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滴滴顺风车20日起陆续在7个城市试运营,珠海暂无时间表


没有发布会,11月6日,滴滴出行在App端“低调”宣布顺风车的“回归”。本月20日起,滴滴顺风车将陆续在哈尔滨、太原、石家庄、常州、沈阳、北京、南通7个城市上线试运营,珠海暂未在其列。

而另一边,珠海似乎已做足准备,等待顺风车卷土重来。

日前,珠海市交通运输局发布《珠海市私人小客车合乘出行指导意见(暂行)》(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拟将顺风车合法化,打击假顺风车,保护真合乘车主。而在此之前,顺风车在珠海常被视作非法营运。

合乘出行与非法营运,有怎样的界限?新规将如何为顺风车再上路营造更好的监管环境,进一步保障司乘安全?带着疑问,记者多方采访网约车平台、交通部门和市民,试图为珠海顺风车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现状

看好顺风车发展前景,关注安全问题

“你期待滴滴顺风车回归吗?”最近,滴滴顺风车重新上线,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

继去年因接连发生安全问题被勒令下线后,历经435天整改,滴滴顺风车几天前宣布复出。记者在珠海街头随机调查发现,尽管过往有不少事故“前科”,顺风车再上路依旧被七成受访者看好。

“顺风车重新上线是大势所趋,它毕竟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的出行方案,很方便。”走访中,多数市民向记者表达了类似观点。

在最早勾勒的蓝图里,顺风车是真正的共享经济,私家车主将自己的车辆闲置资源共享给有出行需要且行程相近的乘客。对车主来说,上下班顺路带人可以补贴油费,摊薄用车成本;而对乘客来说,坐顺风车比出租车出行成本低,尤其适于中长途出行。

在看好其发展前景的同时,受访市民一致认为,安全问题仍是顺风车的“命门”。

20岁的小伙子荣南耀告诉记者,因工作原因,他经常从斗门区井岸镇往返香洲区南屏镇,便宜又快捷的顺风车曾是他的首选。然而,随着多起安全事故被曝出,他对顺风车的乘车安全也愈发担忧。“合乘的陌生人多的时候,即便是男性,心里也会充满忐忑。”荣南耀说。

女孩曾繁琪也对此感到担忧:“还是不太敢坐,肯定会有管不到的地方。”

也有宽容的声音出现。“无论哪个行业都存在安全隐患,不会因为出了事就影响对顺风车的评价,创业艰难,不能一棍子打死,”市民陈阿姨说。

但显而易见的是,听闻顺风车屡屡出事后,市民的安全防范意识显著提高。不少受访者表示,如果以后再坐顺风车,会尽量避免夜间乘坐,并选择与熟人同行。

记者从珠海市交通部门了解到,目前,珠海有20多家网约车平台,但既有顺风车又有网约车服务资质的仅滴滴一家。那么滴滴顺风车打算何时再上线?

滴滴公司公众沟通部华南区负责人王铭泽向记者透露,首批7个试运营城市上线后,滴滴公司将根据试运营城市的用户反馈,再决定下一步开城计划,而珠海暂无时间表。

“试运营期间,我们会与大家坦诚沟通,不断提升安全、优化用户体验。用户的声音和反馈对滴滴来说是最重要的。”王铭泽说。

市民希望新规能够为顺风车上路营造更好的监管环境。

引导

“越过红线就是非法营运”

“我是一名私家车车主,下班路上,看到有人招手想搭顺风车,并约定到达目的地给我30元作为车资,我能不能让他搭乘并收点油钱?”今年6月底,珠海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魏永民做客“民生在线”栏目时,网友“王先生”问出不少车主的心声。

彼时,《征求意见稿》尚未发布,魏永民答道:“路边接搭顺风车乘客的情况属于非法营运,按《珠海经济特区出租车管理条例》第五十七条的规定,将面临罚款1万至3万元,暂扣或者吊销驾驶证的处罚。”

除上述《出租车管理条例》外,珠海还出台过《珠海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但严格意义上说,顺风车既非出租车,也非网约车,要作为营运车纳入规范存在困难,一度面临管理层面的尴尬。

眼下,瞄准这一空白,珠海相关部门起草了《征求意见稿》,拟对“顺风车”清晰定性并将其合法化,进而依法依规管理。

合乘出行与非法营运,二者的界限更加泾渭分明。《征求意见稿》提出,由合乘服务提供者事先发布出行信息,出行线路相近、相同的人选择乘坐合乘服务提供者的小客车,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的出行方式被定义为合乘出行。它属于合乘各方自愿的民事行为,不以营利为目的,分摊费用不得超过燃料以及成本和通行费等直接费用。反之,合乘者分摊费用高于规定标准、超过规定次数和人数(批次)提供合乘出行、违反由合乘服务提供者事先发布出行计划原则的,则被界定为非法营运。

