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佛山新闻 > 正文

三水河鲜,一张撩动大湾区味蕾的鲜活名片


芦苞河鲜美食街揭牌、头鱼拍卖、网红探店、河鲜美食地图发布、“汀见三水·渔舟唱晚”音乐仲夏夜……7月10日,随着一系列精彩文旅活动启动,“岭南味·佛山品”“湾区之源 味力领鲜——2021三水区开渔节暨河鲜美食文化节”吸引众多的市民、游客到三水品河鲜、尝美食、游美景,推动三水“美食+”发展再升温。

这是三水继“520”呷醋节后,今年重点打造的又一美食节庆活动,亦是三水首次举办河鲜美食节,是三水推动“美食+”产业加速发展的重要举措。接下来,三水还将实施《佛山市三水区推动“美食+”工程,打造湾区美食之都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通过打造美食节庆、建设美食基地、擦亮美食品牌等举措,打造湾区美食新高地,为推动乡村振兴和促进全域旅游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持续动力。

湾区之源 味力领鲜

湾区之源三水乃三江汇流之地,汇西江、北江、绥江三江之灵气,丰富的水系孕育出丰富的特色食材和美食,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三水河鲜。作为本次美食节活动的重头戏,三水开渔节开渔仪式于7月2日三水北江大堤芦苞水闸河段举行。

河虾、嘉鱼、河蟹、黄沙蚬……休渔四个月之后的北江,渔民在开渔首日迎来丰盛的收获。嘉鱼、和顺鱼、鲈鱼、魽鱼……三水独有的河鲜再次成为餐饮招牌菜,为各大河鲜美食店带来一波热度。

2021三水区开渔节暨河鲜美食文化节上,《开渔啦》视频纪录片全方位展现开渔仪式的精彩过程。透过镜头,仍能感受到三水渔民捕鱼过程中的淳朴与感恩,三水河鲜的鲜味特色、营养价值和良好生态。本次活动还专门举行了头鱼拍卖仪式,现场邀请餐饮店家、企业家进行头鱼竞拍,拍卖所得5万多元款项则用于芦苞镇慈善事业。

头鱼竞拍活动。李东 摄

头鱼竞拍活动。李东 摄

活动负责人介绍,开渔后三水渔民的丰富收获和三水河鲜美食的生意火爆,离不开珠江休渔期的休养生息和三水历年来生态保护特别是河涌生态修复工作的有力推进。

以芦苞为例,芦苞镇地处三水区北部,北江和芦苞涌穿城而过,辖区内河涌交错,水产养殖业发达。芦苞镇以芦苞涌广佛跨界河涌为重点,守好上游治污防线,继续探索创新养殖污水截污处理方式,加大污水管网建设力度,实施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将水环境治理与城乡环境优化相结合,打造岭南特色小镇。

和芦苞一样,三水全区的7个镇街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加大水环境整治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根据2021年度佛山市河长制湖长制首次季考成绩单,三水区综合得分82.01分,全市排名第一,获得全市通报表扬。而三水7个镇街中,有5个镇街得分在80分以上,且进入全市前十。其中,得分最高的大塘镇86.37分,全市排名第三,获得全市通报表扬和100万元奖励金。

优越的生态环境也正在变现为社会效益。去年以来,芦苞镇积极推进三水渔世界产业园芦苞片区首期工程,投资1600万元的鹿仔岗涌和桂岗引涌水体净化及生态修复项目已正式投入使用,带动周边约10000亩鱼塘养殖废水可循环利用。

事实上,作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三水渔世界产业园是三水区委、区政府乡村振兴的重点项目之一,横跨乐平、芦苞、大塘三镇、面积达5万亩,将为三水推动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带来重大利好。

吃遍河鲜 最忆三水

“吃遍河鲜,最忆三水”,有口皆碑的赞誉让三水河鲜享誉珠三角,深受八方来客欢迎。作为三水美食名片之一,三水河鲜在2018年入选三水区十大文化名片。为擦亮三水特色餐饮品牌,近年来,三水响应市场需求,启动了各镇街河鲜美食集聚区的建设,助力三水河鲜成为一张撩动粤港澳味蕾的鲜活名片。

三水河鲜是三水特色美食招牌菜式。李东 摄

三水河鲜是三水特色美食招牌菜式。李东 摄

其中,白坭镇西江河鲜街已于去年建成开业。同时,有着悠久河鲜文化的西南街道河口古渡小镇启动了民国风情美食街建设,预计今年底建成。而投资900万元提升改造的芦苞镇河鲜美食街,则在首届河鲜美食节上揭牌启用,成为当日活动的一大亮点。

芦苞镇河鲜美食街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总长350米,以传统岭南建筑为特色。现场可见,经过风情改造、景观提升、建筑美化、文化元素植入等升级打造后,沿街卖鱼灿河鲜、芦江酒店、鱼当家、六叔河鲜美食等餐饮单位及沿途民居合共77栋现有建筑串珠成链,被打造成具有古墟镇韵味的河鲜美食一条街。

