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长者饭堂”准备开餐!东莞市居家养老服务“大配餐”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今后,老人将可以在“长者饭堂”享受到热乎乎的营养饭菜。5月8日,东莞市民政局出台《东莞市居家养老服务“大配餐”工作方案》,正式启动全市居家养老服务“大配餐”试点建设工作。

今年,莞城、虎门、东城、万江、南城、中堂、沙田、寮步、凤岗、塘厦、桥头、茶山将作为试点镇街,通过试点先行、示范带动的方式,形成可复制、可持续、可推广的经验,逐步覆盖到全市。

每个镇街至少建立一个长者饭堂

东莞将在现有的社区饭堂助餐、社会组织公益配餐、餐饮企业集中助餐等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各试点镇街辖区实际情况,拓展养老机构对外供餐、餐饮企业分散配餐、中央饭堂集中供餐等多元化的服务模式。

居家养老服务“大配餐”工作将以保障独居、孤寡、高龄、失独、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需求为重点,逐步实现有配餐需求的老人100%全覆盖。

市慈善会对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政府资助对象按照6—10元/人/天的标准予以餐费补助。同时,配餐助餐服务面向东莞市全体常住老年人开放,对于社会老年人按不高于成本价的标准提供服务。

根据要求,在现有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星光老年之家”等养老服务资源基础上,各镇街将整合村(社区)现有设施场地加以装修改造,以镇街为单位统筹规划助餐配餐设施布局,根据老年人口分布情况和服务需求合理布局长者饭堂,提高助餐配餐易及性,到2020年底各镇街至少建立一个长者饭堂。

引入社会力量运营

各镇街要引入社会力量运营长者饭堂,统一制作、统一配餐、统一管理,建立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经营的长者饭堂。引入品牌餐饮企业参与助餐配餐服务,依托连锁餐饮企业村(社区)门店设置老年助餐专区或参与老人餐配送。

依托临近村(社区)的养老机构或单位、学校、医院食堂等资源将内部优质餐饮服务向周边村(社区)延伸。完善配送网络,建立“中央厨房+长者饭堂+入户”三级配送链,增强长者饭堂二次配送功能,建立全职、兼职和志愿者义工队伍相结合的送餐队伍,鼓励党员、大中专学生、低龄健康老人等参与助餐配餐志愿服务,为高龄病残、不便出门等老年人开展送餐上门服务。

根据要求,助餐机构应具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B级及以上的集体用餐配送资质,并符合以下至少一项条件:供餐能力超过1000人的中央厨房;日间托老机构;省二级以上养老机构;餐饮企业;其他具备助餐条件的助餐点。

六大助餐方式让老人“吃得好”

据介绍,根据各镇街的需求,民政部门还提出了六种助餐方式,让老人吃得好、吃得放心。这六大方式分别是:

自主供给。村(居)委会、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日间托老机构可由运营方采用自主聘请厨师、服务员等形式,采购食材现场烹制,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

集体用餐配送。由具有资质的集体用餐配送企业集中采购食材并加以烹制,利用多种技术或方式保鲜配送到社区星光之家或日间托老机构等助餐点。

中央厨房+社区门店。由中央厨房利用街道提供的场地设立餐饮服务门店,利用中央厨房提供的半成品,在餐饮服务门店开展二次加工,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

餐饮企业+社区门店。由企业运营街道日间托老机构,在社区门店现场烹饪,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

养老机构辐射服务。养老机构内部餐饮服务向周边社区老人开放,提供院内就餐和送餐上门服务。

餐饮企业设置老年助餐专区。由餐饮企业在门店设置专区,并根据老年人生理特点开发老年套餐,满足老年人特色供餐、聚餐等多样化需求。

到2020年底,东莞将全面形成布局合理、均衡发展、满足需求、功能完善、精准高效、共建共享的服务网络,助餐配餐服务知晓率达到95%以上,保障每一位有需要的老年人都能享受到助餐服务。全市将至少培育1家及以上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助餐企业,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服务建设,实现助餐配餐服务与医养结合、生活照料、心理慰藉、文体娱乐等居家与社区养老服务叠加融合、协同发展。

【记者】欧雅琴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