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三水各大商圈重现久违的人气,餐饮消费持续升温;假期高温持续,市民游客却热情不减,纷纷到三水各大乡村“网红”景点游玩拍照,带动酒店民宿业逐步重回正轨。
记者走访发现,继佛山、三水相继发放消费券后,三水的生活性服务业乘着“假日经济”的东风,迎来了疫情以来又一波集体复苏潮。有商家表示,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五一”的营收下降明显,但看到消费者重新燃起的消费热情,其对未来充满信心。
餐饮消费持续向好,但同比仍有差距
“非常抱歉,本店试营业期间每天限50桌,今天人数已满。”5月4日13时许,记者来到位于三水新动力广场某知名连锁火锅店,正值该火锅店试营业首日,不少市民希望进店就餐,但都得到了店员类似上述的回复。
随后记者又来到位于该商业综合体三楼的一家日式料理店,该店有约20张餐桌,大约一半坐有客人。一位店员告诉记者,“五一”小长假里,每天的客流要比4月平均每天高出四五成,其中在晚餐时间,一般也就剩下2—3张空桌,在5月2日晚还出现了久违的顾客排队等位。
5月5日傍晚,三水新动力广场人流不断。
对比“五一”前的走访情况,记者发现三水各大商圈人流明显增多,结合三水消费券和商家自身各种促销活动,市民的消费欲望明显被激发起来。但不少商家反映,受疫情影响,客流水平还处于恢复中。
5月5日傍晚,在三水广场一层美食街,一家主营臭豆腐的小食店负责人不时忙于接待客人。她说,对比今年4月,“五一”假期客流有所恢复,但对比去年“五一”假期,小店收入减少了一半左右。“不过虽然如此,当重新看到消费者的消费热情,之前丢掉的信心又回来了。”
城区酒店生意平淡,景点民宿迅速回暖
对比餐饮业,酒店住宿业的客流恢复相对缓慢。5月5日12时许,记者走访位于三水新动力广场一家酒店发现,办理退房手续的客人并不需要在前台排队。该酒店负责人告诉记者,“五一”小长假里,该酒店110间客房的日均入住率接近50%,而4月的客房日均入住率大约只有40%。
5月5日,三水新动力广场一家小食店坐着不少客人。
“与去年同期超过100%的开房率相比,这个假期的业绩并不算太理想。”上述负责人分析认为,自疫情发生以来,酒店旅游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至今消费者的消费潜力仍未能充分释放。
何小姐在三水从事酒店行业工作多年,受疫情影响,她从今年起兼做三水和周边地区的酒店、景点线上推广。她说,在“五一”小长假的前三天,三水酒店客房的线上订单有所增加,但之后又趋于平淡,反倒是靠近周边景点的酒店,比如位于高明的美的鹭湖酒店,还有阳江的海景酒店等,订单量持续走高。
位于乐平镇的“小农街自然农国”包括采摘、拓展、休闲、民宿等农文旅功能元素。佛山市小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黄丽洁说,自4月7日重新开业以来,到“五一”前夕,该景区14间民宿只产生了20多间次消费,不过进入“五一”小长假后情况大为改观,14间民宿每天全满。
乡村“网红”景点火爆,市民青睐户外透气
5月5日15时许,两辆粤Y牌照小汽车缓缓驶进位于三水区白坭镇的西江公园停车场。趁着假期,南海丹灶市民李先生与亲友共7人相约到白坭“七彩花田”游玩拍照,其间他们还游览了白坭陈氏大宗祠、乡村振兴馆、知青岁月馆的周边景点,并在附近农家乐品尝三水特色美食。
5月3日,游客在“小农街自然农国”游玩。
白坭镇有关负责人说,“五一”假期期间,文创古镇创意良仓片区的粮食博物馆恢复对外开放,因防疫需要,实行网上预约严格控制人流,结果预约人数远远超出最初预计数;“五一”期间在西江河鲜美食街,不少游客因为没有预定无法入内就餐;而七彩花田,每天游客也是络绎不绝。
白坭只是“五一”期间三水乡村游升温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来,乘着三水乡村振兴综合改革的东风,三水各镇街涌现了不少“网红打卡点”。比如西南街道的西江十里画廊、昆都上森林公园、云从公园,云东海街道的福田村、邓培故居,乐平镇的“一轴两片四段24节点”……在“五一”期间,这些景点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游玩。
“这是疫情发生以来,第一次带上全家外出游玩。”5月3日傍晚,禅城游客张先生与妻子、女儿忙着在乐平镇大旗头古村拍照发朋友圈。他说,疫情期间不宜远游,一家人又想远离人群密集的城市,所以选择到市内的美丽乡村散心、透气,而近年佛山乡村旅游景点配套越来越完善,让他们少了很多游玩顾虑。
【南方日报记者】林洛峰
【摄影】林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