“河鲜美食街是胥江古镇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芦苞镇以美食文化为抓手,焕发镇村内生动力的重要载体。”芦苞镇镇长黎锦标表示,河鲜美食街的建成,是胥江古镇建设的里程碑,芦苞镇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按照“美食、美景、美丽”三美一体的发展思路,努力吸收借鉴旧街区开发的先进经验,释放“美食+”的裂变作用,坚定不移探索“创意文化集聚区”建设新路径,构建文体旅农商融合发展的新平台,为“城市三水”建设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贡献芦苞力量。

当日,在现场醒狮的引领下,八方游客纷纷走进芦苞河鲜美食街的各个店家,边品尝河鲜美食,边欣赏江风美景。来自广州的食客潘锦辉说,三水河鲜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如这次活动主题一样“味力领鲜”,其食材之鲜是很多地方无法媲美的,每年自己都会与家人来三水吃几次河鲜。潘锦辉犹记得第一来是在11年前,是看了电视美食节目寻味而来,至此爱上三水河鲜。

当晚,主办方还在三水北江大堤芦苞水闸旁边举办“汀见三水,渔舟唱晚”音乐仲夏夜,以芦苞夕影、夏夜凉风、月满三江等为主题,广东知名歌手、网红歌手、佛山本土歌手等纷纷登台献唱,现场演绎了以水为纽带,大众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带给市民别样的视听体验。

“汀见三水,渔舟唱晚”音乐仲夏夜以芦苞夕影、夏夜凉风、月满三江等为主题,用音乐的形式推介三水河鲜文化。李东 摄

“汀见三水,渔舟唱晚”音乐仲夏夜以芦苞夕影、夏夜凉风、月满三江等为主题,用音乐的形式推介三水河鲜文化。李东 摄

线下活动精彩,线上推介热闹。本次活动还首次发布了三水河鲜美食地图。美食地图汇集三水全区具有代表性的,特别是西南街道、白坭镇和芦苞镇等河鲜文化特色镇街的河鲜美食店。主办方还邀请了10名广佛两地的美食网红,并招募150名粉丝,在活动期间,对河鲜美食地图的店铺进行探店试食,通过网络向外推介三水河鲜,展现三水独特的河鲜文化,在线上带领美食爱好者尝遍三水河鲜美食。

三水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广旅体局副局长周伟洪表示,这是三水首次举办河鲜美食节,希望以此打响三水河鲜品牌,吸引更多人走入三水品河鲜、尝美食、游美景。

三水首次发布河鲜美食地图。受访单位供图

三水首次发布河鲜美食地图。受访单位供图


■聚焦

三水实施“美食+”工程

打造湾区美食之都

民以食为天。美食产业作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消费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当下以美食为媒,成为各地推动旅游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三水美食资源丰富,随着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构建,三水交通区位优势凸显,同时随着“城市三水”知名度和区位价值的不断提升,推动“美食+”产业发展,三水发展潜力十足。

如何将潜力变为实力?今年初,三水把“推进‘美食+’工程,打造湾区美食新高地”列为“淼商·区长面对面”专题研究的主题,三水区政协联动相关部门围绕“美食宣传”“美食人才”“美食食材”“美食街区规划建设”成立了四个专题调研组,从今年3月份至5月份,深入调查研究,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了30多家企业,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广泛听取市民、企业声音,了解三水区美食相关产业实际发展状况,并前往顺德、东莞、江门、扬州、澳门等地学习成功经验,探寻打造湾区美食新高地的对策。

为有效转化今年“淼商·区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成果,进一步提升三水美食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三水将实施《佛山市三水区推动“美食+”工程,打造湾区美食之都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通过开展美食集聚区打造、食材基地建设、政策文件的配套、美食节庆活动的举办、乡村旅游美食点打造、非遗美食品牌培养、人才队伍建设和宣传推介等,推动“美食+”与文化、旅游、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湾区美食之都。

规划先行,打造美食街区

为推动三水美食文化转化为特色产业资源,培育新兴消费热点和城市特色文旅品牌,今年初三水启动了“美食+”工程,计划通过打造美食节庆、建设美食基地、擦亮美食品牌等举措,进一步提升三水美食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打造湾区美食新高地。

作为“美食+”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三水将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统筹谋划特色美食街区、美食产业园、农家乐休闲片区等,形成一批影响力大的美食文化街区、名镇,引导餐饮业集聚化发展。

目前,三水除了打造三大河鲜美食集聚区外,还将重点支持中心城区特色美食街区建设,全力打造具有三水特色,集食、购、游、娱等功能于一体的三水粤菜美食集聚区,如幸福里美食街、河口粤菜美食集聚区等。

以幸福里美食集聚区为例,不同于主打河鲜的地道美食街区,这里定位为社区式特色餐饮美食街,目前已进驻26家餐饮企业,既有本地老字号粤菜名店,更引进了湘菜、日料等知名餐饮店,满足本区域市民需求,同时辐射拉动本地特色餐饮、购物、旅游及周围县市客群。

同时,针对特色美食街区定位,三水将进一步丰富集聚区餐饮业态种类,一方面通过引入品牌形象好、吸客能力强的咖啡茶饮、主题特色餐饮,满足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培育、认定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鲜明文化特色的美食名城、名街、名镇(乡)、名企、名店及名宴、名菜、名点、名小吃,不定期举办美食文化主题民俗风情活动及餐饮促消费活动,让游客体验传统三水美食和民俗。

