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珠海市第十六中学(下称“珠海十六中”)揭牌,首度在众人面前亮相。当天,6个班300名初一新生和家长首次到校,参加开学前的阳光分班。
珠海十六中所在的拱北片区是珠海较成熟的商业区,居住人口众多,但多年来该片区小学、初中教育发展薄弱,即便近两年香洲学位相对紧张的情况下,该片区内多所学校户籍生也未满员。
珠海十一中原校长黄谨将担任珠海十六中创校校长。她能否带领团队打造一匹珠海教育界的新“黑马”,备受各界关注。
在香洲区谋划教育“全域优质均衡发展新格局”的当下,珠海十一中与拱北、夏湾现有学校是否有机会发展成为第二个新香洲教育片区,同样值得期待。
公办初中,可容纳1200名学生
珠海十六中位于香洲区桂花北路东侧,九洲大道南侧,占地面积约13251.2平方米,学校教学部分总建筑面积17392.09平方米。根据《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试行)》及《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的要求,珠海十六中建设办学规模为24个教学班,1200个学位。
珠海十六中是珠海第一所由开发商配套移交的公办初中。承建方国维集团副总裁季纯敏在揭牌仪式上表示,短短8个月内,国维集团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高标准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香洲区教育局局长朱秀湖介绍,珠海十六中从建设到开办,秉承该区近年来新建学校“高质量建设、高起点办学、高水平运营”的理念,投用后可极大缓解拱北片区学位紧张的情况。他希望学校领导班子和老师们坚持先进办学理念,用更高远的站位、更宽广的视野、更深邃的目光,不断提升办学层次和教育教学质量,将学校办成一所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学校,为香洲教育迈向“全域优质均衡发展新格局”作出贡献。
老片区,原学区范围大生源少
珠海十六中学区范围以前均属拱北中学学区,两者以迎宾南路--粤海东路为界,将拱北中学原学区一分为二。迎宾南路以东、粤海东路以南为拱北中学学区,迎宾南路以西、粤海东路以北为珠海十六中学区。
根据香洲区教育局公布的2021年秋季香洲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范围,珠海十六中地理范围:从迎宾南路与粤海东路交会处起,沿迎宾南路向北至板障山南山边转西,沿板障山边至圆明新园转南,沿圆明新园东侧向南至白石路,沿白石路向南至粤海中路交会处转东南,沿粤海中路向东南至粤海东路,继续沿粤海东路向东至迎宾南路交会处所围成区域。
该学区范围内包括主要住宅区有:国维中央广场、建安大厦综合楼、桂花北园、金泉花园、格力香樟、兰埔花园、富华里、金域廊院、钰海上峰、钰海山庄、圆明山庄、鸣翠谷花园、海逸雍雅堡、海祥园、金钟花园、星华雅苑、骏成苑、丽祥苑、富丽花园、岭景小区、讯发苑、龙城花园、桂花村A区、桂花村B区、民生街、岭秀城、金泉花园、岭秀城壹号、金钟公寓、泰来花园等。
在香洲现有初中学区里,拱北中学原学区(含珠海十六中现学区)是一个大学区。根据香洲区教育局2021年3月中旬调查统计,当时拱北中学学区范围内户数36124户,差不多是2020年时3所凤凰中学学区范围内的户数,也是2020年时约1.5所珠海九中学区范围内的户数。2020年拱北中学录取香洲初一户籍生342人,这个学生数量不及2020年凤凰中学预估初一新生数,不到2020年珠海九中预估初一户籍新生数的2/5。
今年珠海十六中招生数据也能从某个方面反映出拱北片区人数多学生少的窘况。珠海十六中初一设计规模8个班400名学生,此次招了6个班300名学生。
香洲区教育局统计还显示,近几年拱北中学学区内的非户籍生人数与户籍生相当,即这期间拱北中学户籍生与积分生约各占1/2。不过,2021年学区范围内预估新生人数占拱北中学招生计划数的九成。
从这些数据来看,在学区划分前,拱北中学要完全容纳学区内学生已相当困难。珠海十六中建成,一方面可缓解拱北片区内户籍生入学难度,方便他们就近入学,另一方面极大方便片区内初中积分生入学。
今年秋季,珠海十六中共招生300名学生,其中户籍生约250人,其余为政策照顾生、积分生。
备受期待,名校长能否带出一匹新“黑马”?
