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深圳一单位组织员工参加消防培训,结果还没出发车就被扣了...


深圳一家单位组织员工

参加消防安全警示教育活动

目的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这本是件值得点赞的举措

但事情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反转

他们不仅消防培训没上成

车还被扣下了

这到底是乌龙事件还是另有原因?

11月9日上午9时,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支队宝安大队执法人员在辖区内进行日常巡查时,发现一辆绿色大巴正在路边上客,遂即上前表明身份进行检查。

检查发现,车上载有37名乘客,系深圳某单位组织员工到沙井火灾事故现场参加警示教育学习活动人员。

经执法人员核查,发现该车无道路运输证件,车辆所属公司也无道路客运资质,属于彻头彻尾的“黑大巴”,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单位组织开展消防安全警示活动本意就是为了提高安全意识,但却误乘了并不安全的“黑大巴”,给自身出行安全埋下隐患。

该单位员工也表示,此次组织员工开展消防安全警示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防范火灾的安全意识,非常感谢执法人员在此之前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交通安全警示课。

而且,这也实属一次难得的现场交通安全警醒,让单位员工认识到了乘坐“黑大巴”的危害,提高了安全乘车、安全出行的意识。

执法人员在通过调查取证环节之后,依法扣押涉案的“黑大巴”。

1

“黑大巴”大多使用报废车、改装车,乘客从外观较难判断车辆技术状况,这类车辆发生事故的几率比较高。

2

“黑大巴”的驾驶员工资一般与出车次数挂钩,为了多跑快拉,超速与疲劳驾驶等情况极易发生,这类情况易引发交通事故。

3

“黑大巴”为降低成本,一般不购买承运人责任险,有的“黑大巴”使用假冒票证,或者只收钱不给票,在发生行李财产损失或交通事故等纠纷时,缺乏相应的凭证,乘客维权或者理赔时困难重重。

4

部分“黑大巴”迎合部分市民贪便宜的心理,以“团购”、“公益”等名义,以明显低于正常市场的车票价引诱乘客上车然后行至中途再或涨价、或强抢财物,或甩客,或“转包”给其他黑车。

乘客如有不满容易遭到辱骂甚至人身威胁,乘坐此类车辆的市民权益较易受损,且维权困难。

市民可以进入“深圳交委”微信公众号,打开“便民服务”功能,点击“便民查询”栏目下的“班车包车查询”。

输入车牌号就可以初步查询你眼前大巴车的真假了。

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千万不能疏忽

系!安!全!带!

可别嫌麻烦,不信你瞧瞧

这就是系安全带和不系的区别

没系的直接甩飞

安全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生命带

所以请大家乘坐大巴车时

一定要养成系安全带的良好习惯

来源:市交通运输执法

另外告诉你们一个小小TIPS

把「深圳交委」加入星标

你就能第一时间找到「深圳交委」

相当于以前的「置顶」功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