此外,三水将支持新建、扩建、改造大型商业中心或文化历史街区、旅游景区,强化餐饮功能布局,并结合夜间经济规划,充分挖掘全区夜间消费资源,鼓励餐饮企业延长营业时间,在美食集聚区内设置24小时餐饮区,激发夜间餐饮经济活力,打造集旅游、美食、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新地标。

三水河鲜是三水特色美食招牌菜式。李东 摄

三水河鲜是三水特色美食招牌菜式。李东 摄

做优食材,培育烹饪人才

三水食材,以鲜得名。三水素有“食在广东,材出三水”之名,依托“三江汇流、湾区之源”独特的自然禀赋,三水河鲜、田基美食、养生药膳等物产丰富。近年来,三水重点培育蔬菜、水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建设优质粤菜食材生产基地,提升农产品品质,延长产业链,向全国各地提供优质、新鲜的农产品。

据统计,三水拥有29家省、市级“菜篮子”基地,包括多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供港澳出口示范基地”。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三水食材品类多、品质好,但优质食材种养规模小,食材品牌并未打响,“三水食材”知名度、影响力未如预期。

如何让三水美食名片叫得响、传得广?三水将继续夯实“美食+”工程食材本地化基础,结合三水区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建设优质粤菜食材供应基地,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专业村镇,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形成优质食材产业化发展格局。

在做优品种方面,三水将推广市场竞争力强的蔬果、水产优良品种种养,加大对优质水产、蔬菜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涉农项目和资金向水产、蔬菜产业倾斜,进一步扩大优质食材生产基地面积;抓好农业产业园建设,以农业产业园区化推动农业转型升级,通过加工流通引领农产品生产,打造全产业链,提供优质农产品食材。

优质食材从地里到餐桌,三水将引导鼓励农业企业与餐饮企业对接,计划成立三水区农业产业协会,引导区内“菜篮子”“粤菜师傅”食材基地与餐企对接,把优质食材引进餐馆,支持发展“农户+基地+配送+餐饮企业”经营模式,建设绿色优质粤菜食材供应链,减少农特产品流通环节,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降低餐饮企业成本。

如何让好食材变成美食,烹饪技术和烹饪人才成为关键。三水将建立行业专家库、加强技能人才培养,以“粤菜师傅”工程为抓手,制定“粤菜师傅”扶持政策,建设“粤菜师傅”培育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竞赛,培育一批技艺精湛的名厨,烹调更多三水味道,向外推介本土美食,以美食邀约天下游客体验“舌尖上的三水”。

强化宣传,擦亮美食品牌

纵观世界美食之都顺德、扬州、成都、澳门等城市的成功做法,培育壮大美食节庆是提升美食知名度和竞争力的有效举措。三水将根据本地餐饮特色,因地制宜开展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三水美食节庆活动,通过“1+7”的区镇联动模式,逐步形成以三水区旅游文化周为统领,各镇街分别开展特色美食节庆活动的,具有特色鲜明、主题突出、定期定点举办、有一定影响力、有实效的美食节庆活动品牌。

今年以来,三水已经先后启动了“三江汇流 醋处精彩——2021三水呷醋文化节”“湾区之源 味力领鲜——2021三水区开渔节暨河鲜美食文化节”,营造浓厚节庆气氛,吸引粤港澳大湾区群众前来打卡。

事实上,美食文化活动是连接公众与城市形象的重要纽带,做好整体策划和营销宣传成为擦亮城市美食品牌的关键一环。三水将通过各种有效载体和形式,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相关部门和餐饮行业协会的支持,使其成为推介三水美食、传播三水餐饮文化、体验特色旅游的重要平台。

同时,三水将着力做好美食形象宣传营销,包括打造三水旅游美食标识与口号,联合旅游饮食协会、本地餐饮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高铁沿线城市、旅游客源地主要城市等结合招商工作策划举办三水美食系列推介活动,扩大三水美食知名度,提升三水美食影响力,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此外,三水将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加强与新媒体的营销合作,推出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推介方式,组建网红美食团体验、直播三水本土的特色老店、名店,深入挖掘、创作、宣传这些名菜、名店、名厨背后的动人故事,引发共情,创造传播话题,吸引受众浏览、转发,打响一批三水美食名菜名店名宴品牌。

三水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区文广旅体局局长黄猛高表示,随着三水全域旅游的大力发展,以及各镇街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和“美食+”相关产业配套的不断完善,三水还将打造更多的网红美食店,建设业态更丰富的美食集聚区,举办更精彩的美食活动,通过不断深入挖掘三水美食,打造三水特色“臭屁醋”“河鲜宴”“长寿宴”等品牌,带动三水区文化、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接下来,三水区将全力推动《佛山市三水区推动“美食+”工程,打造湾区美食之都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落地开花,全方位、多角度融合美食+文化、旅游等,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三水美食的品牌化、持续化发展,助力三水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旅名城。

【南方日报记者】张秀蓝

【通讯员】三宣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