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而教育发展与社区发展呈正相关:教育资源好,社区人数尤其是适龄学生家庭人数就会增多;反之亦然。
珠海十六中的投用给拱北片区家长们带来新期盼。朱秀湖在致辞中表示,在学校建设期间,周边居民及社会各界人士对珠海十六中未来的发展非常关注,大家充满了期待,也寄予了厚望。
对此,香洲区教育局给予硬件和师资两方面的支持。硬件设施配置上,珠海十六中所有教室均配置先进的一体机平台及空调,并配备了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及美术室、音乐室、历史室等16间高水准的功能室,篮球场、足球场、室内体育馆等各类运动设施齐备,是一所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智慧校园。
此次珠海十六中教育教学设备费按照每班35万元的标准进行配置。学校每间教室建筑面积约100平方,超出国标近30平方/间。教室外的走廊也比老学校的要宽敞明亮。学校配置了200米操场,以及近2000平方米的两层综合运动场馆。
师资安排上,香洲区教育局为珠海十六中今年配备了18名教师,均为区内在编在岗公办教师选调及新招聘大学毕业教师,平均年龄32岁,全部拥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11人为研究生学历。
校长更是受到各方关注。珠海十六中首任校长黄谨此前在珠海市第十一中学担任校长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办学治校经验。众所周知,珠海十一中经过8年发展已经成为珠海基础教育界的一匹“黑马”,连年中考成绩名列香洲区前列。此次领航珠海十六中,各方更是期待黄谨能否打造又一匹“新黑马”。
珠海十六中副校长王淑艳受访时表示,学校将本着开门办学的理念,以“创建无边界学习共同体”为办学宗旨,带动家庭、社区共同营造学习的氛围,共同发展进步,深度唤醒师生内心力量,让师生们终身享受学习的幸福。
更进一步,多校联动能否引领片区发展?
前不久,斗门区博雅中学揭牌,该校加挂文园中学斗门校区牌子。从珠海市、区教育分工来看,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由区教育局管理,高中教育由市教育局管理。此次跨区合作,市级主导力量更大。斗门区博雅中学揭牌后,有媒体指出香洲区自身也存在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在支援西部教育发展的同时,也要下更大的功夫弥补本区域教育发展的短板。
拱北片区是香洲教育短板之一。珠海十六中发展,肩负着提升拱北片区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的任务。
紧挨拱北的夏湾、以及更远的南湾片区公办教育实力同样有待大提升,珠海十六中的发展,对推动这一问题解决同样可起到促进作用。
2020年,香洲区开始实施南湾教育振兴和民办教育提升两项计划。以南湾教育振兴计划为例,初中学校基本采取飞地模式结为办学联盟,如文园中学联盟南屏中学、九洲中学联盟湾仔中学。受制于物理距离、生源结构、教学理念、教学管理等诸多因素影响,这种飞地联盟模式主要是校际领导、骨干师资的交流,有助南湾片区教育提升,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除顶层设计外,教育均衡发展更多依赖生源、一线教师等基本面的发展。假以时日,珠海十一中、珠海十六中以及夏湾中学办好后,可更好打通前山、夏湾和拱北与南湾片区学校生源、一线教师的良性流动,进而更有助于推动南湾片区公办教育发展。
目前,可喜局面正逐步打开。上周,梅华中学副校长解瑞兴被提拔为夏湾中学新校长。此前,夏湾中学原校长江学英已接替黄谨担任珠海十一中校长。
【记者】冉小平
【摄影】钱文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