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东莞新闻 > 正文

@东莞人,夏日畅泳当心“游泳病”(附注意事项)


大暑节气刚过,东莞动辄35℃的高温天气将整座城市调为“烤箱”模式。高温炙烤下,到清凉的泳池嬉戏降温成为不少市民最喜欢的事。特别是随着中小学生放假,泳池里一下子热闹起来。  

连日来,笔者走访了市区的几家泳池,每天下午到晚上,来游泳的大人孩子不在少数。与此同时,医院接诊的结膜炎、中耳炎、鼻窦炎、皮肤病等症状的患者也渐渐多了起来。专家提醒,游泳时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游泳姿势不当,或泳池不洁净,都容易导致“游泳病”上身。  

交叉感染易患“红眼病”  

“前两天游泳忘戴泳镜,回来就成‘兔子眼’了。”市民黄先生感慨,伏天儿闷热难耐,到游泳馆游了两圈,回来没两天眼睛红痒、流泪。  

炎热夏天,各种病毒微生物生长传播快速,泳池中交叉感染易患“红眼病”。眼科专家介绍,“红眼病”是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俗称。如患有“红眼病”的病人在未经有效消毒的泳池中游泳,有可能传给其他人。因游泳而导致结膜炎主要和眼睛不适应池水有关,游泳馆的池水要经常用漂白粉消毒,含氯的漂白粉会导致池水偏碱性,正常眼结膜更适应偏酸性的环境,所以接触到偏碱性的池水,眼结膜会有酸涩的感觉。有些细菌、病毒,是氯所无法消除的。因此,眼结膜的酸碱平衡一旦被破坏,抗病能力就会下降,池水里的细菌就会趁机进入眼睛,引发眼睛炎症。眼科专家建议,游泳时最好佩戴密封性好的游泳镜,眼睛尽量少接触游泳池里的水,但泳镜不能百分百阻挡池水进入眼睛,所以,在游泳前后,可以预防性地各滴一次眼药水如氯霉素、氧氟沙星等。  

耳朵进水要及时清理  

除了眼病,游泳引起的其他病也不少。放暑假后,军军每天最期待的事就是去游泳。因为刚学会游泳,新鲜感依然存在,他可以在水里一泡三四个小时,舍不得离开。两三天前,他在泳池畅游了一下午,回家后就喊耳朵不舒服,里面有水声。实在难受得受不了了才就医,原来得了中耳炎。  

医生介绍,游泳后最常见的是因呛水逆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患者,其中又以孩子居多。“孩子鼻咽管较平直,游泳池的水容易通过鼻咽部进入,并将细菌带入,从而诱发中耳炎。”医生说。另外,如果泳池中的水灌进外耳道,也可能产生炎症。  

游泳时最好使用游泳专用耳塞。如有水进入外耳道,可用棉棒放在外耳道口将水吸出,或歪头将进水的耳朵向下,蹦跳几下,同时向外方向牵拉耳廓,让水流出并擦干。游泳时如果发生呛水千万不要使劲擤鼻子,否则咽鼓管扩张,脏东西会随着咽鼓管进入耳内,引起炎症。游泳后如出现耳痛、耳朵堵塞,听力下降甚至出现晕眩,应警惕耳炎,尽快到医院就诊,以免影响听力。  

“游泳肩”严重需求助专业医生  

“原以为是游泳受凉患上了肩周炎,谁知竟然得的是传说中的‘游泳肩’,早知如此,自己就不瞎折腾了!”市民刘先生告诉笔者,天热以来他有空就去游泳馆锻炼,但是上周末发现肩部不太舒服,夜间尤其严重。  

骨科医生介绍,一到夏天,“游泳肩”就来了。“游泳肩”的临床症状主要是肩关节疼痛,包括静息痛、运动痛,夜间痛以及活动障碍等。如果游完泳觉得疲累,多是肌肉的疲劳,休息数日后自然会恢复。但如果出现痛楚,且肩关节活动范围减少的不明显,或者除了疼痛之外,更明显的症状是上举无力,甚至无论怎么用力,抬起的手臂就是不能抬得很高,出现这些症状就要小心。如休息数日后情况持续,最好求助专业医生。  

要小心泳池传染四种皮肤病  

笔者获悉,泳池里可以传染很多皮肤类疾病,其中四种皮肤病比较多:一是真菌性皮肤病,尤以足癣的传染病例最多;二是跖疣,是因为游泳池附近地上的脚垫伤害脚底引起的;三是游泳池肉芽肿,主要是患者手或脚划破后又接触水源感染所致,症状为手或脚上形成结节的包块,有时伴有红肿;四是皮肤晒伤,天气炎热裸露在外的皮肤如果不采取防护措施,是很容易被晒伤的。  

皮肤科医生建议市民,市民患有皮肤病或皮肤有破损,都不宜去公共游泳场馆游泳。游泳者最好自备毛巾、拖鞋等物品。换衣服的时候,尽量不要让皮肤直接接触公用的凳子,换下来的衣服装进干净的袋子里,内衣最好裹在外衣里面装好。游泳前先淋浴,冲洗掉身上的汗液,以免汗液中的尿素污染池水;经浸脚池消毒,杀灭脚部细菌、真菌等病原体。不要坐在泳池边的地面休息玩耍,以免引起病菌感染。游泳池的水含氯比较高,对头发和皮肤有一定的腐蚀性,建议每次游泳时间不超过两小时,游泳结束后立即洗澡。  

游泳时  

应该注意的那些事  

一、应选择卫生达标的正规泳池游泳。正常情况下,站在游泳馆泳池边能闻到淡淡的氯气味。如果氯添加过多会产生刺鼻的味道,过少则闻不到氯味。建议大家选择卫生条件好、水质清澈透明、氯气味适中的高质量游泳馆。  

二、游泳前可到正规医院耳鼻喉专科检查一下外耳道,如果有耵聍栓塞,及时清理。  

三、建议使用游泳专用耳塞、鼻夹,以防止水的进入。佩戴合适的泳镜,避免水和眼睛直接接触,泳镜专人专用,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四、游泳后应保持耳道干燥,如果耳道进水,上岸后可歪头,向后外方向牵拉耳廓,把耳道拉直,以便污水流出。每次游泳后,用清水洗头、洗脸,毛巾专人专用。

【图文】姚梓婷

【来源】羊城晚报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