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专家上门量身定制“上云”方案?南海品牌企业探秘全国最大的“云”


距离今年天猫“双十一”全球购物狂欢节还有3天,对于阿里巴巴而言,这不仅是一场商业的狂欢,也是一次技术的大练兵,云计算、物流、支付金融等纷纷接受这一极限并发场景的挑战。

作为全球最大的三朵“云”之一,去年阿里云在“双十一”期间经历了一场数据处理的“超级工程”:每秒交易峰值32.5万笔,每秒支付峰值25.6万笔,全天累计产生8.12亿物流订单……

11月4日—6日,“双十一”前夕,佛山市由南海区数据统筹局主办的南海品牌企业走进互联网、科技龙头企业系列活动,组织了数十家南海品牌企业走进了阿里巴巴。活动期间,南海品牌企业参观了阿里巴巴九号馆、云栖小镇和云计算博物馆,并与阿里巴巴专家就企业中台战略构建、企业上云、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等议题展开深入对接交流。

南海品牌企业参观阿里巴巴九号馆。

“大中台小前台”

阿里不断创新业态的秘诀

“大家知道阿里现在都有哪些业务吗?”阿里云解决方案架构师万彻在对接交流会上一抛出这个问题,现场的企业代表们就纷纷开始数起来,淘宝、天猫、支付宝、聚划算、钉钉、菜鸟物流、盒马生鲜……

短短19年历史,阿里巴巴从最初的一个B2B电商平台,发展至现在涵盖电商、金融、O2O、泛文娱、医疗健康、云计算等诸多业务的大体量巨头,并且在最近几年,仍有新业态不断涌现,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中台战略、平台赋能和数据驱动。”万彻道出阿里创新的三大理念,经过多年的努力,阿里将自身的运营数据能力、产品技术能力沉淀为一套综合能力平台,即所谓的“中台”,基于这一平台,阿里能够对前台业务变化及创新做出快速响应。

事实上,中台战略的诞生与阿里自身的数字化转型有很大的联系。2003年时成立了淘宝事业部,2008年时成立了天猫事业部,之后两者并驾齐驱,同时淘宝和天猫的电商系统是完全独立的,都包含了商品、交易、评价、支付、物流等相同功能。

“数据、资源不共享实则造成了很多浪费。”万彻说,同时聚划算的诞生,使得淘宝、天猫、1688开始争占聚划算平台上的有利资源,聚划算团队一度应接不暇。为了解决这一窘境,阿里成立了“共享事业部”,要求三大平台跟聚划算对接都必须通过共享事业部。如此,共享事业部成为阿里的核心业务平台,这也为阿里之后的架构转型奠定了基础。

“2015年发生了一件很重要的事。”万彻回忆,这一年,马云带领阿里集团高管访问了位于北欧的游戏公司Supercell,这家仅有200人的公司,其游戏迭代速度却非常快,每隔几周就会有新游戏上线,“凭借中台体系,将技术能力整合到一个平台上,支撑前端的所有创新,几个人的团队可以不断开发新游戏,测试市场反应,不好就迭代。”

凭借架构策略和中台能力,Supercell创造了数十亿的产值。受其启发,阿里正式推动中台战略。之后阿里开始快速孵化创新项目,包括菜鸟物流、盒马生鲜等。“像盒马生鲜,它背后的数据运营团队其实只有很少的几个人。”万彻说,这就是中台战略下强大的业态创新能力。

南海品牌企业代表参观云栖小镇。

“阿里云是底座”

突破想象的云计算能力

“大家看我们的业务架构的时候,会发现阿里云是在最下面的,因为这是我们的基础、底座。”阿里云计算博物馆讲解人员说。博物馆内图片、文字、视频一起记录下阿里云的诞生与发展历程。

在博物馆入口,屏幕上的视频播放着2010年中国IT领袖峰会上,BAT三大巨头关于云计算的著名讨论。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说“云计算是新瓶装旧酒,没有新东西”,腾讯的创始人马化腾认为“要像水和电一样使用云计算资源,当下还为时过早”。唯独马云在当时看好了云计算。

2009年,阿里云团队写下第一行代码,9年后,阿里云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三朵“云”之一。数据显示,在2017年全球公共云市场中,阿里云仅次于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根据IDC发布的数据,按2017年上半年的收入计算,阿里云占据国内云服务IaaS市场47.6%份额,是排名第二到第五的云服务提供商份额的总和。

