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百年杨家祠换新颜!神秘清代壁画与街坊正式见面!


越秀

是一个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地方

春园、简园、逵园、中共三大会址

……

都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痕迹

近日

新升级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省和广州市的重要红色史迹

广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杨家祠

保护修缮完成

已对外正式开放

红色遗迹杨家祠

杨家祠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16号,始建于清朝,为广东省和广州市重要的红色史迹、广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1918年初,杨匏安举家迁居杨家祠。杨匏安在杨家祠的油灯下,撰写了大量文章,宣扬马克思主义,是华南地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

百年祠堂换新颜

新升级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杨匏安旧居

将展出固定陈列

“华南明灯——杨匏安旧居革命史迹展”

陈列展览分为

“革命先驱杨匏安”“红色据点杨家祠”

“群英荟萃管东渠”三部分

详细介绍杨匏安的故事

在保留杨家祠原本面貌的基础上

祠堂北墙通过写实绘画

和VR虚拟的呈现手段

复原了杨家祠后座与相邻天井原貌

摄影:梁钜聪

东厢阁楼放置了

民国复古桌椅、文房用品

复原了杨匏安在书房挑灯工作的场景

阁楼设置了一盏常亮的油灯,寓意杨匏安虽已离开,但他的革命精神和宣传创作,如同案头的明灯一般仍在燃烧和传递。

“绣花功夫”开展微改造

杨匏安旧居文物本体修缮

由广州市文广旅局负责

农讲所具体实施

其修缮工作

可以说是以“绣花功夫”

细细开展的

不仅提出实施精细化管理

更以“保护优先”的原则

尽可能接近历史、还原历史

杨家祠的修缮对包括地面麻石铺装样式、缝隙,门口牌坊样式、造型,壁灯样式,西广场花园树木种植等每一个细节都下绣花功夫进行把关,确保每一处都精心雕琢而成。

除了对本体进行修缮

越秀区代建项目管理中心

还负责对杨家祠周边环境

开展微改造工作

杨家祠周边环境微改造工程建设范围约3402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人行道地面铺装更新(省民政厅至省煤炭总公司段人行道),南入口及巷道改造,三线下地,排水改造,西院落空间改造提升,东巷道空间改造,提升东广场,打造红色文化园地,街道家具设计与制作,标识系统设计与制作以及部分拆除工程。

意外发现清代壁画

在进行杨家祠修缮工作中

意外发现了

杨家祠正门门楣上方的壁画遗迹!

专家组为此调动一支文物修复技术力量,使用微粒子喷射技术,小心翼翼地从年久失修的古建门楣上清理出精美的传统壁画。

壁画《东坡笠屐》,讲述的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苏东坡的一个生活故事(柯楚彬供图)

经文物专家鉴定,目前清理出的三幅壁画,均出自清代广府祠堂壁画画师陈灼文,分别为《雁塔题名》《东坡笠屐》《兄贤弟孝》,题材都与学业相关,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壁画《雁塔题名》,这是古代科举制度中进士及第的代称,在家门上方绘制此画,寄托了屋主希望子子孙孙都能够在科举考试中金榜题名、尽享荣华富贵的愿望(柯楚彬供图)

目前

杨家祠已经修缮完毕

正式对外开放

这个周末

快约上小伙伴

一起去感受

百年祠堂的魅力吧~

素材来源:农讲所、微社区e家通广州北京街

编辑:洪嘉琳

摄影:胡瀛斌(有标注的除外)

责编:雪伊

编审:刘荣武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