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是“用进废退”的生物进化论一个极好的例证。随着人类食用的食物逐渐精细,颌骨发育不足,智慧牙作为人一生中最后萌出的牙,缺乏足够的空间容纳,常导致位置不正、无法正常长出,医学上称“阻生牙”。
对于正常萌出且有咀嚼功能的"智齿",可以进行保留和保护。
而位置不正的智齿,通常不具备咀嚼功能,属于“废用牙”,这种牙齿容易刺激颊黏膜或牙龈,诱发冠周炎或龋齿,时间久了,会引起前方第二磨牙的根尖周和牙周病变,出现牙痛、咀嚼无力、牙齿松动等症状。而第二磨牙作为临床上担任咀嚼功能比较重要的牙齿,其发生龋齿、根尖周及牙周病变的原因大部分由此“智齿”引起。
智齿冠周炎多发于18~25岁的青年,在口腔卫生差、食物嵌塞、局部牙肉创伤、劳累过度致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发生。智齿冠周炎多发生在下颌,上颌少见,常急性发作,早期,患侧咽喉旁软组织胀痛不适,进食咀嚼、吞咽、开口活动时,疼痛加重。如病情继续发展,局部可呈自发性跳痛或耳部出现反射痛,患侧的面颊肿胀、张口受限,甚至出现“牙关紧闭”等,导致不能进食、咀嚼和吞咽,非常痛苦。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建议对位置不正的智齿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及时到医院口腔科就诊,经治疗炎症缓解后,应尽早拔除。
拔智慧牙 注意事项
拔牙前需排除下述几点:
患有心、肝、 脾、肺、肾等疾病患者最好不要拔牙,待病情稳定,咨询医生择期拔除;
有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不能拔牙;
拔牙区有急性炎症患者、妊娠妇女、经期要暂缓拔牙。
自我护理知多点
拔牙后应学会自我护理:
咬棉球 30~60分钟;
24 小时内不能用拔牙侧咀嚼,当日最好不要刷牙、漱口;
不要舔或吸拔牙伤口,避免影响创口的愈合;
拔牙后出血不止或剧烈疼痛时,应及时就诊;
24小时内唾液带有血丝属正常情况;
拔牙后可服用消炎止痛药,预防拔牙创口感染和疼痛;
拔牙后24小时内可用冷水毛巾敷拔牙侧面颊,便于止血;
拔牙后24~ 72小时,用热毛巾敷拔牙侧面颊,利于拔牙侧面颊消肿。
来源:口腔医学中心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编辑:宣传科新媒体工作室
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佛山一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