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松山湖立足“双万”新起点再出发


1月20日上午,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在广州开幕。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省实验室建设等多项重点任务领域“点名”松山湖科学城,凸显出松山湖在全省科技布局中的重要地位。

此外,最新公布的2022年广东省重点项目中,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设施、歌尔股份华南智能制造项目等16个位于松山湖的项目均榜上有名,范围涉及新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教育等多个领域。

当前,东莞迈上“双万”城市的新起点,松山湖科学城进一步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打造引领东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朝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城的总目标再出发。

以科学城建设为统领

加快构筑“四梁八柱”

2022年是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加快建设的关键年份。这一年,松山湖计划开工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项目,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项目;启动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和建设项目;集聚一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世界一流大学、科研院所……迅速形成集中度和显示度。

自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紧扣国家战略平台发展需求,加快推进顶层设计,并构筑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当前,松山湖科学城发展总体规划、科学功能规划及空间总体规划纲要等三大顶层规范已印发实施,清晰描绘出科学城发展路线图。

在重点项目建设上,松山湖科学城聚焦国家战略发展需求,跑出了“湾区速度”。其中,散裂中子源二期有望成为我国“十四五”期间首个动工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

中国散裂中子源。

中国散裂中子源。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介绍,二期项目建成后,加速器质子束流打靶功率将提高5倍,即打靶功率从100千瓦提升到500千瓦,并将谱仪总量扩建至20台左右,极大提升设备的实验能力。

陈和生表示,散裂中子源培养了一支规模达400人的工程建设管理及科研、运行队伍,可为未来南方先进光源等大科学装置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中子源路上,距离中国散裂中子源不远处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一期)项目已基本完工。自2018年成立以来,实验室已探索形成全链条创新模式,相关科研项目先后入选“2019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及“2020年中国重大技术进展”,并深度参与我国首批月壤研究。

中子源路旁逐渐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中子源路旁逐渐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当前,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参与共建的先进阿秒激光设施项目,同样已被纳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十四五”规划,其科学目标是建设国际最先进,波段、性能以及应用终端覆盖最全,以阿秒时间分辨为突出特点的综合性超快电子动力学研究设施。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一期)。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一期)。

与此同时,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及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国际合作创新区也正在松山湖加快建设,未来可为科学城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围绕打造宜居宜业宜研宜创人才高地的目标,一批城市配套项目布局成形,努力推动城市品质再上新台阶。例如,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主体结构已全面封顶,计划今年9月开学;万象汇商业综合体项目计划今年10月开业;还有粤港澳科技交流中心、松山湖科学公园、滨湖文化艺术街区等配套项目计划于今年动工。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建设效果图。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建设效果图。

以数字产业为抓手

加快产业“立新柱”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产业发展,争取推动5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数字经济被摆在了尤为重要的位置。数字化的浪潮奔涌而至,谁能抓住这个“牛鼻子”,谁就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新年伊始,2022年东莞市政府一号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发布,“一号文”明确,将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全市三年统筹安排财政资金不少于100亿元,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全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东莞呼唤数字化转型新标杆之际,松山湖有望再次争当新表率。

近年来,在松山湖党工委、管委会各项经济工作会议上,“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松山湖已初步形成以华为终端等企业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包括华贝电子、金鹰仓储、天弘科技、华为机器、生益科技等多家数字经济企业,松山湖功能区内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和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共有1000余家,已率先挺进数字化经济的战场。

生益科技大楼。

生益科技大楼。

去年12月,松山湖发布《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关于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从2021年起,5年投入20亿元着力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导,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这个令人振奋的20亿“大礼包”背后,是松山湖笃定要把推进产业数字化作为高质量发展重要抓手的生动脚注。

