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共建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深汕学校,为什么是南外?


2018年10月,一个消息在深圳不胫而走,让师生翘首以盼。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正式签署框架协议,将在深汕特别合作区共建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深汕学校,该校拟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学校。

南山区区长曾湃带队调研南外(集团)深汕学校选址工作。

为何是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能获此殊荣?南外何以有这样的底气和自信?

作为集团化办学“南山路径”的试验田,南外创新的举措层出不穷——既有渐渐增效的集团化体制创新,又有精致育人的文化理念,剑指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亦有像树一样成长的十五年一贯制课程体系、八大学院的学生发展平台……

走过二十四载芳华的南外,已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现代化教育集团,中高考成绩突出,办学特色鲜明,努力探索集团学校现代治理道路,为南山、为深圳乃至全国的教育提供一个先进经验、新鲜样本。

南山区委书记王强视察南外高级中学开学工作。

立足南山教育热土,放眼世界一流教育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指出,学校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教育改革,加快补齐教育短板。

新时代下,基础教育如何回答“钱学森之问”?如何培养有创新素养和能力的学生?如何办好人民满意、家长放心的学校?如何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建立创新型开放式现代城市教育体系?

或许我们能在深圳南山找到答案。特区、湾区、自贸区“三区叠加”的南山区正在积极打造“世界级国际化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为此,南山教育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教育”的目标,正努力构建与城区社会经济环境相匹配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

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与南山的发展一脉相承,既是教育改革的实验田,也是教育探索的先行者。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的校区分布在具有深圳“硅谷”之称的高新园区,沿着美丽的后海湾,如同珍珠散落延伸到蛇口自贸片区,拓展到北部“新桃源”,集团发展的版图走出深圳,延展到深汕特别合作区。

多年来,南山区坚持打造教育的“南山标准”,提出了“让每一所学校都优质,让每一位教师都精彩,让每一个学生都幸福”的美好愿景。作为南山教育的响亮招牌,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积极落实国家教育要求,让学校教育与南山、深圳的地位相匹配,着力培养各类创新人才,打造一流的国际教育品牌。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南外集团创新打造“五个南外——国际南外、幸福南外、创新南外、绿色南外与卓越南外”,提出“争创全国一流外国语学校,打造国际创新教育标杆”的雄心壮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向前迈进。

践行精致育人思想,促进学生幸福成长

走进校门,南外的孩子阳光自信,热情有礼,稚气的脸庞上带着笑容,正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2018年南外集团获评“深圳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更是对学生幸福成长的生动注释。

南外集团秉持“精致育人”的办学思想,形成了“像树一样成长”的办学理念、“厚德、博学、笃行、健美”的校训和“求真、崇善、唯美、向上”的校风,构建了“办学术型卓越学校,育国际化创新人才”的办学目标。

何谓“精致”?总校长夏育华介绍,“精”指经过提炼、挑选的精华,有完美和最好的含义;“致”指给予或达到的意思。精致在《辞源》中解释为“工美的情趣”。“精致育人”要求教育的全过程必须做到精细、精心、精良、精到。它是一种精巧细致、追求完美、关注个性发展、尚善求真的办学思想。

教育如何做到精致?在实践中,南外集团将“精致”落实到文化立校、厚德谐校、科研兴校、治理成校和品质强校五个层面上。

文化立校凸显国际南外,通过精深文化丰富精美校园予以落实;厚德谐校实现幸福南外,通过精勤服务塑造精诚人格得以完成;科研兴校打造创新南外,通过精优师资倾力精心教学成功建立;治理成校深化绿色南外,通过精良装配保障精细管理得以推进;品质强校成就卓越南外,为精英学子创造通向精彩人生的道路。

“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教育也在传承文明。”夏育华表示,文化引领未来,一个教育集团更需要凝结一个强有力的核心价值。

目前,南外在校师生逾万人,分校园区即将达15个。在南外看来,学校发展壮大秘诀正是长久积淀的文化底蕴,而“精致育人”的办学思想正是打开南外教育宝库的金钥匙。

深化系统治理体系,管理升级提升效能

24年来,南外办学体制突破与学校规模扩大相伴而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从创办文华学校、高新中学、科苑小学、滨海中学四所分校,采用“名校直营”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辐射面;到吸收大冲学校成为成员校,步入发展快车道;到南北片区联盟校挂牌,采取“名校加盟”模式,与桃源中学结成联盟学校;再到科华学校、滨海小学、高级中学三所分校成鼎立之势,如今深汕校区获批准成立,南外集团成为拥有“内生型、加入型、联盟型、托管型、飞地型”五类不同办学体制的教育航空母舰。

名校集团化能够极大缓解优质学位的供需矛盾,但在办学过程中,优质资源是否会被稀释?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如何保证办学质量?

