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建成后从南沙到市区只要30分钟!全国最快地铁线路如何炼成?


设计最高时速达160公里,是一号线、二号线等线路的1倍,建成后从南沙到广州东站只需30分钟……上周,“全国最快地铁线路”——广州地铁十八和二十二号线建设进入盾构隧道掘进阶段。根据此前的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公告,十八号线万顷沙-冼村段、二十二号线番禺广场-陈头岗段将于2020年6月30日前竣工。

这两条全国最快地铁线路是如何炼成的?如何在提速的时候保障行车安全?其他地铁线路能否再提速?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广州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据介绍,这两条快线限界和隧道通风面积都比常规地铁线路要大,在高速条件下刚性接触网技术属国内领先水平。

更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国外无160公里时速地铁,而除了这两条线路之外,还有北京的新建的机场线也是按160公里时速设计标准建设,这也意味着中国在高速地铁的建设中处于领先地位。

最快地铁实现南沙半小时到市区

上周,地铁十八和二十二号线建设迎来重大关键节点。随着直径8.8米的“铁兵一号”盾构机在祈福至广州南站中间风井始发,向祈福站掘进,地铁十八和二十二号线项目进入盾构隧道掘进阶段。

据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八和二十二号线是按同一标准设计、同步施工、“Y”形运营的两条快线,其中,万顷沙至番禺广场站区间为共用线。这也是目前全国在建地铁设计速度最快的线路,最快时速可达160公里。

十八号线与二十二号线共同作为市域快线,将承担连通万顷沙、广州南站、广州东站、白鹅潭四大枢纽,辐射琶洲、广州火车站、白云机场三大枢纽的重要任务,建成后可实现南沙新区至广州东站30分钟的时空目标,助力广州打造成为国家“十三五”提出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并实现珠三角地区综合交通和公共交通发展战略。

“目前,160公里/小时的时速已是国内最快在建地铁,除广州十八和二十二号线外,北京的新建的机场线也是按160公里时速设计标准建设。”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世界无160公里时速地铁,广州乃至我国在高速地铁的建设中处于领先地位。”

作为快速连接南沙新区与广州市核心区的“市域快线”,两条快线的换乘车站也比普通的地铁线路要多。据了解,十八号线从南到北设置万顷沙、横沥、番禺广场、南村万博、沙溪、石榴岗、琶洲西区、冼村、广州东站9个站点,其中有8座都是换乘站;二十二号线起于番禺广场,向西向北设置祈福、广州南站、陈头岗、西朗和白鹅潭5个站点,预留西三、东沙工业园2座车站,其中换乘站4座,两条线换乘站数量过半。

同时,全线将采用“大站停+站站停”的快慢线运营组织方式。这种模式在世界各国铁路中普遍采用,在国内外地铁中也有应用,其目的是可以最大限度节省乘客出行时间。

直径8.8米单线大盾构保证行车安全

上周,记者该线路建设现场看到,此次始发的盾构机明显比普通盾构机的直径“胖”一大圈。据介绍,与传统地铁盾构施工采用6.28米直径盾构相比,十八和二十二号线的采用直径8.8米的盾构机,大大提升了建成后隧道的内径。普通盾构机隧道内径为5.4米,十八和二十二号线的隧道内径达到7.7米。

“这主要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量。”广州地铁集团十八和二十二号线建管部总监金辉告诉记者,列车高速通过时,会产生较大的冲击波,为了确保列车高速通过时的声压安全和气压安全,必须有足够的空间来满足地铁列车与隧道之间的安全距离,这在地铁施工中叫最大限界。通过设计计算和模拟测试,采用8.8米单线大盾构建成7.7米内径的隧道,能够保证时速160公里的行车安全。

“除了隧道内径更大外,车站的规模也更大。”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这两条市域快线采用市域列车8辆编组,车站有效站台长度186米,标准三层车站(无配线)长度约227米,全明挖越行站长度约450米。同时,轨面埋深增加、配线车站多、换乘车站多,这些都要求车站规模要更大。

在车辆上,十八和二十二号线车辆采用市域D型车,具有车体宽、运量大、舒适性高等优势,更符合站间距长、舒适性高等要求。

“而在供电方面,这两条线路在高速条件下的刚性接触网技术尚属国内领先水平,还需基于两线供电系统选型,开展架空接触网零部件故障及失效机理等关键技术研究和攻关。”该负责人说。

除了速度快以外,十八号线和二十二号线还具有站与站之间区间长的特点。十八号线线路全长61.3公里,平均站间距7.6公里;最大站间距25.9公里,为横沥至番禺广场站区间。为保障乘客的安全,横沥至番禺广场区间按照相关标准对于疏散距离的要求,预留了两个救援点,可以应付紧急情况下的乘客疏散。

新线仍需克服多项困难

据了解,目前十八和二十二号线土建阶段已经展开,还有许多建设难题需要攻克。首先,沿线地质情况复杂,淤泥质土、粉砂、砂质黏性土、强风化花岗岩、微风化花岗岩等复合型地层遍布;其次,下穿难度大,需下穿河流11处、高铁线路1处、城际铁路3处;线路还需要接入广州南站、广州东站、白鹅潭和万顷沙等多个综合枢纽,途经地段道路条件复杂增加了建设难度。

其中,上周盾构始发的祈广中间风井-祈福站区间全长4公里,隧道埋深11.3~30.1米,主要穿越地层为强风化粗砂岩、全风化混合花岗岩、强风化混合花岗岩和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微风化泥质粉砂岩、中风化粗砂岩等多种复杂地质结构。

为提升盾构机掘进的效率,盾构机在设计生产阶段进行了大幅度优化,采用了冷冻刀盘、刀具在线监测、连续皮带机出渣等新技术,确保在极端复合地层长距离正常掘进。

目前,十八和二十二号线土建工程累计完成4%。16座车站中,10座车站(横沥、番禺广场、南村万博、沙溪、石榴岗、琶洲西区、冼村、祈福、广州南站和陈头岗站)开始土建施工,其余车站进行前期准备;4个区间进行土建施工,其他区间进行前期准备。两条线均正在继续推进前期征地拆迁、管线迁改等工作。

根据此前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公告,十八号线万顷沙-冼村段、22号线番禺广场-陈头岗段竣工时间为2020年6月30日;十八号线冼村-广州东站段、22号线陈头岗-白鹅潭段竣工时间为2022年6月30日。

至于其他已开通线路能否实现提速的问题,广州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根据设计,一、二、七、八号线、广佛线时速为80km/h,四、五、六号线为90 km/h,十三号线为100 km/h,三、九号线为120 km/h。而这些线路的隧道内径、车辆、供电、信号等一系列标准均按照设计时速设计,已是保证行车安全下的最高时速,再提速难以实现。地铁集团将最大限度缩短高峰期列车的运行间隔时间,以提升运能的方式提高对旅客输送能力。

相关:

两线之最

1.国内设计时速最快的地铁线。

2.第一条全线采用大断面外径8.8米盾构管片设计的地铁线路

3.国内站与站间距最大的地铁线路。

4.目前广州地铁线路中换乘站占比最大的线路。

5.同行业第一条采用2.75万伏供电全线路刚性接触网的地铁线路。

6.第一条将全过程采用BIM新技术数字化移交的地铁项目。

【记者】余秋亮 

【摄影】符超军 

【通讯员】温美春

【校对】冯志坚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