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万顷沙镇四涌和五涌之间
紧邻南珠大道和万环西路的
南沙港铁路万顷沙车站于近日开工建设
线下工程预计明年5月份完工
未来可期!
日前,小南来到万顷沙镇同兴村万顷沙车站建设工地,两台高压旋喷钻机正在打桩,一旁的物料储罐和水泥搅拌装置发出阵阵轰鸣,虽然工地范围仍有大面积水塘尚未填土,但平整完毕的区域已先期开始地基加固作业。
网络图
难点:软基地质须大面积加固
南沙港铁路站前五标段技术员张志强告诉小南,由于万顷沙地处江海之滨,地基松软,地下水丰富,所以需要进行高强度的地基加固,26000根直径60公分的加固桩基础均须打入16至20米深,直至触及粉质黏土层或砂层才可以。
张志强:“我们想用高压旋喷桩来加固,前两年一直在试桩、研究、讨论分析,到今年5月才试桩成功。”
高压旋喷桩是用高压旋喷钻机将钻桩管打入预定深度后,以高压向四周旋转喷注水泥浆,并一节一节向上提拉旋喷位置,以此形成加固桩基。据介绍,高压旋喷桩较之传统的预制管桩,加固效果好、效率高且能够节省20%的原材料。
张志强:“除此之外,我们还会配合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的方法进行加固作业。”
真空预压是将大量排水塑板和排水管插入地基,封闭一定区域后通过抽水形成内部负压(真空)使得地基自然收缩下陷然后在填土压实;堆载预压则是将足够重量的土方或者预制板放置在软基区域,利用静压力的长时间作用压实地基。
创新:一管到底配合自动后台
小南了解到,一根加固桩平均需要两个小时才能完成,而两千多米的站场长度,40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26000根加固桩,仅用两台高压旋喷钻机显然是不够的。站前五标架子队队长王谢军告诉小南:“等施工区域的水塘全部填埋完毕后,我们计划用18台高压旋喷钻机同时施工,而且我们采用了‘一管到底’和‘自动后台’的新工法。”
王谢军介绍道,以前使用的型号为MJG-50的高压旋喷钻机,其钻桩管仅有2米长,打桩过程中需要人工不断地将这些2米长的钻桩管接起来,不仅费时费力,还带来了人工调节钻桩垂直度的麻烦。
改用SP-5A型号的新型高压旋喷钻机后,钻桩管的长度将直接配置为地质勘探部门测算的打桩深度,这就是“一管到底”,再加上液压自动调节钻桩垂直度的功能,又省时又省力,还提高了施工精确度。
为高压旋喷钻机源源不断提供水泥浆的是四个巨大的物料储罐通过自动化设备连接的水泥搅拌装置,看上去复杂的工序却仅有一名工人在操作,这就是王谢军提到的“自动后台”。
将物料配比和使用量等数据写入程序中,通过计算机来操作物料装填和搅拌,从而实现这一工序的全自动化,以此衔接“一管到底”的高压旋喷钻桩。据悉,这样一套创新的施工方法已经形成《地下水丰富的沿海地区超长高压旋喷桩施工工法》并正在申请省部级新工法,且在中铁六局得到全面推广。
防洪:33万立方米土方架高车站
仅线下工程(轨道铺设前的工程)
就将耗用53万立方米土方。
除了填埋水塘加固地基
如此多的土方还将用到哪里去呢?
“我们的站场施工区域,除了地下水丰富,地表的80%也都是水塘,仅填塘和加固地基就要用掉大约20万立方米的土方,”王谢军向小南解释道,“考虑到这一带海拔很低,又经常受到台风和洪水侵袭,所以整个站场将在地平基础上架高5米,这里大概需要用掉33万立方米的土方。”
原来,为了防洪抗汛,保证车站建成后不受台风和洪涝灾害影响,整个站场需要用土方堆高5米左右。
现在又进入了台风季节和汛期,为了将来的工程不受影响,站前工程就必须与台风和洪涝“死磕”,比如刚刚过境的台风“山神”就让他们一天的劳动成果化为乌有,与台风和汛期“抢时间”成为了心头急。
王谢军表示,地基加固作业预计在5个月内完成,整个万顷沙车站的线下工程预计在明年5月份完工。
编辑:QK
来源:南沙新区报;记者 许晗 刘伟(摄) 通讯员 王荣
投稿邮箱:nanshanet@126.com
(本文由“广州南沙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