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关于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拟推荐名单》中,惠州一共有六处地方被列入省文物保护单位推荐名单!
惠阳区共三处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跃鲤桥
年代:清朝
地址:惠州市惠阳区永湖镇元岭村
文物保护单位:市级
该桥建于清光绪17年(即1891年)位于麻溪河元岭大队河段,现在元岭大队部东南方向耀鲤山的西端,此桥原是永湖至惠州的主要通道,属单拱行人桥,桥墩及拱部均由规格一律的方形和长扁形的白麻石切成,桥内跨径30米,桥面宽1.8米,桥拱顶部至水面高25米,拱部顶端的厚度仅38公分,桥的承受压力三吨以下,桥的两边建有石栏杆,东西二桥头建有避雨亭和石雕人头像为桥伯公。
会水楼
年代:清朝
地址:惠州市惠阳区秋长街道办事处周田村
文物保护单位:市级
共青团周田支部旧址——会水楼,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转到农村。1928年夏,共产党员叶奋生在象山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开展地下活动,发展共青团组织,首先吸收进步青年叶文华加入共青团。叶文华加入共青团后,受组织的派遣,在暑假期间回到家乡淡水周田村开办夜校,宣传革命道理,培养发展一批共青团员。首先吸收叶吉祥、廖似光参加共青团。随后,又培养吸收叶庆荣、廖玉梅、廖佛如、廖荣生、叶真云、叶影芳、叶瑞梅、叶琴等二三十人加入共青团,并建立共青团周田支部,支部设在会水楼,先后由叶文华、叶吉祥任书记。
榴兆楼
年代:清朝
地址:惠州市惠阳区秋长街道办事处茶园村
文物保护单位:市级
榴兆楼位于惠阳区秋长街道茶园村,占地面积2300平方,是一座由三合土、木等建造而成的清代客家围龙屋。
在抗战时期的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中,榴兆楼曾是香港秘密大营救的接转站。廖承志、连贯、乔冠华、茅盾夫妇、廖沫沙夫妇、胡风等数百人先行抵达现在的秋长周田村的嗣前新居、榴兆楼进行休整。
广
作为一个惠阳人是不是瞬间感觉很自豪呢!还有四天就迎来“五一“假期,你准备好出发了吗?!
惠州市其余三处新增文物保护单位:
三寨谷造纸遗址
年代:明朝-民国
地址:惠州市龙门县永汉镇鹤湖村
文物保护单位:市级
三寨谷造纸遗址位于龙门县永汉镇鹤湖村三寨谷,造纸遗址依山而建,始建于明代,遗址中有三处水车舂碓的石基座、石椎、地窖(山泥自然填平,地面露初灰沙质地的轮廓)等遗址,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造纸处用河石砌筑外墙,花岗岩质地的石椎和石基座。有石椎高约38厘米,外边长约50厘米,直径约28厘米,坑深约20厘米;有石基座长2.3米,宽53厘米,高35厘米。石椎和石基座尺寸各有不同。
三寨谷远离闹市,鸟语花香,美不胜收。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三寨谷独有的石河景观:悬崖瀑布、山泉泳池、冰川遗迹、仙人脚印、许愿井、十指树;还有双鱼吻石、龟蛇共舞、牛郎织女相会鹊桥、明朝嘉靖年间的造纸厂遗址;八仙之一的何仙姑修炼成仙遗址;奇妙的不倒石令人流连忘返的亭台楼阁;寿龟巨石、登山径道、青山绿林遍布全谷,可说是妙不可言,乐在其中!
陈元公祠
年代:清朝
地址:惠州市惠东县稔山镇长排村
文物保护单位:县级
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的陈元公祠,建筑为三开间二进 深,呈中轴对称式院落布局。陈元公祠的基础建材全是坚硬的花岗岩,不仅墙体裙部用长方规格条石彻筑,门廊、门厅、拜廊、上厅均用花岗岩石柱承托穿斗与抬梁混合式梁架。陈元公祠最吸引人的是一斗拱上方的横梁上一条龙饰图案的木雕。这条木雕龙竟然有五爪。据了解,一般人家是不能雕刻五爪龙图案的,就算是现在雕刻龙图案,也多是四爪、三爪。一座家族祠堂,怎么会出现五爪龙图案的木雕?陈氏族人也无法说清楚,只知道这五爪龙图案的木雕,是修建这座公祠时一起雕刻的。
大门设置为四柱三间牌坊式,建筑前后依次分别是,影壁、大门、门厅、天井、拜廊、上厅,明次间均不设墙。门廊、门厅、拜廊、上厅分别用圆花岗岩石柱承托穿斗与抬梁混合式梁架,左、右廊则用倒方角石柱支承梁架,柱础简朴大气。拜廊与左右廊之间置月牙石门过度。
通奉第
年代:清朝
地址:惠州市博罗县杨村镇井水龙村
文物保护单位:县级
位于广东博罗县杨村镇井水龙村的朱氏祖屋,坐南向北,占地3000多平方米,大门匾名为“通奉第”,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该屋建筑宏伟,装饰工艺精湛,木雕物上均镀有金箔,且存有时任两广总督张之洞手书匾牌一块,极具欣赏价值,迄今也是博罗现存最大古豪宅。
朱氏祖屋分前中后三栋,两旁都有衬屋。前中后厅之间均有个大天井,共有大厅、闲厅、横屋共62间。屋内地面平整,下水道铺设顺畅有序。其中仅大门栋梁上的两个木狮子就用了3年时间才雕刻而成。时任两广总督张之洞曾亲笔为朱蔚然题匾一块,上书“文魁”二字,右边书有“监临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地方军务兼理粮响兼署广东巡抚部院张之洞为”,左边亦书有“光绪十五年已丑恩科乡试中式第二十一名举人朱蔚然立”。
(来源于惠州日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及相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