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市教育系统中,龙华教育作为“后起之秀”,事业体量巨大,公办义务教育学位供给尚不够充分,辖区居民对于孩子“上好学”的呼声越来越高。
2019年,龙华教育一方面创新形式,通过租赁厂房改造、建设新型易建学校、借址办学等方式提前开办龙腾学校等9所学校,新增学位近4000个,同时公办小一、初一通过改扩建挖潜扩容新增学位超8000个。另一方面,在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上,推进积极教育品牌,打造龙华教育人才梯队,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开发特色课程建设。对于今年开办的1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更是有着“高品质、高定位、高起点”的规划。
名校长领衔、名校基因、面向未来的课程建构、名教师引领……这些,对于龙华教育践行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教育事业再向新台阶,具有里程牌式的意义。
9月2日,龙华区第三外国语学校、龙腾学校、创新实验学校、龙华区教科院附属外国语学校、龙华第三小学、龙华区第二外国语学校、行知学校、行知中学、润泽学校等9所学校开办。同时,和平实验小学新校落成,900余名师生正式在新校舍开启新篇章。龙华区也成为今秋深圳新增学校最多的行政区。
新型建筑设计
新校高起点建设、高标准打造,力争为孩子营造舒适、温馨的校园环境。
新学校中,龙腾学校未来会配备有游泳馆、剧院、棒球场等场馆;区教科院附属外国学校采用国际新型轻量环保建筑材料;龙华第三小学采用装配式新型轻质钢和玻璃,建成后将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时代特征;区第二外国语学校在建设过程中也一直秉承“争创大浪最美校园”的理念。
新型人才队伍
新校借助品牌优势等,注重人才队伍的引进和打造。
区第三外国语学校教师队伍中研究生学历9人,海外经历的研究生8人,行知中学教师队伍研究生学历23人,其中包括香港中文大学、英国约克大学、英国萨里大学、白俄罗斯国立文化艺术大学等名校毕业生;龙华第三小学有正高级教师1人,全国优秀语文教师1人,区第二外国语学校有特级教师2人,省骨干教师3人,龙腾学校有副高级教师2人。
新型办学理念
新校依托龙华区“积极教育”理念,面向未来,注重培养孩子终生发展需要的素养。
行知中学秉持“重人品,遵规律,负责任”的办学理念,学校以“培养负责任、敢担当的人才,擎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重任”为目标;龙华第三小学确立了“每一颗星星都闪亮”的理念,以“星星”隐喻每一位师生,蕴含着对个性差异的尊重、对个体发展可能性的肯定;创新实验学校秉承“推创出新,实事验理”的理念,在信息化、智能化时代来临的今天,注重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区第三外国语学校着力建设一所植根中国、面向世界的外国语品牌学校,培养具有中国精神、世界情怀的国际公民。
新型课程建设
新校积极推进面向孩子未来的课程开发与建设。
和平实验小学作为一所实验型新校,在教育创新与变革中坚守教育本真,动结构,打破刚性的班级单一结构,建立灵活的班级、组群、社团、个体弹性结构 ;立课程,消融分科教学局限;创环境,完善学校与家长、社区关系的顶层设计,形成互动互惠、协同育人的教育生态;造空间,拓展开放、互联、共享、多样的学习空间。
行知学校从哲学的高度思考办学,探索出了行知“1+1”课程体系,涵盖品德、身心、生活、学习、创新、国际、审美、信息八大素养,包含语文+演讲、数学+财经、音乐+奥尔夫等课程。
龙腾学校和区教科院附属外国语学校作为龙华教育智能体的实施典范,在智能教育建设上进行许多探索。龙腾学校以“掌上龙腾”作为统一入口,将智慧管理、智慧教学与云校数据融合,为个性化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区教科院附属外国语学校建立教育云空间、教育云超市和5G+VR的课堂;打破学科壁垒,开发STEAM课程和双外语课程,实施双师课堂和项目式学习。
新型特殊教育
润泽学校作为龙华第一特殊教育学校,在理念上,遵循自然规律围绕“润泽”内涵,力在关爱学生生命成长,以拓展潜能和唤醒心智的教学方式有效促进特殊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在人文环境的营造上,创新开发,集教育康复、田园生活、人文科技于一身,拟运用现代风格结合大自然的风貌气息,打造以森林为主题的自然学府式、教育康复式、人文关怀式特殊儿童教学环境,让学生充分体验最优质、最完整、最有利于成长的教育服务。
学校实施乐趣课程,以“Sunshine阳光”为积极导向,围绕“润泽心田,向阳而生”的课程理念,打造独具特色的“7+5+N”三级课程体系,开展适合特殊儿童拓展潜能的乐趣课程,形成乐艺(艺术)、乐创(创客)、乐康(康复)三大特色。
【撰文】徐峰
【通讯员】王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