能否推动制造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不仅牵涉地方的未来繁荣,还涉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2019年,为应对东莞企业数字化转型、满足由“制造”向“智造”转变的内在需求,东莞松山湖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旗下的华为云工业互联网平台(下称“华为云”)共同推出了松山湖产业云项目,通过“政府引导+华为云服务+华为生态伙伴”的方式搭建服务平台,全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截至目前,华为云已完成101家企业上云审核,扶持金额达6462万元,拉动功能区企业新增信息化投入超2亿元,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1.5倍,产品单位成本平均下降10%,已覆盖了企业急需的各类数字化转型基础设施服务需求。

华为南方工厂。

华为南方工厂。

数字转型接续发力、数字化改革不断推进,数字经济正成为松山湖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新支柱。松山湖正依托东莞强大的产业基础和珠三角科技产业创新优势,大力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集成电路设计、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全力打造东莞数字经济新高地。

目前,松山湖已获评为“广东省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努力推动松山湖数字产业和数字服务出口发展,打造数字服务出口支撑平台。到2025年,力争实现数字服务出口占外贸出口比重达到30%以上。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加快赋能先进制造

面向未来,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

这对于松山湖而言,更是密切相关。近日,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在官方网站公布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拟奖名单,由中国散裂中子源、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东莞理工学院、广东菲鹏生物有限公司等牵头或参与的4个项目入围榜单。

同时,在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管理信息平台公布的“领跑者”榜单(2021)上,来自松山湖的广东亨通光电科技、华为终端、漫步者科技、中集集团、唛铂纳米科技5家企业共7件产品也位列其中。

由此可见,聚焦科技创新这一赛道,松山湖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已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技术壁垒和资源优势。例如,菲鹏生物参与的“体外诊断试剂生物活性蛋白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拟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此前,该公司还登上了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1全球独角兽榜》。

菲鹏生物科研人员。

菲鹏生物科研人员。

菲鹏生物成立于2013年,其位于松山湖的基地于2016年启用。近年来,菲鹏生物深耕体外诊断,经过长期自主研发和技术积累,搭建起包括基因工程重组技术等多个核心技术的原料开发及产业化技术平台,运用各类商业化平台进行独立性能验证,能够高效开发、筛选和优化目标原料。

落户松山湖6个年头的菲鹏生物,仅是松山湖构建全要素、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中的一个缩影。作为松山湖构建全域化创新创业空间、全周期服务体系的生动样本,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同样每天上演着创新创业创富“加速度”的生动场景。

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

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

2017年,在东莞市科技局的帮助下,东莞市大为工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大为工业”)在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诞生,企业自行研发、设计和生产了原子扩散焊设备,这一设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这几年间,我们在松山湖茁壮成长,也看到这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为工业总经理黄欢东表示,2017年刚回国时,想要开展基础研究相当困难。如今在社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机构提供众多高精尖共享仪器,十分有利于企业进一步开展基础性研究。

如今的松山湖,新技术、新成果加速转化,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松山湖正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赋能先进制造,孕育滋养众多新科技、新产业之花。

以稳岗惠企为重点

争取首季经济开门红

春节将至,一张红火喜庆“征集令”出现在松山湖大街小巷,为园区更添了些许年味儿。这实际上是“最潮中国年,看我湖人秀”的征集海报,市民参与活动即有机会获得最高88888元奖励。

日前,松山湖管委会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东莞分社联合多家单位共同举办的“湖里虎气,湖人有戏”2022年松山湖新春特别活动宣布启动。为了让留在松山湖过年的市民朋友过好年、过潮年,春节期间,松山湖还将举办云上“湖人秀”展播点赞、线下互动打卡领红包等类型丰富的活动。

据悉,松山湖已投入100万元鼓励各类商户春节不打烊,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开展“乐购松湖”促消费活动,鼓励“乐购松湖”“优享松湖”商家在春节期间给予更大优惠力度,激发优才卡持卡者在园区的消费需求,活跃园区休闲娱乐资源。

除了进一步激活消费,松山湖在狠抓2022年第一季度企业生产上也全面发力。

根据1月18日印发的《东莞松山湖高新区2022年春节期间稳岗惠企措施十二条》,松山湖将从支持工业企业稳产扩产、促进工业企业投产达产、推动重大项目动工竣工、保障生产要素稳定供应等方面,促进市场主体平稳健康发展,争取首季经济“开门红”。

