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佛山新闻 > 正文

国内家具电商老大“坐不住”:让利20%援助经销商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计划。在电商领域,生鲜电商被订单“砸晕”,但对于家具电商而言,情况则有点特殊。

2月10日晚,家具电商龙头企业林氏木业发布一则援助经销商的公告,公司表示将承担全国经销商1至2个月的员工工资,并让利门店库存更新费用的20%,以支撑陈列产品迭代。

由于家具产品“重体验”的特性,过去电商急速发展的这些年,家具行业依然能牢牢坚守实体阵地。部分起家于电商的家具企业,也纷纷布局线下渠道,走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

林氏木业正是其中的典型例子。过去5年,林氏木业一直在大力布局线下渠道。截至2019年底,林氏木业门店数量达到252家。并且,线下业绩已反超线上,成为林氏木业冲刺百亿销售额的核心支撑。

但是,疫情“黑天鹅”的到来,让线下门店一下子成了这家家具企业当下的重要挑战。林氏木业的线下门店已尽数停止营业。与此同时,复工受阻,物流停滞、劳动力短缺也成为线上订单配送难题。

如何让经销商熬过这段特殊时期,正成为家具行业共同的课题。同时,疫情再度激发了线上业务潜力,未来这条跑道或将迎来更多竞争者。

线下“停摆”

经销商面临生存战

如今,林氏木业线下业务已经按下“暂停键”,预计3月1日之前都不能恢复。

从全国范围来看,由于防控疫情的要求,多数家居卖场、展会、自营门店,甚至家具制造业都已处于停摆状态,长达数月的休业,对经销门店和企业而言,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图为林氏木业在佛山岭南天地开设的门店。企业供图

以林氏木业的经销模式为例,可以简单算一笔账。林氏木业的经销商大部分是独家代理,仅销售林氏木业的产品。按照平时对各门店员工数量、薪酬设置、成本费用的统计,若是经销商的收入为100元,其中经营成本占到15元,纯利润占到5元。

在疫情期间门店停业,经营成本依然要支出,但是收入为零。按照1∶3的纯利润和成本比。现在经销商一个月的成本支出,需要后续3个月时间才能赚回来。歇业的时间越长,经销商面临的资金压力就越大。

“在过去一年现金流不错的前提下,经销商如果没有进行新的投资,熬过一两个月或许没有太大问题。”林氏木业新零售事业部总经理雷之冠说。但事实上,疫情严重地区的门店开业时间不能确定,加之以往经销商普遍“跑马圈地”,扩张规模,现金流情况并不乐观。

因此,在今春开工第一天,林氏木业连夜出台了经销商补贴政策。根据林氏木业的“经销员工工资补贴计划”,企业将对全国不同区域经销门店承担1至2个月不等的导购工资。同时,总部让利20个点支持经销商门店更新上样。

在此基础上,林氏木业还将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大线上付费引流,助力经销门店获取更多流量实现远程成交。

不止林氏木业,已经有多家家具企业出台了经销商帮扶措施。

联邦家私集团提出向加盟商让利三个月,提货补贴10%,线上订单引流线下,以及免费帮扶终端门店推行全员社群营销等。维尚集团旗下品牌尚品宅配推出6亿帮扶政策,包括免O2O服务费、支持员工工资、提供防疫补贴,以及新平台新模式支持等。

雷之冠预计,林氏木业的大部分门店在3月份可以正常营业,疫情严重的地区可能推迟到4月初。“疫情影响时间多长,我们就补贴多久,后面可能会不断加码。”

战略调整

线下扩张步伐或放缓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红利的日渐消减,“淘品牌”获取流量的成本和门槛越来越高,发展线下实体店成为趋势。

起家于互联网的林氏木业,在过去13年里,有11年是全网同品类销量年冠,且连续7年成为“双十一”销售冠军(住宅家具类),是家具电商行业龙头企业。虽然凭借电商模式实现了“弯道超车”,但林氏木业没有止步于电商。

