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记者获悉,佛山市三水区博物馆升级为国家三级博物馆。作为三水区唯一一座历史综合性公共博物馆,自2017年至今,该馆举办的基本陈列、特色展览、社会活动等60多个,各类巡展近20多场次,累计接待人数超过100万人次。(相关阅读:视频|直击改造后的三水博物馆,探秘三水历史)
三水区博物馆。资料图片
三水区博物馆正式成立于1989年5月18日。1995年,三水区博物馆搬迁至现址(位于云东海街道森林公园南门入口处西侧),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主体包括纪元塔、展厅、碑廊、开元门、盈晖门。
三水区博物馆藏品类别丰富,有陶器、瓷器、骨器、玉器、丝织、书画等20个种类,文物藏品量为1173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77件/套,包括二级文物9件/套,三级文物168件/套。其中以白坭银洲贝丘遗址的青玉玦、青玉斧、三足陶鼎,东汉金本竹丝岗汉墓的陶人物俑灯、陶牛、石黛板等最有地域特色。
作为三水区唯一一座历史综合性公共博物馆,该馆常设展厅共4个,分别为《农耕三水展》《佛山市三水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淼城遗珍——三水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展》《三水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临时展厅1个,临时展示区域(碑廊)1个,不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精品展览。
市民在三水区博物馆看展览。张秀蓝 摄
近年来,三水以佛山市打造“博物馆之城”为契机,投入980多万元对三水区博物馆实施了改造提升(一期)项目,主要对外部环境进行提升,通过植入三水特有的水韵、岭南元素,文化内涵大幅提升,景观设施全面升级,深入讲好三水故事,打造城市三水的文旅景点和精神家园。
此前三水区博物馆实施了两次重点基建项目,其中2017年通过申请财政经费对馆内附属建筑纪元塔进行了维修工程,总共投入120万元,消除了该建筑的安全隐患。2018年投入80多万员分别对博物馆三楼东、西展厅进行了翻新改造,特别是三楼东展厅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改造布展,完成了《淼城遗珍——三水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展》基本陈列,并对文物库房进行了翻新改造。
三水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几个项目属于三水区博物馆近几年的重点基建及采购工程,使三水区博物馆软硬件设施设备都上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取得了极佳的社会效益,是向群众展示本地区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实现文化继承、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传播先进文化方向、 加速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场所。
三水区博物馆举行非遗展演活动。张秀蓝 摄
作为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和学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三水区博物馆是展示三水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佛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佛山市科学普及示范基地。自2017年至今,三水区博物馆举办的基本陈列、特色展览、社会活动等60多个,各类巡展近20多场次。累计接待人数超过100万人次,近三年年均参观人数高达38万人次。
接下来,三水区博物馆将以本次升级为三级馆为契机,进一步优化社会服务项目及展览、活动,加强文旅融合,积极进行三水区博物馆旅游推介,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功能。
【南方日报记者】张秀蓝
【通讯员】张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