例如,根据条款,松山湖鼓励有订单、有市场的重点企业合理制订春节期间生产经营计划,根据实际情况调度增加2022年第一季度产能安排,同时对第一季度营业收入达到一定标准的企业给予现金奖励,每家企业最高奖励100万元。

同时,松山湖鼓励2022年新竣工项目第一季度投产达产,对2022年第一季度新纳入规上工业企业(不含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每家奖励5万元,其中第一季度工业总产值超出2000万元以上部分,每1000万元奖励1万元,每家企业最高奖励15万元。

此外,松山湖支持在建施工项目,在做好防疫和保安全保质量的前提下,全力以赴促进度,鼓励2022年重大项目(含重大预备项目)提前动工竣工;鼓励企业采取发放“留园红包”、保障住宿、改善就餐环境等措施提高企业员工春节期间留园坚守岗位的积极性,管委会将根据实际情况发放补贴。

■链接

松山湖16个纳入今年省重点项目

1. 华为东莞台科园云数据中心项目

总投资:140000万元

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中试实验楼、冷机房、柴油机房,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

2. 先进阿秒激光设施

总投资:150000万元

建设内容及规模:总建筑面积4.35万平方米,建设极紫外阿秒等光源及相关研究平台

3. 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

总投资:295600万元

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11台中子散射谱仪和实验终端,配置先进的实验辅助设施

4.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

东莞配套松山湖水厂一期工程

总投资:380084万元

建设内容及规模:新建一座市级水厂,水厂设计供水能力为110万立方米/天

5. 华为松山湖团泊洼6号地块工业项目

总投资:200000万元

建设内容及规模:地上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5.9万平方米,生产终端无线产品

6. 广东光大第三代半导体科研制造中心1区2区

总投资:1000000万元

建设内容及规模:总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1区建设厂房、研究院、中试中心和生活配套设施;2区建设精密半导体设备制造生产线和配套设施

7. 歌尔股份华南智能制造项目

总投资:269500万元

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生产厂房,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生产智能穿戴设备、无人机和机器人、智能声学产品

8. 万孚生物松山湖建设项目

总投资:80000万元

建设内容及规模:总建筑面积14.4万平方米,建设研发实验室、中试车间、生产车间和仓库等。预计产能为传染病检测试剂及配套仪器1.2亿人份、慢性病检测试剂及配套仪器5000万人份

9. 新能源锂电池封装项目一期工程

总投资:500000万元

建设内容及规模: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新建厂房、包装厂房、仓库、活动中心、餐厅等

10. 裕同君湖科技研发制造中心项目

总投资:60000万元

建设内容及规模: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建设厂房、宿舍以及辅助用房

11. 广东科技学院松山湖(生态园)总校区建设项目

总投资:225000万元

建设内容及规模:建筑面积85.5万平方米,建设教学楼、实验实训楼、图书馆、体育馆、广东社会科学大学东莞基地大楼等

12. 松山湖未来学校

总投资:78863.5万元

建设内容及规模:建筑面积为14.8万平方米,建设教学及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教职工服务用房等

13.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项目(一期)

总投资:109186.7万元

建设内容及规模:建筑面积约13.06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楼、行政办公楼、生活服务区、产学研区、体育馆等

14. 松山湖华为培训学院

总投资:317000万元

建设内容及规模:建筑面积约36.2万平方米,建设教学区、文体区、宿舍区等

15. 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国际合作创新区

总投资:167420.4万元

建设内容及规模:总建设面积37.1万平方米,建设国际高端人才培育区、新工科教育引领区、科教融合示范区等

16. 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

总投资:241800万元

建设内容及规模:建筑面积约25.06万平方米,含教学楼、实验楼、行政楼、图书馆、宿舍楼、体育馆、后勤附属楼等

【采写】张珊珊 郑国豪 张莎 刘慧茹

【策划】黄少宏

【统筹】张珊珊 陈启亮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