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佛山新闻 > 正文

热~浪~逼~人~三伏天消暑降温祛湿“医”条龙,还有靓汤推荐


7月11日入伏以来

不管是三点一线的上班族

还是宅不见日的暑假党

相信都已经感受到焗桑拿的痛苦了

高温!高热!高湿!

这样的三伏天还将持续40天

虽然不少人因贪凉容易在此时生病

但它也是冬病夏治、改善体质的良机

今天,多位专家教路

带你健康过三伏

@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张保球副主任中医师

过分贪凉诱发疾病

虽然雪糕、冷饮和空调可以迅速降温,但过度贪凉可能会造成体内湿气、寒气加重。对此,我院针灸科张保球副主任中医师就表示,长期吹空调会引起肩颈的疼痛,而且空气循环不好,很容易出现鼻敏感,所以不要一直待在空调房,应适当运动,多吃瓜果蔬菜

同时,很多街坊也会趁着三伏天“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贴天灸补阳气。的确,在阳气最盛的时候,通过升阳和补阳的药物增强市民体质,可增加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力。张保球提到,三伏天灸主要是以防病为主,而不是以治病为主。

(来源:佛山电视台)

@佛山市中医院皮肤科罗文峰主任中医师

清热消暑靓汤推荐

据我院皮肤科罗文峰主任中医师介绍, 进入长夏,大部分都关注如何消暑降温。而对于家长来说,小朋友热气、上火的问题也让人颇为烦恼,这时候就需要利水、消肿、清热的汤水。

比如沙葛绿豆煲扇骨就有清热消暑、生津解渴的功效,担心过于寒凉的市民可以加点陈皮。其中,沙葛清热生津,绿豆则是夏天的消暑“圣品”。这款汤水味道较好,尤其适合胃口不好的小朋友当水喝。暗疮、热痱较多的市民也很适合饮用。

此外,由于夏天水分摄入较多,有的人特别是老人家容易发生脚肿问题,罗文峰推荐使用赤小豆利水消肿,祛湿而不伤正气,如粉葛鲮鱼赤小豆汤就是不错的选择。

同时,冬瓜也是很受大家欢迎的夏季食材,尤其是冬瓜薏米煲水鸭备受广东家庭喜爱。不过薏米吃太多,利水过多容易伤阴,建议用冬瓜花旗参煲水鸭,既可以利水消肿又能清热滋阴。“而且也不一定要煲汤,滚汤也很有效,还非常方便。比如鱼尾节瓜汤就非常利水生津。”罗文峰表示。

最后,他提到,老人日常汤饮以清润为主,其中高血压患者不能盲目吃滋补食材;小朋友也不宜用高丽参等过于滋补的药材,可能会导致早熟。

(来源:佛山电视台)

@佛山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徐光镇中医师

把握时机提升阳气

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一些寒性疾病易在冬季人体阳气相对虚弱时发病。而三伏是一年中自然界阳气最盛之时,人体腠理疏松,此时施以灸法协助人体阳气生发,可以最大限度地以热克寒、调整脏腑经络气血,尽可能把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预防性地改善或缓解冬病的发作。

一般来说,只要有养生需求的人群,都可以通过三伏灸调理身体、防病保健。包括且不限于:表现为手足发凉、自汗、盗汗等症状的体寒女性、肾虚男性、脾虚体弱的儿童、老人、慢性病患者;长期久坐、熬夜的上班族及学生党;易敏体质者、亚健康人群。

中医治未病护理门诊为广大市民朋友提供督脉灸、任脉灸、脐灸等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帮助大家抓住三伏天这个时机,攒阳气、攻寒气,有效地改善虚寒体质,预防秋冬疾病。

@督脉灸

俗称“灸中之王”。通过特制的中药粉、姜蓉、艾绒等作用于督脉上,激发协调诸经,发挥经络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抗御病邪,调整虚实的功效,从而达到预防保健的作用。

适应症:

1.体质虚寒、平素体弱易外感风寒者;

2.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虚寒性胃脘痛、腹泻、纳呆等;

3.疼痛性疾病:如肩颈腰背疼痛、慢性腰肌劳损、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4.男科、妇科适宜病症:阳痿早泄、痛经、慢性盆腔炎、排卵障碍性不孕、乳腺增生、产后身痛等。

@任脉灸

任脉是奇经八脉之一,与督、冲二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岐”。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

而任脉上的神阙穴具是“脐通百脉”的地方,具有丰富的静脉血管网,是经气汇聚之处,为十二经之总枢,内连五脏六腑,与督脉相表里,具有健脾强肾、回阳救逆、调和胃肠、散气通滞、活血调经、培补元气的作用。所以,在任脉上进行艾灸不仅可以扶补阳气,还能补脾益肾。

适应症:

1.调理女性月经不调、宫寒、痛经、产后腹部疼痛、盆腔积液、妇科炎症、月子病等;

2.改善男性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

3.强壮脾胃功能,改善脾虚、胃寒、胃胀、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

4.改善虚寒体质,失眠、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强健身体。

@脐灸

神阙穴位于腹中部、脐中央,被认为是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能司管人体诸经百脉。脐灸即在肚脐上隔药灸,利用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透入肌肤,刺激组织,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防病健体的目的

适应症:

1.胃肠疾病:腹痛、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

2.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经量少、痛经、带下、崩漏、不孕、黄褐斑等;

3.虚劳病:自汗、盗汗、梦遗、滑精、惊悸、失眠等。

禁忌症

1. 孕妇、对艾过敏人群、精神病患者及其他重症患者;

2. 正处在高热、昏迷、抽搐情况下的患者;

3. 大饥大饱,极度疲劳以及酒后等容易发生晕灸的情况。

如有需要,建议先行咨询专业医生。

预约指南

预约挂号:关注“佛山市中医院”,进入门诊服务-门诊挂号-治未病(保健调养)门诊/中医治未病护理门诊佛山市中医院

通过专家建立中医特色健康档案,开具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并实施治疗

时间:周一到周五8:30-17:30(中午不休息)

咨询电话:0757-83062007

这些备战三伏天的妙招

都记到小本本了吗

赶紧学起来

来源:佛山电视台、中医治未病护理门诊

佛山市中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