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上午,无数佛山人捧着手机,聚精会神地迎接禅城第二轮消费券的发放。在市、区数轮消费券的刺激下,佛山消费能否加速回暖?零售、餐饮等行业的商家生存状况如何?连日来,记者走进佛山五区有代表性的商圈,带你直击消费市场。
禅城:
创意产业园客流回到疫情前2/3
4月10日19时10分,佛山创意产业园的网红餐饮店探鱼店内已满座,餐厅大门外,还有十几台客人正在等位。该店的前台服务员告诉记者,最近不少顾客因为抢到了政府的消费券而到店消费,店铺的客流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有米师傅是主打煲仔饭类粤菜的餐饮品牌。2016年该品牌创始人张俊琦在佛山创意园开出首店后,近年来已经连开9店。疫情期,该品牌通过外卖维持经营,恢复堂食一个月,有米师傅就已实现盈亏平衡。
“自佛山推出消费券后,我们餐饮经营者的信心增强了很多。”张俊琦表示,真的庆幸当初选择从广州来佛山创业,佛山餐饮业的复苏比想象中快很多,佛山创意产业园也很有章法,与租户联手,很快就把园区的人流带动起来。
佛山创意产业园是禅城的美食集聚区,除了在疫情期间给租户适当减租,该园区还以各种营销策划活动,力撑餐饮企业。
自3月中下旬开始,该园区通过举办团购活动,吸引客人回流。
从3月20日开始,该园区就已在网上陆续预售“50代100元”“1元抢30元”的团购券。园区通过此次活动,联动园内八成餐饮、零售商户,给消费者折扣优惠。佛山创意产业园直接给商户提供了超过百万元的补贴。
佛山市、禅城区近期推出了多项提振消费的举措,政府、园区平台联手,把消费的氛围带动了起来,使该园区的人流量恢复不少。
该园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疫情前,园区的日均人流量为3万人次左右,“经过这段时间,政府和园区举办了一系列的活动聚人气,如今园区内的人流量逐渐恢复,平均每天的人流量达2万人次左右。”
南海:
消费券带动餐饮业增长超10%
4月10日下午3时,佛山环宇城奈雪の茶门店已坐得满满当当。现场,既有不少相约在此见面的年轻人,也不乏一些和客户约在店里见面的白领。透过玻璃窗往外看,商场入口处,等待排队测温的人也越来越多。
不只是网红茶饮店备受追捧,就在当天午饭时分,地下一层车库已全部停满,商场5楼餐饮区已见到不少顾客排队等位。“4月10日,南海消费券上线,生意更好了。不过我们平常周末都需要等位。”一家烤肉店的服务员告诉记者。就在该店旁,一家火锅店也开始排起了队。
随着防疫工作逐渐向好,“消费热”也在南海悄然升温。作为佛山网红店相对集中、地理位置较为优越的商圈之一,位于南海桂城的佛山环宇城正在加快“苏醒”,地下停车场已可见不少粤A车牌。此外,也有不少市民乘坐地铁前往。
“相比前段时间,近期商场客流已恢复至八成。在此期间,佛山消费券对餐饮业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佛山环宇城运营管理部经理吴磊说,目前,商场内大部分餐饮业均可使用消费券。在得知南海将发放消费券后,商场也陆续通知商家做好申请工作。
来自佛山环宇城的数据显示,仅在4月7日,佛山首批消费券可使用的最后一天,消费券对商场餐饮业所带动的消费同比增长了10%—15%。有了消费券“加持”,4月7日商场内商户销售总额已近乎与去年同期持平。
与佛山环宇城同属于桂澜路“千米商贸长廊”的保利MALL,也着实享受到消费券带来的好处。4月10日晚,位于该商场4楼的餐饮区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用餐。一家串串店负责人表示,当晚约有三分之一的市民,在结账时使用佛山、南海的消费券抵扣,最近一段时间的堂食客人也比之前更多。
同位于桂城中心城区的怡海港,虽工作日期间前来逛街的市民并不算多,但消费券对于该商圈餐饮业同样起到了拉动作用。位于该商圈的一家火锅店负责人表示,报名成功以来,几乎每天都有10多名顾客使用消费券用餐。
顺德:
部分餐饮店排队等位
4月10日,记者走访位于顺德中心城区的大信新都汇顺德商场(下称“大信新都汇”)。该商场于2018年建成,建筑面积达17.8万平方米,汇聚购物、星光娱乐、大型餐饮、亲子文化、运动休闲于一体,是顺德高端生活体验式的城市生活广场之一。
本周五(10日)晚7时许,记者走进大信新都汇一层,只看见零星几名市民正随意游逛。从该商场3楼朝中庭望去,包括爱迪达斯、爱婴岛等一眼可见的7家服装店均没有1名顾客光顾。记者在此处观察了10分钟,均没有发现有顾客进店。
但走上了该商场4楼的餐饮区域,却是另一副景象。从卡朋西餐厅到德庄火锅;从凤庭酒店到老西安陕西面馆,均有不少食客光顾,其中德庄火锅还排起了长队。
“佛山消费券启用后,我们客流量增加了10%左右。”在卡朋西餐厅,除了隔离桌外,已有超过一半的桌子坐满了食客。该店店长杨祥智告诉记者,恢复堂食后,几乎没有出现过往日繁荣的排队就餐现象,只有在周末的消费高峰期,人流才会稍微变大。“4月15日就是顺德消费券开始派发的日子,我们正在谋划更多促销活动,配合顺德消费券的派发,进一步刺激市民消费欲望。”