在编制紧缺、人力紧张的情况下,南外用系统性思维开展集团化管理,通过统筹、授权、协调、整合、共享五大治理方式增加对分校的授权管理,加强了分校之间的联系,强化了责权管理的统一性。

南外集团采取“紧密型”为主、“松散型”为辅的治理模式。大刀阔斧的改革拉开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集团原8个部门合并为4个,12个集团中层岗位缩减为4个;改革集团公文处理方式,重置部门职能,强化集团统筹协调能力。作为中坚力量的管理层权责统一,分工明确,统揽全局,有效地整合全校资源,迅速提升新办学校整体建设及管理水平。

做好了顶层设计,分校被赋予了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资源调配也更加灵活,各级教师的积极性随之激活。各分校按照独立校区模式建立党支部、工会,采取民主直选的方式选聘分校中层,提升分校主体意识和治理能力。

南外集团逐步形成了内部集中、步调整齐划一的教育发展矩阵,为学校优质起步奠定基础。

通过现代化的集团管理,南外集团发挥师资共享、资源互补的优势,实现了不同校区的统分结合、相得益彰的管理,让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成为睥睨深圳的教育航母,为南山、深圳乃至中国的教育发展提供经验。2018年,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荣登“年度最具影响力学校”榜单。

创新机制培养精优教师构筑共同成长教育生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教学的成就离不开学校领导者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更离不开一支扎实勤勉的教师队伍。

2018年9月,来自湖南的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长沙市百年名校望城一中校长的夏育华出任南外集团总校长。他提出,教师的培养先于学生的培养,要培养年轻老师,挖掘年轻教师的潜力;要打造名师,多给名师“压担子”;要促进教师教学水平与教科研水平稳步提高。在他的引导下,南外多途径、全方位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保持教师队伍向上发展的活力。

“静以修身,寂寞豪华皆有意。俭而养德,简单雅致总无痕。”这改写自《三国演义》诗词《赞诸葛亮》的楹联,是夏育华为“四有”好老师邵静题写的校长寄语。自夏校长到任以来,学校每月推选“四有”好老师。由他亲自为好老师撰写楹联,以此激励教师,增强归属感和荣誉感。目前南外集团已有100名老师受到表彰,无一例外收到了总校长亲自题写的楹联。

在“金钥匙”课堂大赛上,学校以“精致课堂·同课异构”为主题,由集团10个分校推选的81名教师选手同台竞技,最后决出14个“金钥匙奖”和67个个性化奖项。据了解,这项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已经坚持了18年,每年都会成为集团教学研讨的盛事。

为了打造学术型集团,南外在打造优势教师资源上不遗余力。2018年11月2日,深圳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联盟在南外集团高中正式成立,夏育华担任联盟理事长。来自深圳市55所学校的63位顶尖名师,组成阵容强大的“名师天团”。同时,联盟全体成员授聘为南外集团高中的校外专家导师,为学子成长增添助力。

正是这样一群饱含教育情怀、执着于教育追求的教育人,也是学生们最亲密的亲人,他们全身心地投身到教育事业之中,致力于为南外学子提供全方位发展平台。

构建集团特色课程体系搭建多元发展“立交桥”

南外集团一直以国际视野来引领学校发展,坚持“1+X”特色创新思路。夏育华介绍,“1”是指外语特色,“X”是指艺术、体育、科技等特色。集团鼓励各分校打造个性化办学特色,推出各色校本课程,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构建出一套符合科学课程理念、突出外语特点、彰显南外特色的课程体系。

南外集团管弦乐团受邀参加“2019全国影视校园春节联欢晚会”演出。

从英语课程的口语交际、同声传译到报刊阅读、电影赏析,还有多门小语种课程百花齐放,外语教育构成了南外集团的特色课程体系。学校依托富有特色的国际化教育项目,不断拓展外语课程内容,开展国际友好学校文化交流、留学活动、文化特色课堂等活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学生,南外集团因此荣获南山区“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学校”的授牌,学校的国际教育氛围更加浓郁。

南外科苑小学国旗班参加南山区少年队鼓号队检阅大赛升旗仪式。

提到南外的课程,必须提及别具特色的八大学院。从2014年底,《南外集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行动方案》出台至今,南外的八大学院教育完善成型,从小学贯穿至高中,以此搭建学校“十五年一贯制课程体系”,打造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平台。

2018年,深圳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上,南外集团学生芭蕾舞团的原创舞蹈《咏梅》荣获一等奖;第十五届广东省运动会羽毛球比赛中,南外集团摘金夺银;广东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南外集团学生管弦乐团荣获一等奖;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课题研究成果展示交流活动上,学生曹皓玮、马梓航被聘为“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在MMUN-蒙特梭利模拟联合国公益选拔赛中,学生郑景文获得参加2019年模拟联合国青少年峰会的机会……在过去的一年中,收获累累硕果,南外学子累计获国家级奖励159项,获省级奖励111项,获市区级奖励681项。

走进南外高中教学楼,教室门前的电子班牌,不仅可以显示学生考勤、班级课表、家校联系信息,还代替墙报宣传,成为班级文化、校园新闻信息发布阵地。

【撰文】邓子良 何庄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