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珠海新闻 > 正文

解读 | 珠海出台中小学体育健康教育新政,这类学生更易拿高分


日前,《珠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简称“珠海中小学体育健康教育三年计划”)经珠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这将是珠海聚焦基础教育领域单个学科发展为主而出台的首个三年行动计划。

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即将出台的珠海中小学体育健康教育三年计划对症下药,充分发挥中考“指挥棒”作用,将“完善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合理调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分值,科学确定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提高体育考试项目的选择性”写入其中。

依据这一计划,并结合当前政策来看,今后重视体育锻炼的珠海中小学生,不只能增强体质,还更容易在中考中拿高分。

健康第一

三年后珠海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达全省先进水平

近年来,学生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2019年,教育部抽取全国近20万名四、八年级学生体育与健康状况发现,两个年级学生肥胖率、视力不良检出率均有上升,其中八年级学生学生肥胖率为9.7%、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8.8%。

珠海学生同样不容乐观。各学校小胖墩、烂牙仔、小眼镜等“三小生”均有存在,高中生近视学生占比约八成。一知名高中校长反映有学生做早操站队时出现晕倒,“体质到了不抓不行的地步”。

对此,珠海中小学体育健康教育三年计划提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把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作为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全面改善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环境,全面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

按照部署,未来三年,珠海全市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课桌椅、教室采光和照明等卫生设施设备等办学条件总体达到国家标准。体育教师与校医缺编问题得到基本改善,体育与健康教育课时和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得到保证,教学、训练与竞赛体系比较完善,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基本养成,运动技能、体育素养水平和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

到2022年,全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营养不良、超重肥胖和龋齿蛀牙检出率明显下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打破怪圈

锻炼身体既能强体质又能“涨分数”

“体育锻炼时间多了,文化科学习时间就少了,学习成绩容易受影响。”自儿子上初一后,家长田女士希望孩子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文化科学习上。

体育锻炼与文化科学习看似一对矛盾体,此消彼长。去年12月,珠海市教育局组织的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听证会上,多名家长认为中考体育分值从现有45分提高到70分,跨度太大,该科分值太高,希望调低分数、降低评价标准和增加考试机会。

此次,珠海破解这对矛盾体,将“实施体育教学质量提升计划”放在八大举措之首,变“此消彼长”为“此长彼长”,彻底扭转部分人不重视体育锻炼的观念。

根据计划,珠海将完善和改进体育课程设置。全市中小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标准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课程,体育课程内容设计要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特征和运动能力形成规律,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体育课程和课外运动项目,积极开展运动项目教学,大力开展田径、足球、篮球、排球、体操等基础项目,积极推进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优势项目,有条件的学校应将游泳纳入教学内容,提倡开设不少于15个体育项目供学生选择。

充分发挥中考“指挥棒”的作用,珠海将建立健全中小学体育课质量监测评价机制。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要定期进行体育课质量专项检测和随机抽查,检测结果要及时反馈和通报。完善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合理调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分值,科学确定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提高体育考试项目的选择性,充分发挥体育考试的导向作用,促进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上月底,珠海公布2020年中考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完善中考体育选考科目评分标准,便是完善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制度的具体体现。

提高中考体育考试分值已是大势所趋。去年12月底,珠海市教育局公布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听证会报告,提出中考体育分数从70分降低到60分,不过相对目前仍大幅增加15分。若报告通过,根据安排,这一政策最快将在2023年珠海中考招生中实施。

此外,后期体育考试科目可能会增加。目前中考体育必考科目有两科,选考科目有五科,考生从必考和选考科目中各选一科考试。后期随着学校开设体育项目普遍增加,考试科目有望增加,考生选择面更广。

阳光体育

学生每天在校锻炼至少1小时

2019年11月,珠海首届学生运动会在市体育中心体育馆拉开帷幕。13个体育项目被纳入比赛,吸引全市约3000名学生选手“角逐”。

强化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正被唤醒。根据珠海中小学体育健康教育三年计划的安排,珠海将大力推行阳光体育运动,继续搭建各类比赛平台供学生参与,构建起以教育部门为主导,市、区、校三级学生体育竞赛活动体系。

具体而言,珠海每三年将举办一届全市学生综合性运动会,每年举办学校体育项目单项锦标赛,提高学生的专项运动能力。

珠海将进一步健全学校常规课外体育锻炼制度。各个学校需落实每天“两操两活动”制度,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并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提倡每天1.5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冬季长跑这项传统体育运动被写入计划。珠海鼓励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冬季长跑活动。其中小学生每天长跑距离基数为1000米,初中生1500米,高中生2000米。每月累积参考基数为21.0975公里—42.195公里。

备受关注的校园足球运动也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珠海将加强全市中小学校足球标准场地建设,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推动校园足球普及发展。到2022年,全市建成40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90所广东省校园足球推广学校。

港珠澳大桥开通后,粤港澳三地学校体育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珠海将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构建常态交流平台与机制,加强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之间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交流与合作,通过共办赛事、双向互访等形式,积极探索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方法与途径。

【记者】冉小平

相关

2020年珠海中考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出炉  中考体育选考科目增加考试机会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