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综艺音乐粉丝大数据”发布  广东地域播放数据全国第一


在互联网数字娱乐时代引领下,人们的生活与娱乐方式已产生较大改变,而这种情况在青少年学生和年轻工作者人群中最为普遍,他们不仅是忠实的综艺音乐粉丝,更成为用户中的主力军。

    继《歌手2018》后,央视及几大主流卫视的多档知名综艺节目的音乐、音源Live最近也“零时差”上线,包括央视大型诗词音乐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人文艺术节目《信·中国》,明星声音竞演节目《声临其境》以及浙江卫视音乐猜评推理节目《异口同声》等等,当下更丰富、更优秀的综艺“好声音”,正为用户带来多元化、立体化的“音乐泛娱乐”体验形式。

    根据近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发布“收听大数据”显示,广东大众在综艺类电视音乐节目地域播放数据方面相当给力,在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贡献了总计9.47%的播放量,位列全国第一。

    都市人听歌大多利用“碎片时间”

     数据显示,就全国来看,音乐综艺的粉丝仍以男性居多,占总人数比例61.87%,而女性粉丝比例为38.13%,大量的粉丝群体中,19-22岁年龄段的占比最多,为33.72%,16-18岁及23-30岁年龄段粉丝数量占比相近,分别为19.95%和19.43%。而16-22岁的都市青少群体收听歌曲主要时段集中在23点到次日凌晨1点,可见年轻的“夜猫子”们精力十足;大部分23-30岁城市上班族们,则是在上班早高峰及晚高峰时段,努力“挤”出闲暇,用碎片时间感受音乐魅力。

   “工作人群讲求时间效率,将碎片时间充分利用,是十分值得推荐的。”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数据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收听的高峰是在周末,且集中于晚间,希望热爱音乐的青少年群体能够合理安排时间,适度娱乐,注意身心健康。”

      广东青少年借音乐“释放自我”

  此次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公布的数据在地区分布上也颇具亮点,映射了中国各个省份的地域文化差异,数据显示:广东省作为我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受发展水平较高的经济文化因素影响,大众对综艺类的电视音乐节目也十分追捧,地域播放数据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是秉承着“追求和谐,讲究休闲”的四川人,以8.25%的播放比例位居第二。北京和上海向来都是以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著称,但庞大的“上班族”群体充分展示了对音乐综艺的热爱,不仅利用碎片时间聆听歌曲,更喜欢听着音乐,“宅”在家里,尽情享受闲暇时光,以6.47%和5.73%分列第四与第五名,网友“思绪”就表示,“大都市生活节奏太快,平常就是家、地铁、办公室三点一线,周末哪都不想去,就想窝在家里听听音乐,看看电影。”

    对此,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数据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地区的大众似乎一直都觉得收听综艺是一种特别的解压方式,或者说是一种释放自我的手段,对综艺娱乐的敏感度很高;对四川及湖南大众来说,休闲的生活方式,热辣的美食都值得追求,同时综艺、音乐等娱乐方式也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相对于以效率著称的北京和上海,更体现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表达一种都市归属的小情怀。”

    “音乐泛娱乐”新业态凸显

    此外,当下都市青年也从过去单纯的欣赏歌曲,延伸出“听、看、唱、玩”多维度的音乐体验方式,不论是“零时差”同步现场Live音乐、歌曲评论,再到为粉丝提供互动和在线投票等环节,年轻受众多元化的试听诉求愈加强烈,亟需全方位的音乐沉浸式体验,如QQ音乐用户“清泉”就在华晨宇的《平凡之路》歌曲下评论:“华晨宇每次改编都会倾注自己所有的心血和想法,光是‘和声’的编写和录制就能让他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

    在表达喜爱和赞扬之情的同时,大众也乐于接受更多的歌手创作的故事,充分显示了分享热情和互动需求。不少音乐用户也显示出“K歌”的热爱,方式,例如在“酷我音乐”平台上,他们不仅能够嗨唱自己喜欢的歌曲,还能通过相册、摄像头等不同形式录制专属MV,并运用各种音效打造个性化的演唱风格,从听到唱,让用户真正进行了沉浸式体验。酷我音乐网友冷月说,“听了那么多《歌手》的歌曲,我都会自己唱一下,因为那种感觉是不一样的。有些歌曲我还会选择不同的音效再唱一次,然后我会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对此,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数据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强大的声音处理技术零时差将《歌手2018》的歌曲同步上线,并通过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三大平台的SUPER SOUND、DTS、蝰蛇音效等丰富音乐播放效果选择,配合投票、评论、互动、K歌、分享等多元化体验方式,真正地满足了用户在数字娱乐时代多维度的音乐欣享需求。”

 

【撰文】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周豫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