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已经到了急剧变化的时点。”美的集团机电事业群总裁伏拥军说,“美的拥有强大的正向自主研发能力,希望成为汽车行业开发反应速度最快的供应商。”
5月18日,在安徽合肥,美的威灵汽车部件正式官宣其驱动系统、热管理系统和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三大产品线全线投产,并正式发布了电机驱动、热管理系统和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等三大产品线的5款汽车零部件产品:驱动电机、电子水泵、电子油泵、电动压缩机和EPS电机。
这是美的集团再次入局“造车”。事实上,早在18年前,美的集团同样涉足过汽车领域,只是彼时美的造的是整车。18年后的今天,选择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入手。18年后的今天,美的此番布局意在如何,又具有怎样的市场前景?
随着汽车“新四化”快速推进,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出现“机械运动电动化”“低温热源热泵化”趋势。例如,以往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改由主驱电机提供动力,皮带轮带动的传统压缩机、水泵、油泵等也逐渐演化为电力驱动。
这种变革重塑着汽车配套产业链。仅以热管理系统为例,有投资机构分析指出,新能源汽车需同时管理座舱和电池仓温度,热管理系统更加复杂,系统平均价格约为6000元,是传统燃油车的3倍。按照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1800万台计算,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市场规模可达1080亿元。
超过千亿的市场增量对任何选手都是块诱人的蛋糕,更何况在传统家电厮杀超过30年、空调产量位居世界前列的美的集团。数据显示,美的集团旗下的机电事业群空调压缩机年产能超过9000万台,冰箱压缩机年产能超过3800万台,电机年产量更是超过2.2亿台,年销售额超过300亿元。
一方是行业新蓝海,另一方则是亟须挖掘新增长点的家电市场,双方一拍即合。在2018年10月,美的集团就成立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作为机电事业部下属一级公司,主营以电机、电控和压缩机为核心的汽车零部件产品。
进入2020年,美的对汽车领域的布局开始加速。当年3月,美的集团通过下属子公司收购了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2月,美的集团将旗下业务群划分为智能家居事业群、机电事业群、暖通与楼宇系统、机器人与自动化、数字化创新业务五大板块,涉及汽车零部件产品的机电事业群首次成为专设业务板块之一。
今年4月19日,在上海车展上,美的驱动电机、电动压缩机、电子水泵、电子油泵、电子助力转向电机5款汽车零部件首次问世。不到2个月后,5款产品在安徽合肥工厂正式量产。
美的在第十九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展出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图源自“GMCC&Welling”微信公众号
伏拥军透露,项目如果完全达产,除驱动电机外,其余产品的年产能将在60万—80万台左右。借助本次量产,美的再次重申了把握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的愿景。“汽车行业正在经历大变局,燃油车正处于急剧变化的时点。变化就是机会,美的希望提供更卓越的产品和服务。”伏拥军说。
事实上,本次量产多款汽车零部件,并非是美的集团第一次尝试跨界“造车”。
时光回到2003年,汽车产业较高的利润率,叠加家电行业价格战的洗礼,让国内家电制造业掀起了一股“造车热”,美的、奥克斯、宁波波导等众多家电企业普遍将汽车产业视为新蓝海。
当年8月,美的集团与昆明高新区招商局签署协议,宣布在5年内将总投入20亿元改造云南客车厂、云南客车改装厂,建成整车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云南美的汽车工业城”;2003年10月,美的集团又接管三湘客车。