“现在阿里云已经覆盖了全球,拥有超强的计算能力,可以调动上百万台服务器成为一个集群,让它为我们一个项目或者一个业务来进行预算。”阿里云业务发展专家胡峰说,云计算在为“双十一”、12306春运购票这样的极限场景提供支撑的同时,也通过一次次“练兵”中迅速进步。

作为“底座”,阿里云之上,是不断拓宽的应用领域。“我们将2400多家中国境内的地质站点进行了数据串联,发现可以通过48小时的时间去计算出整个地壳的变化。”阿里云计算博物馆讲解员介绍,此前超级台风“山竹”来袭的时候,其移动路径的预测也是有赖于大数据、云计算。

此外,云计算在三大产业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企业通过“上云”实现数字化转型。农业上,特驱集团通过对小猪的声音、行为、身体状况等做数据化的分析,即时发现异常,降低了小猪的死亡率;工业上,汽车制造企业通过数据模拟汽车碰撞,可以得到不同碰撞下毁坏程度的数据分析,大大节省了安全测试成本;在服务业上,海底捞运用人工智能算法选址,减少“坏店”,提升开店效率,并且运用大数据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

参观完云计算博物馆后,有企业代表直言“突破想象”,“不出来看都不知道别人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了。”此次过来的南海品牌企业中不少是传统制造业,他们也关心阿里云如何帮助他们实现工业互联、企业“上云”。事实上,阿里也早已开始工业互联网的部署。

南海品牌企业代表被智能产品吸引。

“工业互联网是问答题”

为企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工业是一个非常细分的行业,不同的行业区别非常大。所以我们不敢贸然地进入。”阿里云工业互联网专家林琚说。因此,在起始阶段,阿里挑选了包括汽车制造、工业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工程机械等在内的一批行业。

“这是我们认为在这个技术方面,我们能够给予最好的赋能的一些行业。”林琚说,同时,如同阿里电商起步时立足中小企业一样,如今工业互联网定位仍是以中小企业为主。

基于云计算这一“底座”的支持,阿里不仅能够为企业提供云平台服务,还深入到企业,为企业提供一整套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首先我们要让设备实现互联,再去发掘设备里的数据价值,开发基于这些设备的应用。”林琚认为,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工业APP,而未来,阿里将会提炼不同行业的典型APP,放到平台上做应用分发。

另外阿里在电商和支付金融方面的优势,也在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上有所体现。林琚表示,阿里拥有大量的电商客户,也了解客户的需求,未来可以通过淘宝、天猫以及1688平台,帮助企业实现从订单到生产的柔性制造。

“通过应用下发,我们能同时看到各个企业的智能制造水平,生产的优良度。做企业制造力评分,为企业提供相应的贷款,不需要具体的订单数据。”林琚介绍。

在对接交流会现场,听完介绍后,不少企业当即介绍自家企业特点,寻求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都不是为大家标准定制的,我们做的不是选择题,而是问答题,你告诉我你希望解决什么行业的什么痛点,然后阿里云利用它的云计算、大数据和AI的能力,来帮你综合解决问题。”胡峰回答道。

在胡峰看来,阿里云的工业互联网需要落地企业,而南海众多的中小企业也需要“上云”,未来双方的合作空间很大,“阿里云的架构师会去到你的车间、产线、仓库去了解真正的痛点,再提供解决方案。”

据了解,当前,南海正致力打造广东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区,除了引导本地制造企业对接国际国内一线创新资源以外,还与阿里云合作建设阿里云创新中心(佛山)、举办广东工业智造大数据创新大赛等,加快“南海制造”向“南海智造”跨越。

“在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方面,南海企业需要对接服务的环节很多,我们需要工业互联网的公有云服务提供商、解决方案提供商来支持企业发展,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打通生产和管理的流程数据,优化流程优化。”南海数据统筹局副局长岑镜苏说。

在岑镜苏看来,企业此次走进阿里,以及接下来的“请进来”,关键是希望企业看到自己的需求,勇敢提出自己的想法,为企业“种下工业互联网种子”,支持其“开花结果”。

【撰文】林东云 叶洁纯 黄思华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