年一起办案的刑警,还专门去了一趟连山县的鹰扬关。2017年1月,得知陈海强投案自首、陈恂敏落网之后,我整整一夜没有睡着,这个20多年来的遗憾,终于被填补了。这也正是一代代广东刑警多年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结果。
南方+:当年办这宗案件,有什么遗憾没有?
朱明健:还是有不少遗憾和教训的。1996年,我召开了全省刑侦总结教训的大会上带头总结了“12•22”案件的三大教训:一是当时以为逃犯会逃往香港澳门,没想到他们竟是沿着北江、西江逃窜;二是当时在对一名案犯询问“二何”下落时,他吞吞吐吐,我们也没有下决心立刻实施抓捕;三是我们在广西抓捕嫌疑人吴兆全时,如果当时能提前动手,就不会导致延误。也正是从那次会议开始,广东公安树立了及时总结教训、主动检讨的作风。这么多年来,在侦破绑架案件中,我们没有发生过一起因警察失误而造成的撕票案件。
南方+:从警40年,如果要对这段难忘的职业生涯做个小总结,您有什么会跟我们分享呢?
朱明健:从警40年来,我的体会主要有五点:一是作为一名警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革命人生观,全心全意为党为人民工作;二是要忠于法律,严格依法办事、公正办案;三是不但要及时总结经验,更要总结教训,找到前进的方向;四是要虚心向基层同志学习,向社会实践学习,向周围的老同志学习,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能够给予我们很多帮助;五是领导干部要清正廉洁,爱兵如子。
【记者】洪奕宜 吴珂
【通讯员】曾祥龙
【校对】居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