公开报道显示,美的客车昆明新基地和美的客车长沙新基地规划了万台客车整车和专用底盘制造能力,是国内为数不多拥有自主底盘设计、生产资格的企业。甚至,何享健一度喊出了“力争在3—5年内进入中国客车行业前列”的豪言。
然而,跨界造车的家电巨头们未能撼动“一通三龙”对中国客车行业的垄断,郑州宇通(“一通”)、厦门金龙、苏州金龙、厦门金旅(“三金”)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让规模较小的企业难以生存。
到2007年,美的客车三个生产基地的总产量仅有700余辆。2008年,美的汽车正式停产,最终,昆旅被云南航天工业总公司回购,美的客车长沙基地被长沙当地政府收购,后转给比亚迪。
尽管造车“梦碎”,但2008年以后的房地产热潮带动家电行业进入高增长区间,市场格局的稳固也让家电巨头们份额不断扩大。数据显示,美的集团营收在2010年突破千亿大关,又在2016年突破1500亿元,在2017年更是增至2419亿元。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调控推进等因素,家电行业增速连年处于下行区间。无疑,此时再度“造车”,美的同样有寻求更多业务增长空间的战略考量:今年5月17日,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在业绩交流会上透露,新能源汽车部件等To B业务盈利稳定性比To C业务更强,中长期来看可能达到2000亿元以上规模。
但与18年前不同,这次美的选择从汽车零部件入手,并在多次对外披露中否认“将进军整车”的市场传闻。
为何选择汽车零部件行业?伏拥军曾表示,国产化程度及与美的的技术相关性是美的的首要考虑因素,而新能源汽车的部件与家电部件有很大相似性,且中资品牌市场占比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美的选择了稳步推进的策略。伏拥军表示,本次推出的还是与美的底层技术的关联度较高的产品,冷热管理系统可能在未来推出;美的集团威灵汽车部件总经理陈金涛也表示,公司仍在研究“全安全冗余”的EPS电机产品。
针对业务定位和目标,伏拥军称美的希望把汽车增量的核心部件做到行业头部地位。但此前他也对外界表示,这几年业务先争取做到“百亿级”。
美的集团威灵汽车部件总经理陈金涛介绍产品性能。主办方供图
尽管市场迎来蓝海,美的此番“造车”同样面临挑战和难点。
一方面,从家电切入汽车的跨界本身就意味着未知的挑战。伏拥军曾坦诚,家电领域有现成的复杂热管理技术,但如果让这些技术集成化、小型化、移动化后搬运到车上,以同一套系统应对不同环境下的冷热控制场景,仍面临不少难度。
在新领域的市场开拓也是难点。“最开始出去推广产品,有的客户说,只知道美的是做家电的,没听说过要做这些,我们也没少吃过闭门羹。”伏拥军说。
美的集团主驱电机生产车间。主办方供图
更大的挑战则来自行业性的难题。例如,用于自动/辅助驾驶的EPS电机必须做到无机械延迟、反应速度更快,对电机的性能和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大范围的制冷制热能力调节极易缩短汽车续航里程,甚至可缩短超过30%,每逢寒冬或者炎夏,在社交网站上时常有购买了纯电动汽车的消费者发出怨言。
在伏拥军眼中,行业性的难题反而提高了门槛。“业内做电动压缩机的企业非常少,服务速度也非常慢,让一些造车新势力非常头疼。”伏拥军说。
这成为美的看到了机会。威灵汽车部件公司总经理陈金涛介绍,发布会上推出的R134a涡旋电动压缩机转速达到12000rpm,NVH优于同类竞品,在零下30摄氏度情况下仍可有效制热;美的还推出转子式电动压缩机,采用环保冷媒CO2,具有高效率、低噪音、轻量化等技术特点,还能满足高效制冷和低温制热两种需求,传统热泵续航里程提升20%。
“美的拥有强大的正向自主研发能力,希望成为汽车行业开发反应速度最快的供应商。”伏拥军表示。
更大的机会还可能来自供应链管控。最近半年以来,“芯片荒”蔓延到汽车行业,不少大厂频频传出被迫停产的消息。而伏拥军认为,深耕行业30年,美的威灵汽车部件具有较强的上游资源把控能力,可借此实现“行业最强的交付能力”,支撑主机厂更好更快发展。
当天的发布会并未披露整车合作伙伴,但伏拥军的说法,美的的客户可能包括新能源造车新势力。“我们前期更多是与国际大厂合作,但新势力的反应速度更快,首先量产的(客户)还是新势力为主。”伏拥军说。
【南方日报记者】王谦 叶洁纯 熊程
扫码加入佛山经济学人读者群,获取更多佛山产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