自2014年起,林氏木业开始大力布局线下渠道。这基于一个不能忽视的数据:虽然家具线上销售量高速增长,但90%的业务量来自线下,线下渠道依然是主力。显然,要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就不得不发展线下渠道。

林氏木业线下门店。企业供图

经过5年时间的“跑马圈地”,截至2019年底,林氏木业全球门店数量达到252家,覆盖32个省161个地市。也是在2019年,林氏木业线下业绩反超线上业绩,占比达到了54%。

林氏木业对线下业务寄予厚望。按照当初的战略规划,到2021年,林氏木业的线下门店将达到1000家,线下业务将成为林氏木业剑指百亿销售额的核心所在。

如无意外,2020年将是林氏木业大力发展线下门店的一年。但是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企业的战略规划。“3年开1000家店的计划可能要有所调整,至少开店的速度和步伐会有所放缓。”林氏木业品牌部负责人李承泽说,但是林氏木业布局线下的战略方向并不会有所改变。

在林氏木业补贴经销商的举措中,其中一项是承担全国经销商1至2个月的导购工资。此举并非是担心经销商付不起工资,而是避免开年后因人员流动,造成原有的熟练工人的流失。

林氏木业希望通过扶持措施,稳住团队,当线下业务“复苏”的时候,可以立刻业绩向好。此外,20%的成本让利,也在于支持经销商门店更新上样,改善产品结构,使其重新开业后能快速抢占市场制高点。

线上的流量优势使得林氏木业对经销商依然有很大的吸引力。林氏木业也对经销商承诺,线下“复苏”后,公司会出钱进行流量扶持,并且在疫情期间也会为门店进行产品储备。

在联邦家私和商品宅配的扶持措施中,也均有提及线上引流,包括线上订单引流、社群营销等。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新零售模式正逐渐取代传统家居销售模式。

人力缺口

持续影响配送和供应环节

相比线下的“停摆”,“宅”在家中的人们,给线上业务带来了一些积极信号。林氏木业今年的线上流量比去年同期要高,销量也呈现增长状态。

由于家具在过年期间的销售向来以期货为主,‍‍消费者一般愿意接受预售,并不需要马上发货。因此,现阶段的物流停滞带来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随着年后逐渐开工,如果物流继续供应不足,会对订单配送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在电商行业,快是最重要的客户体验之一。过去,对仓储、库存与物流的数字化管理让林氏木业发货可以实现高效发货,在配送上的优势成为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具的配送还包括上门安装、售后等,这些方面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而这些劳动人口都是有很强的流动性,”李承泽说,疫情造成的劳动力缺口,会成为影响销售的一个不利因素。

图为林氏木业仓储区域。企业供图

另一个不利因素来自供应商。基于多年的电商经验,林氏木业的供应链是按照线上的逻辑来匹配,即会有大量的现货库存。目前,林氏木业还有2至3亿的现货可以销售。但是按照销售情况预估,林氏木业仍需要供应商尽快补充货源。

林氏木业不经营制造端,货源依赖全国范围内大大小小200多家的供应商。从目前摸查的情况看来,大部分供应商并未能真正恢复产能,并且由于劳动力缺口,供应商恢复生产预估需要较长一段时间。这也成为了林氏木业的主要困扰之一。

李承泽认为,如果3月份后生产、物流可以全面恢复,疫情对企业的影响不会很大,往年一季度也不是销售的主要阶段,但如果疫情延续到5、6月份,则有可能对全年的业绩影响较大。

但是线上的稳定表现也给予了林氏木业较强的信心。同样地,此前在线上业绩表现不错的同行,现阶段都依然能获取不错的线上流量,但是高度依赖线下业务的传统企业,则受冲击相对较大。

不难预测,受疫情影响,未来将有更多的家具企业会发力线上产品和业务。李承泽认为家居行业可能会借此重新洗牌,市场仍然有很大的‍‍调整空间,目前行业品牌太过于分散。“竞争过程对部分企业来说会比较惨烈,但是对消费者和市场来说是良性的,会有更集中更高品质的选择。”

【撰文】林东云 华声宇 叶洁纯


◎专题阅读:

防控疫情 佛山行动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