“对于平台和车主,等于告诉他们不能越过红线,越过就是非法营运,这样有利于打击假顺风车,保护真合乘车主的合法权益。”珠海市交通运输局相关人士称。

除了对“顺风车”概念的厘定,针对公众聚焦的安全问题,《征求意见稿》拟从准入门槛和安全监管两方面约束顺风车运营。

例如,顺风车车主和企业均需向监管部门备案,合乘出行的收费和次数均设上限;合乘平台必须按要求向公安机关、交通运输部门监控系统实时传输合乘出行信息,出行信息包括司乘双方和车辆注册信息、车辆位置、行驶轨迹、出行次数等;此外还不得提供社交功能。

目前,《征求意见稿》正在面向社会公开征求修订意见,任何单位和个人可在11月15日前通过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向珠海市交通运输局反馈意见或建议。

探索

从一家独大到多头竞争

滴滴顺风车下线后,高德、携程等玩家亦随即关停相关服务,整个行业似乎驶入“冬天”,但2019年以来,细心的观察者注意到,整条赛道似乎开始慢慢“升温”。

先是1月25日,阿里系哈啰出行正式上线顺风车,此后还推出5亿元“顺风绿色出行基金”。6月,高德被传出开始在广州和武汉招募顺风车车主。

而在珠海顺风车市场,记者发现,滴滴不在的日子里,不少玩家已悄然涌入。除了嘀嗒出行、哈啰出行、高德地图等全国性平台,还有一些区域性平台。但截至目前,这些平台仍普遍存在规模太小的共性。不论是投入使用的车辆数量,还是当前的受众规模都不甚理想,无力与滴滴相抗衡。

“当务之急是培育竞争市场,市场的事交给市场去做。”一位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从长远来看,打破“一家独大”,形成“多头竞争”,更有利于顺风车行业良性发展。

不过,对普通民众而言,市场上的“你死我活”并不重要,人们真正关心的是服务本身是否实惠安全。

“客观来说,没有百分百安全的交通工具,隐患也不可能彻底消除。一个出行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一定会不断暴露出新的漏洞。”有观察人士指出,顺风车平台企业唯有不断根据用户反馈优化产品设计,在动态中控制风险。

仅靠企业自律还不够,制度和监管的全方位保障不可或缺。“安全监管一定要跟上,监管做不好,再发生安全事故肯定是不行的。”市民陈阿姨说。

对此,该观察人士也提到,可通过政府监管、舆论监督,倒逼滴滴和其他开展顺风车业务的出行平台不断提升顺风车的安全等级。

平台及车主受约束,乘客也应规范自身。最近的社交网络上,不少曾当过顺风车车主的网友“倾倒苦水”,回顾此前因乘客不文明行为带来的不愉快经历。

“顺风车上线的初心是倡导共享出行,司乘之间是互惠互利的平等关系。”在知乎网友“花生仁儿”看来,顺风车作为传统交通方式的补充,既不以营利为目的,也无需提供出租车式的服务。“车主有权选择乘客和路线,乘客也应尊重车主,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乘车环境。”


■新规问答

顺风车如何收费?

答:拼车分摊费用仅限燃料(含油、汽、电)成本和通行费等直接费用,只按合乘里程计算且不得超过珠海市二类出租车日间基准运价(按珠海市巡游出租车基准运价2.6元/公里计算合乘收费上限为1.3元/公里,基本可覆盖小轿车燃料、通行费成本)的50%。

以城轨珠海站至机场为例,里程约44公里,出行成本上限约为58元(44公里×1.3元/公里)。按照一司一乘计算,向乘客收取的费用应在29元内。按一司四乘计算,向乘客收取的费用应在46.5元内。

《征求意见稿》如何设定合乘出行次数?

答:2018年相继在郑州、温州发生滴滴顺风车乘客遇害事件后,交通运输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提出顺风车每日接单不应超过2次。本指导意见按照交通运输部的最新表态,拟定为每日不超过2次。

是否只要有私家车就可以运营顺风车?

答:不是的。根据《征求意见稿》,合乘出行提供者应当具有相应准驾车型机动车驾驶证,驾龄在一年以上,无交通肇事犯罪、危险驾驶犯罪记录,无暴力犯罪记录,无吸毒记录,无饮酒后驾驶记录,最近连续3个记分周期内没有记满12分记录;合乘出行提供者应当使用安全技术检验合格的7座以下乘用车提供合乘出行。

【记者】 刘艳婷

【摄影】钱文攀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