而在德庄火锅,门口已排起了长队。“只要是周五、周六、周日,我们这里几乎都要排队。”该店一名工作人员介绍称,该店自3月2日恢复堂食以来,除了开头那几天客流量稍小之外,其余时间均能保持较高的上座率。
但即使客流量较大,但使用消费券的食客却不在多数。“目前只有约5%的食客会使用佛山消费券。”该工作人员表示,顺德消费券启用后,使用消费券的人数或许会增加。
而在该商场一家以有主题的中大型宴席聚餐为主营业务的粤菜大酒楼:凤庭酒家,在当天的晚市也迎来了为数不多的上座率。“因为大型宴席聚餐还不能做,所以我们的晚市上座率一直不高。”该店副总经理王贤林坦言,只有在周末的茶市接近中午时分,才会出现排队现象。
“尽管目前客流量还比较少,但和一个星期、一个月前分别对比,都一直属于上升趋势。”在王贤林看来,疫情把类似凤庭酒家这样的餐饮店关进了“黑洞”里。“尽管我们离‘黑洞’的出口还比较远,但至少我们已经看到了洞口发出的光。”王贤林对未来餐饮业的进一步复苏充满了希望。
高明:
大润发客流比2月增长30%
4月9日下午,高明城区核心商圈之一的中港城里顾客三三两两,一楼中庭显得有点空荡。“现在大家都陆续复工了,我们的客流量也在逐步回升,目前比2月份大概增加了30%,达到去年同期的七成左右。”大润发超市客服经理梁旭华说。
二楼一家西餐厅的服务员林芝和同事一起站在门口迎宾,但当天的情形有点“打击人”。“我们都站了半个多小时了,今天才来了两桌客人。”林芝说,前一天午市有八九桌客人,虽然没有周末和清明假期那么多,但还算过得去,“今天人少,可能大家已经把消费券用完了。”
消费券对市民消费的鼓励作用还是很明显的,几乎每家餐厅门口都在竖着“可用消费券”的牌子。四楼一家饺子馆的经理关梦玲告诉记者,近几天用消费券买单的客人很多,“我们3月初开始营业,客流量一直都不太理想。为了吸引顾客,我们推出了一些优惠措施,比如每桌赠送一碗小米粥等。”
关梦玲介绍,中港城多家餐厅都推出了优惠促销举措:主营酸菜鱼的餐厅推出9.9元一份的酸菜鱼;一家火锅店给菜品全部都打八八折,消费券还可叠加使用。“我们还向中港城申请联合搞一些亲子类的活动,但不知道能不能得到批准。”关梦玲说。
高明城区另一个购物城——京柏城情况也差不多。京柏城行政经理程丽敏说,虽然除了影院之外的商户都已恢复营业,但结合停车场等情况来统计,目前的客流只有去年同期的1/3左右,“我们一半左右的商户都加入了消费券活动,但是有些家装类的商户享受不了,希望政府优惠的范围可以更大一点。”
高明区经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明批发零售行业的工人到岗率已超过96%,但客流量总体还不理想,“除落实佛山市统一的刺激扶持措施外,我们还通过电费补贴鼓励商业综合体延长营业时间,希望可以帮助他们增加一些营业收入。”
三水:
珠宝店业绩逆势大涨
4月10日11时许,记者走访三水广场发现,除了电影院和个别商铺仍大门紧闭,广场内大部分商铺专柜普遍已经开门营业,但人流量较正常同期偏少。记者在该广场一个常用出入口蹲点看到,一分钟内只有不到20人次进出。

在三水广场二楼的食肆区,虽然临近饭点,但各餐饮店普遍只有两三张餐桌坐有顾客。有餐饮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目前客流量仍未完全恢复,但对比半个月前的情况已经有明显改善。
记者走访发现,受疫情影响,三水广场内餐饮食肆、衣服鞋帽、手机家电等商铺业务仍在经历缓慢的“爬坡期”,但超市和珠宝店的生意恢复迅速。
“最近两三个月里,市民对粮油、食品类产品的采购量明显增加。”在进驻三水广场的一家品牌超市里,一位工作人员说,疫情期间,很多市民都担心粮油食品短缺而进行囤积,导致这部分货物销售额逆势上扬。
而在一个珠宝专柜,有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近期疫情导致铂金价格从300多元/克下跌到200多元/克,该珠宝店额外再提供30元/克优惠,通过工作人员线上通知VIP客户和熟客到店,3月以来专柜人流明显回升,该珠宝店在3月的销售业绩更是同比增长3—4倍。
进驻三水广场的某品牌百货商店开设有90个专柜。该百货商店主任张丽萍说,受疫情影响,该百货商店的营业时间一度从12小时调整到7小时,到3月中下旬才逐步恢复正常营业时间。最近,他们会组织商家进驻线上直播平台和微信群组促销推广,以帮助商家应对疫情平稳发展。
疫情之下,除了商家“自救”,佛山市政府在近期陆续发放消费券,也带动了一波消费小高潮。在三水广场一家水果零售店,最近每天都有顾客使用消费券购买水果。店主张先生认为,政府此举不仅为消费者送去了实惠,也提振了市场信心,他希望政府能追加发放更多批次、适用于更多商家的消费券,为服务业带来持续的刺激作用。
【 南方日报记者】李晓莉 李欣 羊建溶 盛正挺 林洛峰
【统筹】赵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